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的一次惊天大逆袭(不成问题的问题)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发表于1943年,后来被收录在《贫血集》中。因为那段创作时期,老舍先生身体欠佳,作品产量不高,他自谦"其人贫血,其作品亦难健旺也"。

文章是1942年写的。这是老舍从武汉辗转至重庆的第5个年头,也是在这一年的11月,胡絜青带着三个孩子到达重庆,与老舍团聚,一家人定居在了北碚蔡锷路24号的小楼里。

范伟的一次惊天大逆袭(不成问题的问题)(1)

北碚老舍故居

要说老舍书写最多的城市,除了北京,那就是重庆了。老舍从1938年8月随“文协”由武汉流亡到重庆,到1946年3月离开,在重庆共度过了8年的时光,在这里,他创作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作品《陪都赞》,小说《鼓书艺人》、《民主世界》、《不成问题的问题》,戏剧《面子问题》、《归去来兮》、《谁先到了重庆》以及报告文学《五四之夜》和散文《八方风雨》等。

其实不单单是老舍,由于抗战时期国府迁渝和定重庆为陪都的关系,又加上周恩来和中共中央南方局大力支持开展后方抗战文化运动,使得重庆在那一时期里,从西南一隅的地域城市一跃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引得数十万人口西移南下,大批文化机构和文化人士入驻重庆。

老舍在《我为什么离开武汉》一文中写到:“流亡者除了要跟着国旗走的决定而外,很难再有什么非这样或那样不可的主张”。跟着国旗到重庆去,就是当时包括老舍在内的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们对“国家至上,民族至上”观念的表达。

范伟的一次惊天大逆袭(不成问题的问题)(2)

老舍一家在重庆

我们知道,与鲁迅这种思想型的作家不同,在老舍的文章里我们看不到太多对哲学和历史的反思,但他尤其擅长用自己经历的人间百态来表现社会,也是从他作品里那些朴素的词藻和各式各样的人物中,我们像是透过镜子看见了自己。能让读者对自己这个民族的国民性产生觉悟,反思自己与世界公民之间的差距,甚至愿意面对缺陷去改造自己,鲨君觉得这就是老舍对当时民众所做的“启智”,并且用这些作品来启发现在的我们,也完全不会过时。

《不成问题的问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尤其是被改编成电影后,鲨君觉得它既秉承了老舍先生原著的本意,还通过色彩、画面、镜头上的处理让故事更适合大银幕。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导演梅峰于2016年制作的作品,这一年刚好是老舍先生逝世50周年。这是一部高度风格化的电影,一经推出便取得不俗的口碑,曾获得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并被《青年电影手册》列入2017年度华语十佳。下面鲨君想聊聊这部影片的艺术特色。

范伟的一次惊天大逆袭(不成问题的问题)(3)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2016年,导演:梅峰 主演:范伟、殷桃、张超、王一鸣

首先,在体现老舍文字的质朴特点上,导演梅峰选择黑白色调。可别小看色彩在电影里起到的作用,它很大程度上是能影响人的情感,给予感官很多刺激的,但《不成问题的问题》采用黑白片叙事,这也就是说它放弃了对观众的情感影响和情绪刺激,更追求反映事物的现实,强调事件的真实性。这种单纯的黑白色调与老舍质朴的小说语言是相得益彰的,也让影片更具风格化。

小说是1940年代的背景,于是影片用一只1950年的英国老库克镜头去呈现年代质感。导演梅峰在接受采访时说:“选过很多镜头,但因为很多很新的数码镜头太清晰了,边角和中间一样清晰,就总觉得差一口气。直到找到这种老库克镜头,钝,边角有光韵、有圆圈,拍下来就是老电影的感觉。”鲨君觉得导演找老库克镜头的这些时间没白花,它确实很容易就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里。

其次,在老舍的原著小说里,丁务源、秦妙斋和尤大兴,这三个主人翁很能代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三类群众,为了更生动具体地剖析这三类人群的特点,导演梅峰就干脆把电影设计成了三幕剧的形式,每一幕戏的时间均匀,都在30分钟左右,是种既清晰又便捷的文学与影视的接合方式。

第一主角丁务源率先亮相。

范伟的一次惊天大逆袭(不成问题的问题)(4)

范伟饰演的树华农场旧主任丁务源

以他为代表的人情社会,目光短浅,漠视规则。他们奉行老一辈留下来的处世哲学,做事不分轻重缓急,把人情看得重于生意,为照顾主人家的面子,拆东墙补西墙,置农场效益亏损而不顾。这是老舍对当时中国人情社会最深刻的剖析。

