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

写作有温度,热点有态度。点击“关注”,每天一篇,猫叔陪你聊热点!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1)

01

电影《隐入尘烟》看完了,不想再看第二遍。

因为,实在太苦了。

这哪里是在歌颂苦难啊?这完全就是在把苦难掰开给你看。

男主角叫马有铁,出生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上的一个小乡村,排行老四。他的大哥叫马有金、二哥叫马有银、三哥叫马有铜。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2)

从哥哥们的名字里,不难看出,“铁”这个字,是父母这辈子最廉价的愿望了。

可在偏远的西北农村,儿子这个“东西”,生一个是精贵,生多了就是累赘。

因为地不够种。

而马有铁又偏偏是最小的那一个,家里的地几个哥哥都不够分,哪还有他的份儿。

所以,从他出生起,“苦”字就被印在了脑门上。

在村里,没人叫他的大名,人们都喊他老四。因为他太穷了,穷人不配拥有名字;

在村里,没人愿把女儿嫁给他,让他成了老光棍。因为他太穷了,穷人不配娶媳妇。

如果在电影里,村里人是底层,那马有铁就是底层中的底层。

这,也是马有铁从出生起就被立下的人设。

直到和他有着相似命运的人,曹贵英的出现。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3)

曹贵英和马有铁比起来,更苦。

她从小就被家人虐待,睡在驴棚里,挨打挨得多了,还患上了很多不知名的疾病:

小便失禁、不能生育、脊柱侧弯、双手颤抖,走路也是一瘸一拐。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4)

就连媒婆把她带到马有铁身边时,为了不让马有铁后悔退货,还不断叮嘱她:经常去小便。就怕她尿失禁。

可和马有铁在一起的第一天晚上,她还是不小心打湿了整个炕,只好一夜没睡,烤干了裤子。

但马有铁不但没有退货,还让贵英成了自己的媳妇。

就这样,两个被全世界抛弃的人捡到了彼此,结了婚,成了家。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5)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又不是结婚。

没有婚礼、没有酒席,只有一张贴在墙上的“喜”字,和一张像逼婚照一样的结婚照。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6)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两个,被两个家庭和村里人边缘化的人,却过得意外的幸福。

他们从邻居家借了10个鸡蛋,亲手孵了10只小鸡;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7)

他们从小卖铺赊了种子、化肥,种了小麦和苞谷;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8)

他们用泥巴作成土砖,盖了自己的第一栋房子……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9)

即便从始至今都被全村人遗忘和鄙视,但他们终究让自己“风吹麦浪,六畜兴旺”。

02

在相识之前,他们是两个家庭的边缘人。在相识之后,他们成了彼此的同路人。

贵英尿床,马有铁会装作看不见,这是他能够给予贵英的最大的尊重。

而贵英似乎也是唯一一个心疼马有铁的人。她对马有铁知冷知热,虽身患残疾,但总是想尽办法为马有铁分担压力。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10)

虽然西北荒漠种不出玫瑰,但马有铁对贵英的爱,犹如小麦印花。他们的命也更像是土里的麦子,镰刀来了任人割,鸟儿来了任鸟啄。

在贵英出现之前,马有铁的亲哥是最压榨他的人,基本上把他当牲口来使唤。不但没分给他什么财产,还想利用他贫困户的身份,为自己的儿子在县城里分一套房。

理由是,马有铁反正也不会有后代。

所以,除了贵英,村里的人都把马有铁看成是“公有财产”。

村里收粮的大户得了病,只有马有铁和他一样,是熊猫血。因为大户欠着全村人的钱,

全村人就道德绑架他,让他一次次地去为大户献血,以此讨回工钱。

结果马有铁,前后被迫献了三次,终于为村民讨回了钱。而他什么也没得到,连一声感谢的话都没有,更别说怜悯了

住得好好的房子,突然被赶走,只因上面出了个政策:空屋拆了能补贴15000元。屋主为了拆屋换钱,对他们毫不留情。

但他们没有抱怨,也没有反抗,因为穷人哪有资格去抱怨和反抗?

