朔州煤矿安全执法总队队长(黄平稳执法如山)

执法如山 激情似火

--记陕西省平利县矿管干部郭庆银

黄平稳

(刊于《中国地质矿产报》1991年5月24日第112号二版)

陕西省安康地区平利县矿 管办,从1988年起,连续三年 被评为省、地矿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望着这一面面锦旗、奖 状,矿管办的同志都会说,要数功,郭庆银该当第一……

堵住违法采矿的路

平利县的采矿企业,多数 乡镇集体采矿企业和个体采 矿者,点多、面广、且分散又多 交通不便,难以管理。尤其是 那些公开的或隐蔽的违法现象 更是棘手。有些采矿企业一旦 拿到采矿许可证,划定了矿区 界,就认为这片资源归本企业所有,随意开采,使资源受到破坏和浪费。还有些企业将划定的矿区擅自同意他人开采,或将其转包他人,并收取一定 的“转包费”。

面对上述复杂情况和违法现象,郭庆银知难而上,毅然 挑起了重担。他说:“只要我们迎难而上,依靠组织,依靠矿法,宣传群众,苦干实干,就能搞好工作。”老郭一边工作,一边探索,采取请上来 (请采矿者到矿管机构来反映 情况),走下去(核定采矿者反映的情况)、再分析的方向 法,在全县建立并首次实行了 采矿许可证年检注册制度。这 一招的实施,既堵住了违法采矿的路,又增强了采矿者依法采 矿的观念,维护了矿法的权威,又获取了大量数据资料,为完善采矿企业档案奠定了基础。

再难剃的头也要剃

1990年5月,八仙龙门矿 煤炭资源争抢纠纷闹得正 凶。当时,龙门村黄村长看到 眼下石炭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回升,定有利可图,就向村民宣传说:矿法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先国家、集体利益,后个人 利益,暗地里却打着村办集体 的幌子,怂恿群采大军强占、掠夺合法采矿个体户慈某的矿区,导致龙门矿业秩序多次陷 入旷日持久的大混乱。

再难剃的头也要剃!郭庆银维护矿法一身是胆,越是难缠的“钉子户”,他越要冒险去 拔。为了处理这起矿山纠纷,老郭三次亲自送法上门,与黄村长展开了唇枪舌战,达成了 “君子口头协议”,使混乱秩序暂时得以控制。谁知没过几天,蚕食大军又卷土重来,开 始围攻强占。老郭不怕碰硬,第四次上龙门“蹲点”解决,终于依法治服了黄村长,使熄火 而复燃的龙门矿得到妥善解决。

实行资源有偿开采,征 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这是矿法的规定,也是矿管人员的职责。但目前收缴资源补偿费难度很大,许多矿主不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他们假借种种理由,或明抗软磨, 拖欠不缴,或少报隐瞒,甚至 至多缴,把矿管人员视作利 益上的“冤家对头”。有一 次,县矿管办去清收硫磺矿陈矿 主拖欠的资源补偿费时,就受到了一顿蛮横的挖苦和奚落。陈居然指斥道:“你们天天来要钱收费,简直成了乞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们知道不知道,我 没钱,要人倒有 一条!”矿办的 同志难以容忍,一场大战猝发在即。同行的老郭却忍住火气,耐着性子慢慢给陈矿主讲资源有偿开采的道理,最终,陈矿主服了。临别时,陈矿主向老郭道歉,表示对不起,终于“冤家对头”变成了彼此合作的“朋友”。

发自肺腑的呼吁

在“有水快流”片面口号的 影响下,蜂拥而上的采矿者为了 一己之私利,滥采乱挖,把个好端端的凤凰尖硫 磺矿山糟蹋得不像样子。当 地农民形容道: “上面开花,下面遭殃”。更有人性 象地说:山上的森林像长在人们头上的头发,几经瞎折 藤,一天落几根,一月掉几根 撮,一年就成了“电灯泡”。去年4月,灾难终于降临了。八仙凤凰尖脚下的白沙乡连遭水灾,河床平均增高一米多,河道阻塞,造成两岸水土流失,庄稼被毁,农户搬迁的严重恶果。

