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榕树在哪里(云南红河有一棵罕见的大榕树)

图片上这棵大榕树,需要4个成年人才能合围过来。村里的老人说:“这棵万年青(大榕树)从我穿开裆裤子时就这么大了,现在一点也没变,还是这么大。”一个80多岁的阿爷说:“小时候,爷爷告诉我,说村里的这棵万年青是一对‘夫妻树’,它们很恩爱,听爷爷的爷爷说,这棵树不知活了三百年还是五百年,它是我们王塘子全村人的吉祥树、幸福树。”

云南大榕树在哪里(云南红河有一棵罕见的大榕树)(1)

王塘子村大榕树

这棵罕见的大榕树,位于云南省红河县迤萨镇莲花大道旁的王塘子村,树冠纵横枝错,仿佛一把绿色的巨伞向四面八方延伸,笼罩着地面约1亩有余的土地。据说,这是红河县境内最大的榕树,在当地堪称“大榕王。”

大榕树旁,便是王塘子村。这是一个只有50多户仆拉人(彝族支系)的村寨。多少年来,村民们一代又一代对这棵树十分崇拜:对于村里的老年人来说,它是长寿的象征,因为它活了几百年;对于年轻人来说,它是婚姻幸福、吉祥如意的象征,因为它是一对‘夫妻树’;对于全村人来说,它是神灵的象征,保佑着全村人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说起这棵大榕树,还有一段烂漫的爱情故事呢。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姓王的仆拉伙子领着一位貌美如花的仆拉姑娘从村里逃婚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景优美:半山可以开垦山地种棉花、花生、南瓜和放牛羊;河坝可以耕田种粮。他俩便决定在这里安家。

于是,小夫妻天天起早贪黑的劳动。男人和泥巴脱土基;女人割茅草。没多久,一栋土木草结构的土坯新房落地而成。他俩又在房前种了一棵榕树,指望它长大后给儿孙们有个休闲纳凉的地方。

次年,他们生了一个胖儿子。

为了生活得更好,男人天天到河坝挖田种粮;女人天天到山地种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功夫不负有心人,男人收来的粮食吃不完,女人种棉纺纱织成的衣服穿不完。

他俩先后生了6个儿子。6个儿子长大后,便到附近的普所龙、牛多乐、回龙寺、多棵、水井(这几个都是附近的仆拉村寨)一带娶回6个仆拉姑娘做妻子。

6个儿子又陆续建盖了6栋土坯房。

云南大榕树在哪里(云南红河有一棵罕见的大榕树)(2)

过去仆拉人居住的土房屋

由于每家都在一个地点挖塘泥脱土基,渐渐形成了一个大塘子。因此,外村人就把这里称为“王塘子村。”这就是王塘子村的来历。

随着岁月的流失,王塘子村人一代又一代地发展,村旁的大榕树也一年一年地长大。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这棵大榕树长着长着就像两棵树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认为,这棵树就是他们的先祖姓王的那个伙子和妻子的化生。从此,村里人又把这棵大榕树称为“夫妻树。”

不知从哪年哪月开始,王塘子村的全体村民们逢年过节或遇有重大活动,都要到这棵大榕树下进行。

仆拉人一年之中有两个重大节日:一个是农历“六月二十四”,另一个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每逢这两个节日来临,大榕树下热闹非凡,村里男女青年们个个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大榕树下荡秋千。赛秋千不仅是仆拉人的一项文体活动,更是仆拉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载体。

一位老人说:“过年的时候,我们村的小伙把附近仆拉村寨的姑娘们约到这棵万年青树下荡秋千,看哪一对荡得又高又精彩。”老人还有些羞涩地说:“50多年前,我现在的老伴就是在这棵万年青树下通过荡秋千从相识到相恋成家的。”

村里的许多年轻人认为,只有在这棵“夫妻树”下荡过秋千谈过恋爱的人,她(他)们的婚姻才会一辈子幸福。

紧挨着大榕树,便是大塘子,村里人年年用它来养鱼。到了农历“腊月二十四”,寨老便会组织村民们“踩鱼。”

仆拉人“踩鱼”的方法很奇特:男人们要在塘子里驱赶着五六十头大黄牛不停地绕着塘子由浅到深地来回走,为了加快黄牛的驱赶速度,守在岸边准备捕鱼的姑娘媳妇“哟伙!哟伙!”吆喝声此起彼伏,随着吆喝声越喊越激烈,牛群在水塘里跑得更欢了。约半小时后,原本清悠悠的水塘变得浑浊不堪。此时,一尾尾大鲤鱼便浮出水面张着口,大口大口地喝水。这时,守在岸边拿着网兜的姑娘媳妇们个个欢天喜地,把一尾尾大鱼轻而易举地捞起来装入岸上的水桶里。

大榕树下,捕获的鲤鱼堆成了小山丘。几个寨老指挥着分鱼,村里有几户人家就分成几堆,十分公平。傍晚,家家户户忙于煎鱼准备过年,整个村子散发出浓郁的鱼香。

这就是仆拉人捕鱼的奇特方法,至今还在一些村寨沿用。

大榕树下,除了开展像荡秋千、谈情说爱、分鱼等活动外,平时开会全村人都要集中到大榕树下,宣讲党的政策、宣布村里有关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各项决定。农闲时,村里的男女老少便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大榕树下玩扑克、下棋等;到炎热天,大榕树下一片阴凉,又是全村人纳凉的好地方。

王塘子村与大榕树就像鱼和水,永远和谐相伴。“夫妻树”的爱情故事,永远激励着王塘子村民实现人生的梦想。

云南大榕树在哪里(云南红河有一棵罕见的大榕树)(3)

移植在迤萨小花园的大榕树

近日,笔者再次到王塘子村采访,可惜这棵历经数百年的万年青树已经不复存在,村民们说:“在一次雷雨季节,这棵大树被雷打死了。”村民们为此伤感不已。曾有人提议,这棵历经数百年的万年青,是王塘子村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否从别的地方以移植的形式存活,让它在王塘子村重新复活?这正是笔者和村民们所期盼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