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之守的名言(何为澹泊为何澹泊)

澹泊之守的名言(何为澹泊为何澹泊)(1)

01 照料好自己的三观

上一篇《何为澹泊,为何澹泊(之一:哲学引导)》说到了澹泊的出处,也提到了淡泊是我进行思考前必须达到的一个状态,其背后的哲思才是关键。

那么,为什么要淡泊呢? 我认为修炼自己的三观,需要淡泊的心态,本篇谈谈“澹泊”本人的三观。

我们总喜欢把自己不认同的人称为“三观不合”,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很好地审视过自己的三观。

也有很多人喜欢纠正别人的三观,却发现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不但没给对方带来好处,还引起对方的反感,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在说教的时候,别人用他的三观来反驳,让你改变你的说教,你是个怎样的心情?

三观是基于基因、性格和长期的经历形成的,人最难以接受的事情,就是他们长期以来坚持的东西是错误的。

我开始慢慢明白:永远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的三观,三观只有通过自己省察才可修正。

所以,本篇无意指导读者的三观,而是提醒读者也一起来审视自己的三观,照料好自己的三观,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02 “澹泊”的世界观:信神是非理性吗?

从小开始,从 Karl Marx 那里学到了无神论和唯物论,高中还学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力学。

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神并不存在,而“人定胜天”!

但是经历了这些年,我看到了自己的无知,更看到了人类能力的限制,因为对我们来说:宇宙空间太大,原子世界则太小,时间太长,而一瞬间又太短。

我认同理性和逻辑,世上没有鬼神之类的超自然存在。

但是宇宙大爆炸奇点的能量从哪里来?是否有虫洞穿越时间?量子的“不可测”是谁在搞鬼?就连身边的生态会如何演化,我们也无法预知...,这世界有太多的问题,我们无法解释。

如果问你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你会怎么回答?

有人认为信神的就是非理性,但是我现在认为信神也是一种理性。

一个理性的人可以这么进行逻辑推论:如果世界上有神而你相信了神,那么你会得到福祉;如果这世界上没有神而你相信了神,则什么也不会发生,也没有坏处。

鉴于我们的无知,我宁愿相信世界上有神,神主宰着我们的未知,对神抱有敬畏,明白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控制,这样我们的心态才能淡泊,这就是我的世界观。

澹泊之守的名言(何为澹泊为何澹泊)(2)

你信神吗? 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信

我认同自然神论,自然就是神,自然自有一套我们无法理解的规律,我们敬畏他,这就是我们心中的理性。

突然发现,这与道家的“道法自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03 “澹泊”的价值观:为什么要选择内心的安宁?

金钱、名誉和快乐,是价值观选择中绕过不开的话题。

  • 金钱:当你看到别人住着豪宅开豪车,全身名牌的时候,你是否心生羡慕?金钱是我们人生必备,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越是追求金钱,总是越难以得到。你在决策的时候,是考虑未来 10 年收入的总和,还是只考虑未来 1-2 年的收入?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前者,但是真正做起来,又有多少人能够选择对?总之,这个问题恰好说明总有东西是在金钱前面的。
  • 名誉:当你做了一件事情后,如果得不到认同,是不是会非常沮丧?名誉是虚幻的东西,你追求名誉是因为从来都没得到过,有人打肿脸脸充胖子买豪车,也有人低调得可以开飞度。

澹泊之守的名言(何为澹泊为何澹泊)(3)

扎克伯格也可以低调地开飞度

  • 享乐:当你沉静在美食、美女、美景的场景中,是否会非常快乐?享乐总是稍纵即逝,如果天天呆在青藏高原,雪山不再是我们心中的美景;如果天天吃鲍鱼,看到鲍鱼都会想吐;如果后宫“三千佳丽”,恐怕还是觉得正常的日子比较好...,那么,要保持持续的享乐,那就需要追逐更强的刺激,这就是上瘾。

总之,追求享乐、金钱、名誉是人的本能,但往往是越追求,就越被它们所绑架。最终,我们会因为享乐而上瘾,会被虚荣绑架而活在了别人的眼光中,还会成为金钱的奴隶。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我认为,享乐、金钱、名誉都需要向外寻求资源,而保持内心的安宁,则是转而向内寻求宁静,只要修炼到位,可以让安宁充满整个生命。

而这种安宁,并不是镇静剂带来的那种,而是去除了如气愤、悲伤、焦虑、恐惧这样的消极情感而获得的一种积极情感[1]。

我不放弃金钱、名誉、快乐,但会将寻求“内心的安宁”则放在首位,从而更好地发挥内在的智慧来应对这个世界的挑战,此时,金钱、名誉、快乐是内心安宁带来的副产品!

