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1)

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儒家圣人,他的思想影响到现在还深深影响着我们。孔子的弟将他的言行教导编成《论语》,《论语》里面有很多故事对世人都非常有教育意义,被我们历代皇帝列为治国之根本。作为孔子的后人按理说肯定是对孔子的教导铭记于心的。但他的后人却没有把他老人家的话记在心里,导致家破人亡。是怎么一回事呢?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2)

子路

我们先讲一下孔子都说了什么?在《论语》中,有一次孔子的得力弟子子路想要去卫国做官,任大司马,可是孔子却不赞同子路去。因为卫国的国君统治无方,太子德品不好,国家派系林立。孔子就跟子路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入,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但子路对孔子说他有信心有能力治理好卫国。孔子就说: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因此“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句名言就流传下来了,这也代表了孔子的人生态度。也是非常正确的安身立命之法。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3)

孔融让梨

但孔子的后人却不这么认为,事情是这样的。三国时期,孔子有一位后人叫孔融,相信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位孔融不但品格高尚,谦让有礼,而且文采极高。加上他是孔子后人的身份。当时平民百姓对他也是非常的敬重,连袁术、曹操这样的权倾朝野的一代枭雄对孔融的身份也是极为忌惮的。孔融曾说 “袁术乃冢中枯骨“不足挂齿。袁术都忌惮孔融的身份,怕影响太大,不敢杀他。

后来袁术称帝,曹操非常着急,但又对袁术又无可奈何,着急之下就拿杨彪泄愤,诬陷杨彪要谋反,要杀了他。这事让孙融知道了,跑去骂了曹操一顿,这件事本来就是曹操理亏,说不过孔融,只得放了杨彪。但这也让曹操记恨上了孔融。但孔融亳不在意,反而拿此事到处讽刺曹操。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4)

曹操

后来曹操要攻打蜀汉东吴,孔融却说:“无义之师讨伐仁义之师,岂有不败之理?”这可是要动摇军心的啊,以孔融的身份名声,说出此话,直接就把曹操定为了不义之师,民心尽失,军中将领和士兵的士气都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的。曹操忍无可忍就派人杀了孔融。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5)

孔融

孔融引来如此杀身之祸,和他忘记了先祖孔子的教导“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有关,孔融是处处立于危墙之下啊。怎么能不死呢?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更何况这位老人是孔子这位大能的话呢!各位网友你们说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