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手工最火(19岁从流水线工厂出走后)
顶端新闻 大河报记者 周斌
因为高中成绩不好,没有参加高考,18岁那年,畅杨杨就和同村年轻人一起,去了深圳的流水线工厂打工。在繁复的工作中,畅杨杨最大的快乐,就是在工作闲暇,拿起剪刀,做从小就喜欢的剪纸。
19岁那年,一次偶然的剪纸作品获奖机会,畅杨杨离开了深圳的流水线,回到老家,专职剪纸——这在当时所有人看来,是一条不知道将通向何方的路。
现在,如今已经30岁的畅杨杨,不但是孟津剪纸非遗传承人,还在家乡河南洛阳拥有了自己的剪纸店面,同时,在抖音也有24万追随他的粉丝。
通过抖音,他将剪纸艺术传递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结识了全中国的剪纸爱好者,并带动了自己店铺的剪纸销售。也是通过抖音,他意识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非遗文化有了新的传承方式。
19岁,从流水线“逃走”
对畅杨杨来说,命运轨迹的偏离,源自一次剪纸比赛。
18岁那年,放弃高考,畅杨杨跟随同村人到深圳打工。每天的工作是在流水线上给电子元器件安装电容、电阻,一个月三千块。“除了每天安装的东西、大小会有区别,其他都是一成不变的。永远没有兴奋或者开心的状态。”
为了打发时间,畅杨杨爱上了剪纸。下班时间,工友们经常结伴出门逛街、打游戏,他则一头钻回自己的六人宿舍,趴在床上,剪纸。
同乡觉得他“逗”,也会嘲笑他是女孩儿性格:“男孩子谁会剪这个东西?”但畅杨杨觉得,既然剪纸这件事情能让自己快乐,就不用去理会别人的看法,“反正我不影响别人,做自己的事情就行”。
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搜索关于剪纸的信息时,看到了中国年俗剪纸大赛正在征集作品。畅杨杨决定参加,并花了一个月时间、每晚三四个小时,终于剪出了记录家乡民俗的作品《洛阳年俗——孟津篇》。
这个作品后来得了铜奖。在颁奖典礼现场,畅杨杨见到了100多位剪纸爱好者,其中不乏国家级的剪纸技艺传承人,作为当时最小的获奖者,在原本的生活轨迹之外,他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许多剪纸的阿姨,作为剪纸的非遗继承人,把剪纸变成了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畅杨杨开始问自己:“19岁的我,能不能向她们学习这样的一条路?”
他决定回老家。和父母商量未果,畅杨杨选择先回家乡县城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工作之余,依旧在不停剪纸。再过两个月,他的另外一个作品获得中国“四花”剪纸金奖。这次,畅杨杨没有再迟疑,决定回到农村老家,专心剪纸。
“当时想着,既然家里有地,能种粮食,就肯定能活着”,畅杨杨说,“既然做别的事情我都不快乐,我就想着,不如去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吧。”
当了一辈子的农民的父母不能理解:“你要是想学别的东西,我们支持,但要是你想剪纸,我们就不支持,这个东西不能吃、不能喝,只是老太太玩儿的东西,你做它做什么?”畅杨杨不吭声,在自己的房间里,只是闷头剪纸,剪累了,就去找村里的老太太们聊天、学习。
很久之后,畅杨杨才从妈妈口中听到了父母当时的担心。有时候,妈妈半夜起床,看到他房间的灯依然亮着,他正趴在桌上专心剪纸;饭点的时候,喊了很多遍没人回应,妈妈去他房间看,他还是在埋头剪纸。
“有时候看着他,也挺心疼的,又担心他迷在里面,万一把自己剪成一个傻子、憨子怎么办?”妈妈说。
“那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青春的梦想,非常纯粹,完全不会想着以后要卖钱,就是想着,我爱做这件事情,想提高自己”,畅杨杨说,“人在年龄小的时候,谁会管那么多?”