04 “澹泊”的人生观: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很多人都知道古希腊有个“西西弗神话”,说的是众神为了惩罚西西弗,判处他把一块巨石推向上顶,但是巨石每到了山顶,总会又滑下来,西西弗就只能永远反复推石上山。

人生不就是这样,一个目标达到了,又有下一个目标,目标总是没完没了。这个结果引起人们的思考,人生是否是荒谬的?

澹泊之守的名言(何为澹泊为何澹泊)(4)

你认为人生是荒谬的吗?

除了神话,科学也可以证明人生的荒谬本质,如果你有看过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一定会大受打击。

道金斯告诉我们[1],人和所有的动物一样,都是基因的“生存机器”,哪有什么理想?我们活着,不是为别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基因的复制传承而已。

你可以想想,当你已经吃饱了饭,又端上来一盘提拉米苏,是什么驱动力让你继续吃掉?如果你不自觉地吃掉了,那你就应该仔细思考:我们真有自由意识吗?我们以为自己在自由选择,背后却是基因在驱动我们,我们不过是基因驱动的机器!

问题来了,人生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戴维 • 布鲁克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答案,在他的《品格之路》中有两个名词,叫“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2]:

“简历美德”是你在简历中列出的那些美德,也就是你贡献给就业市场或者有助于你在外部世界功成名就的那些技能。而“悼词美德”则涉及更深层次的内容,是未来人们在你的葬礼上谈论的美德。

追求简历美德,是生存的基础,我们自然就会去追求身外的各种条件,如金钱、荣誉和地位,这也是基因驱使,我们追求简历美德叫做“顺应天意”,从西西弗的角度上看,推石上山和石头滑落,都是他无法控制的,他必须接受顺应天意的事实。但是,仅仅追求简历美德无法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容易形成“人生荒谬论”。

追求悼词美德,是从内心出发追求自己认同的高尚品格,并从中“发现意义”,从而产生长远的驱动力。西西弗知道残酷的现实无法改变,他无法从把石头推到山顶这个结果产生意义,但是他能够改变自己的观念,最终他从推石上山的过程中发现了意义,在推石上山的过程中,他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意义,终究来自于内心而不是外在条件,而推石山上的过程,就是我们的人生!

总结起来,

追求简历美德是顺应天意,是基因驱动的,是没有审视过的,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很难产生意义;

而追求悼词美德是发现意义,是自我驱动的,是通过理性审视过而产生的意义。

05 审视自己的每一件事情

我喜欢苏格拉底的一句话:

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澹泊之守的名言(何为澹泊为何澹泊)(5)

苏格拉底: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依此原则可以去审视我们做的每一个目标:

  • 我们结婚,为了传宗接代和陪伴,是没有审视过的目标;让自己在世上多一份承诺,多一份责任,这是经过审视的目标
  • 我们学习知识,为了拿 100 分,是没有审视过的目标; 让知识为我所用,这是经过审视的目标
  • 我们遵守道德,为了给人好印象,是没有审视过的目标;让自己的内心坦荡安宁,这是经过审视的目标

......

依此类推,分清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我们的人生意义就慢慢明晰了:我们要过好这一生,必须兼修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

简历美德跟悼词美德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关系,我们要有一定的简历美德作为生存基础,才有可能去追求悼词美德,而悼词美德产生的强大驱动力,反过来又能成就简历美德。

每个人的悼词美德各不相同,如果你还没发现自己的悼词美德,我建议你记住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说的一句话:

幸福的意义在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相信,从你自身的相对优势和能力入手,一定能找到人生的意义。

“悼词美德”如何修炼呢? 戴维 • 布鲁克斯认为,“悼词美德”需要走一条品格养成之道,包含危机阶段、对抗阶段和恢复阶段,我们必先触及低调的谦虚谷底,才能达到高风亮节的睿智之峰。

澹泊之守的名言(何为澹泊为何澹泊)(6)

回到谦虚低调的谷底

淡泊的心态,让这一刻有了停顿,有了理性思考。

让我们回到谦虚低调的谷底,学会心平气和的看清周围的世界,不断理解周围人,接受他人,从而在谷底脱胎换骨,发现自己的优势,从中找到自己的使命。

而我们的未来人生,将一如既往地追求内心中的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淡泊的心态?“品格之路”如何修炼?下一篇《何为澹泊,为何澹泊(之三:修炼之道)》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

---本篇完毕---

参考书籍:

[1] 理查德 •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2] 戴维 • 布鲁克斯 《品格之路》

扩展阅读:

[1] 何为澹泊,为何澹泊(之一:哲学引导)

[2] 何为澹泊,为何澹泊(之三:修炼之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