一向注重保护资源环境 郭庆银,看在眼里,急在 心里。他带领矿办人员多次赶往矿山和灾区调查情况,多次 去向县政府、县矿管委有关领导汇报调查情况,并专门提交了一份《救救凤凰尖》的调查报告。老郭在报告中尖锐地指出:资源--环境--社会的关系,就像人们玩砖块游戏,一块一块地竖起一排,然后踢倒第一块,结果就产生连锁反 应,横躺一排。面对残酷的现 实,老郭向广大采矿者发出内心的呐喊和强烈的呼吁:救救风凰尖!不要用惨重 的代价来换取个人微薄的利益,不要给子孙后代留下无法弥补的后患。

铁打的汉子火热的心

矿管工作拴住了老郭的身,也锁住了他的心。为了工作,他不畏劳苦,不怕伤病,不顾家庭--这奇特的“三不主义”活现了他对矿管事业的满腔热忱。

前年8月, 为了让青年人尽 快了解掌握全县 矿产资源的分布开发状况,老郭带干粮、挂水壶,亲自当向导,带领矿管办 一位刚从学校毕 业来的青年人爬山越岭,穿丛涉水,在野外苦战了一个月。硫磺矿山上有这样一 个镜头:青年人 气喘吁吁,口干舌燥,头冒汗 珠,看样子爬不动了。“郭师 傅,休息一会儿再走行不 行?”青年人苦叫着。“休息了16次,才爬了8公里的坡”,老郭风趣地答道。青年人抬起脱了鞋的脚丫子,满腹 委屈地说:“你看我的脚趾头磨起了几个大血泡!”老郭一 瞧,心疼地忙解下青年人肩上的背包、水壶,挂在自己的肩 上 ,并亲自为青年人包扎,还 特地整修了一个树枝拐杖。老郭在前,青年人在后,在荒无人烟的矿山上相伴而行,留下 了一串串跋涉者的足迹……

去年5月4日,郭庆银独自骑嘉陵摩托前往八仙硫磺矿调解“热点” 资源纠纷,前后劳累了4天,归途中不幸翻车摔伤,右锁骨断折,住进了医院。老郭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右肩膀上缠着紧紧的白绷带,剧烈的阵痛使他额头上的几道皱纹都变了形。领导来看他,他一开口就是“八仙硫磺矿两家资源纠纷已调处,只是……”“你安 心养病吧,别操心太多”。领导紧紧握着他的手,理解地打断了他的话。在场的同事、护士也 被深深地感动了。

繁忙的工作令老郭经常顾 不上家,有一年冬天,为了配合贯彻全国矿产资源法执行情况大检查工作,他拖着感冒了几天的身体,怀揣几包速效胶丸到矿山去检查,妻子在家既要照看母亲,护理儿子,担心 丈夫,她多么盼老郭能快点回 来;可老郭一去就是七八天, 直到工作完毕才回家。一进 门,妻子一肚子的牢骚和委屈想给丈夫发,可一瞧丈夫那疲惫“发胖”的脸,火气发不处 来了,反倒泪水涟涟地劝老郭说:“你在矿山上工作要多照顾自己,家里的事有我呢!" 多么难得的理解、体贴和支持啊!难怪人们说,老郭取得的成绩有他妻子的一半。

郭庆银以自己的行为不知 感动了身边多少人。……1989 年3月的一天,柯矿主家济济一堂,人们争相为老郭饯行。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老郭带领矿办的人员到这里时,运 用他所掌握的“小煤窑开采设计”的原理,为柯矿主明确指出了石煤走向、倾向、深度及开采方式,帮了他们一个大忙。矿主要好好谢谢老郭的指导相助,但老郭硬是不计报酬,不受馈赠。矿主们无法,只好满酒一杯,聊表谢意。柯 矿主热情敬酒:“请郭工程师先满饮这杯,将来见炭,我们再邀您喝庆功酒……”郭庆银是值得如此敬重 的,因为他是个有益于人民 的矿管干部。

朔州煤矿安全执法总队队长(黄平稳执法如山)(1)

作者简介

黄平稳,1945年9月出生于蓝田县焦岱镇赵家扁村。1962-1965年就读于蓝田城关中学高65届乙班,1965-1970年就读原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1970-2000年先后在陕西省地矿局系统工作,历任队宣传科长、局宣传处 、法规处副处长,获高级政工师职称。

2000-2005年任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调研员,退休后曾被聘为厅政策法律顾问。1983年被授予陕西省地质局优秀政治工作者称号。

1989年12月荣获中共陕西省委颁发的“陕西省优秀宣传工作者”称号证书。

1976-2005年为队、局、厅撰写各类总结、报告、文件、法律文书数百件,在中央、省部、地市级报刊台视上发表新闻、言论、散文、杂文、论文等作品七百余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