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词赋得原草送别(咏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古词赋得原草送别(咏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1)

柳树,总是和送别相连。

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用离别赠柳来表示恋恋不舍的心意。

千丝万缕的柳丝,犹如人们心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相思情……

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生意盎然。代表着心中的美好祝愿。

关于折柳赠别,古诗词中,诗情画意,不胜枚举……

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

李白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等等。

此外,杨柳还是是春天的标志,随春风摇曳的杨柳,给人以欣欣向荣,玉树临风之感。

古词赋得原草送别(咏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词赋得原草送别(咏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3)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古词赋得原草送别(咏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4)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词赋得原草送别(咏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5)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古词赋得原草送别(咏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6)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词赋得原草送别(咏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7)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古词赋得原草送别(咏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8)

柳树,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据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并亲自种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美称。

另外,柳树的得名源自柳树的木头作业法。

木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材料,古代工具简陋,伐取粗大树干非常困难,而用伐取两寸来粗的树枝则比较方便。

人们发现,柳树伐过枝干后,茬口处能够萌生新枝条,而且新枝通直,更利于使用。

正是因为柳树萌枝能力最突出,便形成了对柳树的头木作业,在一定高度截去树冠,促进新枝萌生,每隔几年伐取枝条利用。

这就柳树得名的所在。“柳”字与“留”字读音相同,“柳树”即“留树”。

古词赋得原草送别(咏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9)

(公众号小一时空,图片诗文源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