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1)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2)

有时候一个正常人是看不懂微博的。一则事件会有多次连载,不知真假的碎片拼凑,我们要加入足够多的判断,才能得以还原整个事件的一部分。

有时候一个正常人是无法在微博上与人正常沟通的。上个网,你都会偶遇蛮横无理的强盗,不收过路钱,只收你话语权。甚至给你强行扣上帽子。

有些人发明了某种暗语体系。可能是为了躲避攻击或是构建虚拟世界。几个字母摆在一起,懂的人自然懂,体系之外的人需要百度百科才能懂。

微博上还有一群不能直接说出名字的人。一旦你说了,你的微博就会迎来一群蝗虫般的用户,把你和你的微博啃咬的一点不剩。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3)

还有很多在新华词典里找不到的词语,字面意思极其普通,但放在网络环境里,那就是诋毁人的标签。语言的意义被逐渐瓦解。

正常的表达在当下成了稀有的东西,而互联网上的常用词更新则一批又一批。其中有一些,我每次看到都厌恶至极。尤其下面这几个词的,只有它们出现,都会引起我的“微博PTSD”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4)

谣言,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指认,它现在已经无关于信息的真实性,而是一种权利的象征,什么人可以判定谣言,什么是谣言,谣言被谁言说。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5)

辟谣本是一种专业性的信息纠错和摆正,但现在看来,辟谣并不是服务于“被迷惑的大众”。

不管是这场疫情最开始的那8位医生,还是这两天发朋友圈说自己疑似被人贩子拉走的女人,不管是“不真实”还是“不准确”,都被囫囵吞枣似的一个一个盖上“谣言”的戳。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6)

我们当然希望一切坏消息都是假的,但如果它是真实发生的,只争辩小,不关注大,这种造谣式辟谣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7)

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切有逻辑的讨论都是没问题的。可现在只要你的立场和某部分人不同,就会有阴阳怪气的声音,“又一个带节奏的”

扣帽子这件事情真的很可怕。当他找不到内容反驳,又不同意你的观点时,一个“带节奏”的帽子就扣到了你身上。可“节奏”到底是什么呢,也没个“乐谱”描出一二。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8)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9)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更是如此,杀人犯也曾做过好事,一个好人内心也有扭曲的阴暗面。没有谁是彻底白的,又是彻底黑的。

当然,所有人都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正常的表达对一个人或一件事同情悲伤或愤怒,都没什么不对的,可偏偏有人喜欢把你的表达当做是为他人“洗白”的工具,以此来要挟你闭嘴。

“洗白”这个词儿多么有使命感啊。可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是拿了钱才在网上说话的,大家想要的,只是自由表达看法,仅此而已。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10)

说这三个字的人不知道哪里来的优越感,讨论话题事件好像得持证上岗才有资格说上几句。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11)

不管是粉丝数多一点的博主,还是一个只与朋友互动的普通用户,但凡参与热门话题讨论,都有可能被路过的人被迫戴上“蹭热度”的帽子。

曾经的网络百花齐放,不同的言论吸引来各自志同道合的人,那时候很美好,没有莫名而来的“热度”一词,也没有“蹭”这样一个怪异的动词。

“蹭热度”的人存不存在呢,我想肯定是有。但我认为并非每一个愿意参与讨论,表达自我的人目的都如此卑劣。说话而已,罪不至“蹭”。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12)

流量明星有他们的名字,动词名词也有本身的汉语表达。莫名的恐惧让正常的表达变得阴阳怪气,也让本就狭窄的表达空间更加逼仄。

我们只是普通的网民,也不是在做间谍,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名词和人名要用各种缩写来代替。

如果是因为一开始我们怕了,接受了,妥协了,所以才导致缩写文化在这两年越来越流行,那么我猜大家都很后悔。退让的代价或许就是某一天我们出于安全感,再重新发明一种语言,以保平安。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13)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14)

“真香”这个词往往还连带着“打脸”,语气背后是一种小人得逞的看戏脸。平时自嘲开开玩笑倒没啥,然而总有人在某个事件一波三折之后,得出结论之时,甩出这两个词。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早就不管真相如何,他们只想看你窘迫的样子。

这种情况里,“反转”这个词也显得尤其讨厌,本来喜欢悬疑小说的我特别喜欢故事有反转情节,但“反转”这个词放在社会新闻或讨论度较高的事件里,并不那么合适。

真相不存在反转,我们只是没有看到事件本身的另一面,互联网判案本就是一种虚构幻想,隔着屏幕,我们也只能拿着手中的一点碎片来讨论。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15)

有一些倒退是无形的。我无法完全撇清自己,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的时候,帮助了这些词汇成为互联网新的常用词,帮助了那些变糟糕的事情继续变糟糕。

但当我们意识到有些事情真的开始变坏的时候,我们应该停止那些“帮助”,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每一个人都有正常表达自己态度和观点的权利,无论你的立场是否与我相同。只有不同声音的出现,我们才可以找到让这个世界变更好的办法。

插图 / 《新闻编辑室1》&《真相与正义》

头图 / 网络

「今晚22:22的报时员」

互联网新名词(是我现在最讨厌的互联网词汇之一)(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