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

点击上方文字关注我们~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2)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3)

近段时间,相信有不少网友都在追一部热播剧,没错,就是《风起洛阳》!该剧改编自知名作家马伯庸的作品《洛阳》,自开播以来,热度飙升、话题不断、广受好评。除了豪华的演员阵容、精良的幕后制作、大银幕级别的视觉效果外,烧脑诡谋、节奏紧凑的剧情,干净利索的打斗场面也让人耳目一新、直呼过瘾。

小编在追这部剧的时候,不禁感叹:剧中的龙门元素实在是太太多了!在《风起洛阳》中,“不良井”位于洛阳城下,在这里居住的人被称为“不良人”,这里的人多为罪臣后人,终生不得擅自进入洛阳城。井内大量的石窟造像则应该是借鉴了龙门石窟。其中,联昉之内的万象殿“善巧堂”中让人震撼的巨大水晶佛头,也是借鉴了龙门中的佛龛造像。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4)

不良井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5)

联昉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6)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7)

一代女皇武则天与龙门又有何关系?龙门又在女皇君临天下的征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今天请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龙门与武则天之间的历史渊源。

二圣临朝与双窑开凿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8)

唐高宗永徽六年(665),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显庆五年(660),因高宗风眩头痛,武则天代为处理政事,当时称为“二圣”。

龙门中的“双窑”,以二洞南北并列且有共同前室而得名,大致开凿于唐高宗龙朔、乾封年间(661~667),正是武则天开始把持朝政的时期。

双窑在龙门唐窟发展中是重要的一环,它把自贞观至龙朔以来的初唐风格作了总结,是龙门初唐第一个十三身像布局形式的大窟。该窟的造像形式无疑给武则天时代雕刻艺术的新风格奠定了基础。

双窑的营造旨在将释迦与弥勒信仰相提并论,而这与同时期朝野中的“二圣”崇拜遥相呼应,意味深长。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9)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0)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1)

武则天与卢舍那大佛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2)

《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又称《大卢舍那像龛记》,明确记载大像龛是大唐高宗天皇大帝所建。“咸亨三年壬申之岁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两万贯……”

当时作为皇后的武则天于公元672年4月1日捐出两万贯脂粉钱资助大像龛工程。两万贯钱在今天大概值多少钱呢?据考究,唐代一贯钱就是三百元,那么两万贯钱就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600万元。

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整体造像宏伟,头顶螺髻,身披通肩袈裟,表情慈祥,既有男性的庄严,也饱含女性的祥和。卢舍那大佛面相丰满圆润,双眉细长宛如新月,一双秀目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微微向下凝视露出安详和谐的神态,嘴角微翘又隐含着一丝喜悦,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长久以来,民间流传着龙门卢舍那大佛的面容是依据武则天的面貌雕凿的传说,这个观点没有经过学界严格的论证,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想象和推测,但龙门卢舍那大佛的修建同武则天有着密切的联系。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3)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4)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5)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6)

香山赋诗夺锦袍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7)

武则天与龙门的另一结缘盛事,当为香山寺的创建和游宴赋诗。龙门香山寺,原为受武后礼遇的印度高僧地婆诃罗之葬地,后因武三思的奏请而据此建寺,武则天敕命寺名,因香山寺的建立和皇家垂青,龙门东山这一区域在武周时期成为帝王、高官乃至文人墨客游览和避暑胜地。

据《新唐书·宋之问传》记载,当年香山寺石楼重修竣工,武则天率群臣登临,令百官当场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先成,被赐以锦袍,还没等他拿着锦袍坐稳,宋之问洋洋洒洒的诗篇即告完成,诗句文理兼美,群臣“莫不称善”,尤其是最后两句“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在不经意间歌颂武皇不耽于娱乐,勤政爱民,武则天听后大悦,又把锦袍转赠给了宋之问,这也成就了一段“赋诗夺锦袍”的佳话。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8)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19)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20)

行走洛阳,读懂历史。想要了解更多龙门景区的历史文化,探秘龙门故事,一起走进龙门,开启一场盛世文化之旅吧!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21)

武则天历史上位史(品龙门神韵访盛世隋唐)(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