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英是真实的贾玲母亲吗(难道没有发现你好)
对于拍摄电影贾玲坦言:“就像生活中把我妈妈介绍给我的好朋友、好闺蜜一样,希望大家认识她。当我们见到自己的妈妈,她们已经变成了中年妇女,但是她们曾经也是花季少女,李焕英,既是我的妈妈,也是她自己,希望妈妈能多为自己而活。”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非常温暖治愈的电影,它所寄托的情感是基于真实之上虚拟之下的,无论是所谓的“穿越”还是“梦境”都意在展现了母女之间那份真挚朴实的爱,这份特殊的爱离每个人都很近,拥有的时候感觉是还会有很长的时间去享受,失去了才感觉得远得让自己泪流满面。
整个故事有两个比较大的反转,第一个家庭的变故,母亲李焕英和贾晓玲被车撞,病房外面是父亲模糊的侧影,病房内是贾晓玲陪着李焕英,这时候的李焕英已经昏迷,贾晓玲毫发未伤,然后两个人说是梦境也好,说是穿越也罢,反正从这个时候回到了1981年。
第二个贾晓玲突然意识到母亲也存在这个空间内,这也是整部电影中最加分的一个剧情设计,你可以忍住不哭,却也羡慕这段跨越空间与时间的相见。
就是这么两个反转,加上穿插其中的沈腾和陈赫,使得这部电影更有共情之处。
那么,难道都没有发现《你好,李焕英》是贾玲父亲的一场梦吗?难道真是以为是贾玲做梦?李焕英做梦?这样简单的设定?或许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才会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HI,MOM电影的名字叫《你好,李焕英》,这个也是和小品一样的名字,最大的改变是它使用的英文名字是《HI,MOM》。
这名字好像是贾玲向李焕英打招呼,也更像是通过这个电影向更多的母亲表达一种真挚的感谢之情。
可是,我觉得如果按照最普通人的理解,不就是贾玲父亲贾文田的口吻吗?
“喂!孩他妈”“唉!孩他爸”应该是每一个普通家庭最常用的叫法,所以这个名字也是贾文田叫李焕英的方式吧,这也是一个很中式的翻译解答。
一个朴实的大山对慈母的思念
谁才是真正的见证者电影的主线一直都是以贾晓玲为第一视角,从她的角度来展现整个故事。
想让母亲开心一次,也让自己减少点遗憾,故事的反转却发现这是母亲为了让贾晓玲没那么大的内心压力,所以更希望女儿也能开心,在1981年的那个夏天,李焕英配合着让贾晓玲上演了一出匪夷所思的喜剧。
那这个故事就出现了一个很大漏洞,如果是梦,贾晓玲是怎么知道当年李焕英的那些同事长什么样子,如果是穿越,为什么要让李焕英变成了年轻时候的样子。
所以,这个剧情可能完全会出现另外的一种解释
贾文田才是整个电影的核心,整个电影也是贾文田的一场梦,只有他才能知道当年李焕英的同事朋友长什么样,也只有他最希望李焕英能够回到那个年轻的时候,或许没有遇到贾文田就没有后的种种故事,他也想改变,但这其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没有任何人有错,最后的弥补匜不过是让两个人都不留遗憾且开心。
贾文田才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做梦的人未必是梦里的主角,或许最幸福的那个旁观者
没有露面是为了满足两个人的执念贾文田公是三场戏,一场是在贾晓玲升学宴的背影,一场是在医院的侧影,另外的一场是1981年贾文田和李焕英领取结婚证那天。
他是全剧中最神秘低调的角色,他低调的背后就是无限衬托出了李焕英这个母亲的伟大,这个故事的发生最大地满足了两个人的执念,贾晓玲让母亲真正开心了一次,穿上了那个绿皮大衣。
李焕英也让贾晓玲放下了心中的那份不舍,其实母亲对女儿的要求没有那么多,仅仅是开心就足够了。
当贾文田坐在医院病房门口不进门的那一刻,就有了那种预感,贾文田心中无疑有两个心愿,第一个是希望李焕英健康,第二个是不让女儿太伤心,所以这一切都是梦,贾文田的一个梦,他没有当梦里的主角,却也是记忆的承载者。
给贾玲说句对不起无论电影的宣发还是原小品的呈现,其实都是在弱化贾文田的存在,或许正如贾玲所说,拍这部电影是因为里面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惋惜,又有她对母亲的无尽思念。
但是从一个观影者的角度来看,我却有了“这是贾文田的一场梦”的情景设定,无意冒犯其本意,只是当一个故事拍成一部电影后,或许谁也没想到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东西是什么,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原因吧。
看完这个电影我觉得最开心的就是贾文田先生了,让大家看见了一个人人夸赞的李焕英,一个会给人人带来欢乐的贾玲。
电影导演到底是职业还是兴趣,为什么一个喜剧演员用一个简单的作品就能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是不是其他导演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呢?
最后还是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贾晓玲的升学宴上为什么没有出现她的姐姐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