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风俗与禁忌(端午节的这几个习俗要知道)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等,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比较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的,赛龙舟、佩香囊、吃粽子等等,其中的龙舟和粽子更是横穿了整个端午节,端午节有着丰富的内涵,因为各地领域不同、饮食不同、文化不同,在这些习俗上又会有些差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与禁忌?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端午节的风俗与禁忌(端午节的这几个习俗要知道)

端午节的风俗与禁忌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等,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比较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的,赛龙舟、佩香囊、吃粽子等等,其中的龙舟和粽子更是横穿了整个端午节,端午节有着丰富的内涵,因为各地领域不同、饮食不同、文化不同,在这些习俗上又会有些差异;

下面和大家分享我们当地除了赛龙舟之外,最经典的5个端午节习俗,家家户户必备,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独特寓意和好处,这些传统习俗都蕴含着老一辈人智慧的结晶,希望家人远离疾病和困扰,祈祷家人福寿安康,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哦!

一、【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吃适量的粽子能清热除烦,中医认为,糯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而包粽子的粽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总的来说,粽子是一种适合在初夏食用的美食,但是好东西也不能多吃,糯米黏性过大,过量食用会引起消化不良,所以每次吃的时候要适量,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二、【插菖蒲和艾叶】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年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地方的朋友都会在门上插菖蒲和艾叶,艾叶也叫艾蒿,是一种芳香性的植物,带有浓烈的气味,这些气味有驱毒除瘟的作用,古时候瘟疫盛行的时候,老一辈的人就会燃烧艾叶,燃烧艾叶有消菌杀毒、预防瘟疫的作用;

菖蒲看起来很像古人用的宝剑,所以挂在门上的时候要把菖蒲的顶端修剪一下,剪成尖尖的宝剑形状,传说端午节把菖蒲悬挂在家门后,既能驱邪避害,还能斩杀天下的妖魔鬼怪,保护家里的安宁;

除了这个,艾叶和菖蒲还有驱蚊的效果,因为它们的挥发性油类,对常见的毒虫蚊蚁有不同的驱散效果,古时候的医疗水平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这些毒虫蚊蚁不仅会影响生活,还会传播一些疾病,现在也是一样,所以会把一些艾叶和菖蒲挂在门口;现在挂在门上的除了菖蒲和艾叶,很多地方还会加上紫苏,不仅颜色更好看,功能性也更强;

门上挂菖蒲和艾叶要在早上进行,早上的艾叶和菖蒲没有经过暴晒,能更好地保留气味,早早采摘回来就可以挂在门上了,挂上一个月左右,这时候菖蒲和艾叶已经完全干了,可以收下来,这个习俗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三、【洒雄黄酒】

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农历五月是毒月,各种“毒害”都出来活动了,常见的是“五毒”,分别指蝎子、蜈蚣、蛇、蟾蜍和壁虎,人们认为洒了雄黄酒可以驱散五毒、百毒不侵,避免五毒侵扰;

其实雄黄是一种解毒、杀虫的中药,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药性较强,以前会喝雄黄酒,现在一般是将雄黄酒撒在房子的各个角落,老人还会用雄黄酒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个“王”字,就像老虎额头上的纹路“王”一样,用猛虎来镇邪,希望小朋友们能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四、【挂香囊/戴五色线】

端午节的时候不管大人小孩都会佩戴香囊,尤其是小朋友,早早地就挂上了香囊,老一辈的人说,挂香囊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手段,因为香囊中会放入中药,常见的艾叶、菖蒲、薄荷、白芷、紫苏等等,这些中药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如果对气味比较敏感的人,不建议使用香囊;

五色线也叫五彩线,人们在端午节当天,会把五色的彩绳绑在手腕上,专门防止五毒近身,而且一般的讲究是五色线要戴到六月六才能摘下来,并且扔到河里冲走,希望烦恼和疾病都远离小朋友们;

五、【吃绿豆糕】

绿豆糕也成了端午节的一种必备美食,和粽子一样,在端午前后,绿豆糕也成了抢手货,绿豆糕口感松软,吃起来微微甜,有多种口味,重点是绿豆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端午节过后天气开始炎热,吃绿豆糕有清热降火的作用,所以绿豆糕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每年的端午节又恰逢高考季,“绿豆糕”和“粽子”连在一起有“高中”的美好寓意,对于准备赶考的学子来说是一种美好祝愿;

【端午节有这么多的说法和习俗,这些说法和习俗之所以可以流传这么久,主要是包含了前人总结出的宝贵的生活经验,让后辈们在生活中更受益,端午佳节即将来临,青豆妈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

本篇是原创文章,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收藏、关注哦,

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也欢迎在文章下面留言,

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