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谈一谈古人造字的智慧(秀才看字念半边)
人们对汉字的研究,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史籀篇》就是那时的研究成果,可惜已经失传。秦代,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等。到汉代,将三书合一,仍称《仓颉篇》。此外,又有史游的《急就篇》。这些著作主要是给儿童识字用的,因而统称为“小学”。东汉的许慎(约公元58年—约147年),总结前人的成就,写成《说文解字》一书,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六书”。“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但并未指出“六书”是什么。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明确指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为“六书”,是“造字之本”。稍后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次序、名称与班固等人又有所不同,后世文字学家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据此,我们略作解释:
(一)象形。《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依照物体的轮廓,用弯曲的线条,画出那个物体的形状来,这就是象形字,如“日、月”等字。可见象形字是从图画文字转化而来。这类字在汉字中为数不少。可以说,许多描述具体事物的单音字都属于这类字。如“日”,甲骨文为 ,金文为 ,小篆为 ;如“月”,甲骨文为 ,金文为 ,小篆为 ;如“龙”,甲骨文为 ,金文为 ,小篆为 ;如“门”,甲骨文为 ,金文为 ,小篆为 ,等等。
(二)指事。《说文解字·叙》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意思是看一下就可以知道它代表什么,但要仔细观察以后才能明白它的意义,比如“上、下”等字。这类字一般都有指示符号,表明字义所在。如“上”,甲骨文为 ,金文为 ,小篆为 ;如“下”,甲骨文为 ,金文为 ,小篆为 ;上下一小横为指示符号。又如“本”,木中的一小横为指示符号;如“甘”,外形为口,中间一横为指示符号,等等。
(三)会意。《说文解字·叙》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 ,武、信是也。”意思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在一起,并把它们的字义合起来,就出现一个新义的指向。这里的“谊”同“义”,“指 ”即“指向”。因此,会意字多为合体字。如“武”,甲骨文为 ,上边是戈,下边是脚趾,表示开步执戈,动武征讨。会意字在汉字里很多,大多为动词,追寻其本义往往很有意思。如“旅”,它的本义是保卫战旗,甲骨文写作 ,金文写成 ,是战士守卫车上大旗的样子。如“聂”,本义是附耳说悄悄话;如“安”,女子在屋内非常平安,等等。
(四)形声。《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江、河”属水一类的事物,所以用“水”作为形旁,而取“工、可”作为声旁,两者相合而成形声字。这类字多为后起,在结构上有六种:左形右声,如“江、河、松、枫”;右形左声,如“期、朔、鸠、鸽”;上形下声,如“空、穹、笔、篆”;下形上声,如“基、垄、悲、愁”;内形外声,如“闷、问、闽、唐”;外形内声,如“街、裹、序、固”,等等。
(五)转注。《说文解字·叙》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意思是建立同一类的字有统一的部首,如果字义相同,则可互相注释,如“考”、“老”就是这样。“考”、“老”属同一部首,又都是年老的意思,所以《说文解字》说:“老,考也。”“考,老也。”可见转注要有两个条件,一是部首相同,二是字义相同,非此构不成转注。类似的字如“民”和“氓”,“走”和“趋”,“舟”和“船”,“梁”和“桥”,“顶”和“颠”等。
(六)假借。《说文解字·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词语中没有这个字,但也不用新的字,而是借用现成的字去表示,如“令、长”就是这样。因为古代一县之长为令。“令”本发号施令之“令”,“长”本年长、尊长之“长”。表示一县首脑的字没有,借用“令、长”二字来代用。这一类字,现多为代词或虚词。如“我”,甲骨文为 ,本为兵器,借指为第一人称代词,本义废。如“自”,甲骨文为 ,本义为鼻子,借用为代词、介词,后另造形声字“鼻”。如“耳”,甲骨文为 ,本义为耳朵,借用为语气词,但本义不废,与借用义并行。如“且”,本义为“祖”,甲骨文为 ,借用为连词,另造“祖”字表示本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