选角上,除了范伟,鲨君很难想象还有谁比他更适合出演丁务源这样一个角色。

“四十来岁,中等身材,脸上有点发胖,而肉都是亮的,丁务源不是个俊秀的人,而令人喜爱。他脸上那点发亮的肌肉,已经教人一见就痛快,再加上一对光满神足、顾盼多姿的眼睛,与随时变化而无往不宜的表情,就不只讨人喜欢,而且令人信任他了。”

老舍的这段对丁务源的外貌描写几乎就是奔着范伟去的,加上范伟一贯擅长的刻画小人物的细腻表演,他的丁务源实在让人挑不出毛病。不同的是,对比之前《看车人的七月》里无论多诚恳都讨不到老婆的杜宏军,《耳朵大有福》里,55岁退休后还在与生活顽强抗争的工人王抗美,他这次终于赢了。

在镜头表现上,因为丁务源这个人追求生活的稳定性,他很会周旋,迎来送往的人情世故处理得体,表现他的镜头就比较平稳。还有他的生活空间,房间是中国古典的,摆了弥勒佛还有鱼缸、佛尘、古典的穿衣镜,一切都是很有条理的,有秩序的。影片一开头就是丁务源在穿衣服,有条不紊,潜台词是不用着急,一切都在丁主任的掌控之中。

第二主角秦妙斋出场的时候就很不一样了。作为农场的闯入者,伴随他的镜头一直是晃动着的,一直跟着他走,呈现出视觉上的动和变。秦妙斋办画展,友人被抓那段戏里有很多运动的镜头,秦妙斋自己被抓时镜头又开始运动。另外这个人物的出场,还结合着一个与他同行的吴教授的离奇失踪迷案,这里就略微透出一丝超现实主义的荒谬感。

范伟的一次惊天大逆袭(不成问题的问题)(5)

秦妙斋慌张的回眸和吴教授失踪后的礼帽,这个镜头让人觉得秦与吴的失踪大概难逃关系。

针对秦妙斋这个人物的镜头语言是杂乱无序的,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秦妙斋无原则、无底线,混乱的价值观。为了自身利益,他可以与任何人并肩作战,对侵犯到自己利益的人,他也可以立刻翻脸不认人。

如果你再细心一些,还有可能发现秦妙斋的卧室里,有一个书柜竟然是倾斜着的,这是导演要求剧组美术老师故意做成歪的。一来秦妙斋的人设是艺术家,艺术家的房间大概就需要一种梵高画风的,扭曲而歪。二来秦妙斋这个人吹牛不上税,和工人打麻将拿花生米当赌资,到处批评别人的艺术作品,自己却连一副画作都拿不出来......这样荒唐的为人自然也配得上这样歪斜着的书柜。

范伟的一次惊天大逆袭(不成问题的问题)(6)

秦妙斋和他身旁歪斜着的书柜

当第三主角尤大兴出现时,尤大兴接过尤太太手里的洗脸盆,却失手掉进河里,从这个镜头开始,就预示了这对夫妻的不协调。尤太太(殷桃饰)脸上那对总是似蹙非蹙的柳叶眉,想说话却又总藏着掖着的神态里,似乎也总隐藏着一些苦情的、不吉利的、不明朗的情绪。

电影里只要出现尤大兴夫妇的片段,镜头基本就是不动的,静态到几乎死板。而且他们的故事大部分时候发生在黄昏,那是个暗色调的,将黑不黑的天色。这种昏暗的色调,缓慢的节奏很有点风雨欲来的感觉,对衬托这对夫妻的悲剧性结局无疑起到很大帮助的。

范伟的一次惊天大逆袭(不成问题的问题)(7)

尤太太收“贿赂”时,身后巨大的黑影预示这对夫妻的悲剧已经拉开帷幕

另外,除了画面、色调、镜头方面的处理,导演为整部故事加入不谙世事的佟小姐与秦妙斋短暂的恋爱,使电影更具可看性。虚构出的几家有钱人,许老板、三太太、佟先生、佟小姐,又使得原本世外桃源般的树华农场更具烟火气,电影的空间感得以均衡分配。这些处理都让电影更像电影而并非表现农场生活的舞台剧。

梅峰导演曾与娄烨多次合作,担任《颐和园》、《春风沉醉的夜晚》编剧。《不成问题的问题》是梅峰的电影处女作,一出手就收获很高的口碑。2016年荣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主演此片的范伟更是斩获了包括金马和北京国际电影节影帝的殊荣。在鲨君看来,梅峰是想被列入像娄烨、程耳、毕赣这类风格化导演的队伍中去的,显然,他做到了。

范伟的一次惊天大逆袭(不成问题的问题)(8)

《不成问题的问题》电影主创合影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请关注“电影鲨”

范伟的一次惊天大逆袭(不成问题的问题)(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