“原来会有人为我的作品付钱”
回到老家之后,畅杨杨除了想着不断提高自己的剪纸技艺之外,也会投稿到各个比赛。比赛获奖会有奖金,最高的金奖奖金是三千块,铜奖奖金是几百块。作品只入围时,没有奖金,只有证书。当时他一年能拿两三次奖金。
拿到不少奖项后,畅杨杨想到之前其他剪纸传承人告诉他的经验:每个地方的民俗不一样,剪纸的人不一样,剪出来的图案也不一样,可以向所在地区的文化部门申报非遗传承人。
在准备过程中,因为需要视频资料,他向当地媒体寻求帮助。没想到,他被当地报纸和电视台关注,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他的存在。
在当地走红后,有人开车到老家找他,拿走了五六张作品,放了2000块在家里。“之前从来没有卖过自己的作品,但看到这个人放的钱之后,我和父母才知道,原来还有人会喜欢我的作品,并且愿意付钱”。
拿到第一笔钱后,慢慢的,有一些展览活动陆续找上门来。买个小行李箱、一个拉货的小车,收到展览邀请,畅杨杨就把自己的剪纸包成两包,放在小车上,从村里坐汽车到洛阳,再从洛阳坐火车到展览的地方。一次展览能挣几百块,多的时候能挣一两千,“反正比呆在家里强”。
从展览回家时,往往已经是下午五六点钟了。21岁的畅杨杨,下了汽车之后,拉着自己的小车和行李箱,再一个人慢慢走回家里。“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却天不怕地不怕,浑身都是力气”,畅杨杨说,“因为感觉自己正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
2011年,畅杨杨申报了孟津剪纸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孟津剪纸被列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就是生活”
路,越走越宽了。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孟津剪纸最年轻的传承人,外界对畅杨杨剪纸的认可越来越多。2013年,他在孟津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剪纸店,2015年,他在洛阳老城重开了一家小店,并继续开了二店,受疫情影响,2020年关掉了其中一家。
与此同时,畅杨杨又找到了新的道路。2018年,畅杨杨开通了抖音,帮助自己宣传。最开始因为觉得自己“不会搞笑、只会剪纸”,他害怕自己在抖音上不会受到欢迎。刚开始发的视频,确实没什么效果,一条视频往往只有一二十个点赞,一年多过去,只积累了1000多个粉丝,直播时也只有十几个人观看。
2020年中秋节,开了直播正在低头剪纸的畅杨杨,不经意抬头,发现直播间的粉丝突然变成了五六百人,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他“可激动了”,开始跟大家讲解剪纸,人最多时,直播间里有几千人同时在线。当天,他的抖音粉丝从1000多人,一下涨到了一万多。
现在,畅杨杨的抖音所拥有的24万粉丝,基本上都是从直播而来,视频他发的大部分和自己的生活相关,因为“拍摄剪纸视频太复杂,水平有限,又没有团队”。
直播多了,他也发现了其中规律:节假日直播,观看人数会比较多,转化也会比较高,但如果是平时直播,就只有几十、几百人观看,因为线下的事情也在变多,所以他现在一般会选择在节假日直播。
通过抖音,畅杨杨结识了全国各地喜爱剪纸的粉丝们。有粉丝在直播时看到他因为上火,脸上起痘,会专门为他寄去去火的药;家在新疆阿克苏的粉丝,在自己家苹果收获时,也想着给他寄过来一些;甚至有洛阳周边城市的退休阿姨,会专门在他直播时跑到现场去看他。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们,让他感觉自己拥有了更多的朋友和家人。粉丝们的认可,不仅为他的剪纸带来更多销售,还让他自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和自信。
现在,身边热衷剪纸的老太太们相继离世,畅杨杨感觉到一种紧迫感——“大家的记忆会消失,这把剪刀会永远留着。只有身体力行地去传承,通过抖音等新媒体方式让更多人爱上剪纸,其实也是在保留这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