他们光是活着,就已经很难了

后来,贵英失足落水,马有铁又成了单身汉。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11)

好在他们一起种的粮食丰收了,马有铁想都没想就第一时间卖了粮食:

麦子1824斤,除掉水分后算1700斤;

苞谷3997斤,除掉水分后算3800斤;

总共卖了3974块钱,还要抹掉4元钱的零头。

别人问他:“你不留点给自己吃吗?”他一点都没留。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12)

他还还完了两袋土豆,还完了春天欠下的10个鸡蛋,还完了1570元的种子和化肥钱,把身上所有的欠帐,都了结得清清楚楚。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13)

最后,放走了跟他干了一辈子的驴,在他和贵英刚盖好不久的新家里,看着贵英的遗像,吃了一颗这辈子都舍不得吃的鸡蛋,手抖着躺在床上,从闪过的片段里,你可以看到桌子上摆着一瓶农药。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14)

那时,我才真正明白,他吃下的不是鸡蛋,而是句号;他放生的不是驴,而是自己。

就像这部电影里,处处告诉我们的那样: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马有铁欠世人的还清了,世人欠他的不要了。

而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03

在电影的结尾,写着这样一句话:

2011年冬,老四马有铁在政府和热心村民的帮助下,乔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

可能因为马有铁实在太苦了,很多人也就被这句话“骗了”,觉得马有铁没有死,他真被热心村民救了。

但仔细想一想,你又觉得这是莫大的讽刺。

马有铁所在的村里真有热心村民吗?

他和贵英作为这里底层人底层的存在,如果真有热心村民愿意去帮他们,那贵英在失足落水的时候,就不会被淹死。

其次,马有铁在剧中多次请别人到他家去坐一坐,但都没有人愿意去。

所以,怎么可能在马有铁喝下农药后,刚好有人来家里把他救了呢?

还有,最后侄子来马有铁家里收拾东西,可车子上除了两头猪什么都没有,如果马有铁真的被救了,那他为什么连贵英的遗像都没有带走呢?为什么他和贵英刚修好的房子会被推倒呢?

结尾处,有个村民说:“老四跟你去住,也是他新生活的开始。”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15)

也就是说,在外人看来是马有铁的侄子带着他住进了城里的扶贫房。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16)

可明明当初就是他哥哥为了自己的儿子才赶走了马有铁,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新房就接受马有铁呢?还在他丧偶之后。

所以,马有铁是真的死了。

最后之所以写这样一句话,也许是导演的一种愿望,也许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

而真实的原因不过是:马有铁的哥哥为了扶贫房和1.5万的拆迁费,隐瞒了他去世的消息,这才算是真正的“隐入尘烟”吧!

只是最后马有铁和贵英苦了一辈子,一点福都没想到。

马有铁这一生也正如他养的那头驴一样,被人使唤了一辈子,最后却逃脱不了被抛弃的命运,甚至连死都不是自己说了算。

这也让我想到了另一部电影《树先生》。

树先生对现实的无力反抗和无奈逃避,最后只好把悲化作“喜”。可“喜”的背后,却是更悲的无力和心酸。

04

在这部电影刚上线的时候,有人说,它在歌颂苦难。

可生活中比这苦的人生比比皆是,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

还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视频,有个和马有铁有着相同口音的爷爷,在菜场外守着一堆韭菜。当时菜场已经关门,他却舍不得离开。

谁知,突然从他身边开过一辆轿车,正好压在韭菜上。爷爷心疼地看了看韭菜,不懂反抗也没有大喊大叫,只是小声嘀咕着:压成这样了,我怎么卖?

好在这一幕,被一个热心的网友看到了,他默默上前,递过去一张50元,要把爷爷被压烂的这些韭菜全买走。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17)

爷爷看了看他手上的钱,连忙摆手说自己找不开,卖菜几天也卖不出这样一张钱。

热心网友又换了一张十元的,爷爷小心翼翼地拿过钱,从怀里掏出用塑料袋裹着的零钱,执意要找给他。

也许是怕小哥不高兴,这么大一捆韭菜,爷爷只收了1.5元。后来又从自己身旁的袋子里,拿出最后一捆原本是要给自己留做午饭的韭菜,一起塞进了袋子里。

小哥想拒绝,但爷爷却说不能亏着你。

爷爷朴实得让人心酸,可再穷再苦也不贪不占,像极了电影里的马有铁。

他跟马有铁一样,一码归一码,不欠帐、不欠东西,他们虽然穷,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做任何事,都力求心安。

而这样的农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只要你愿意去看,便处处皆是。

就像人民网在点评《隐入尘烟》时,说的那样:

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能脱颖而出,的确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

《隐入尘烟》因为真实,所以精彩,也注定不会“隐入尘烟”。

其实不是我们脱离现实,而是我们离真实的生活太远。有些人看不到他们的苦难,不代表苦难就不存在。

是的,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我们也许过惯了父辈们奋斗一生,才换回的优渥生活。却忘了许许多多生活在底层,一个平凡人本来的模样。

这部电影对我们来说,也许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对于像马有铁这样千千万万的农民来说,那就是他们的一生。

感悟人生的愁苦名句(看懂了结尾的那句话)(18)

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去评价这部电影的好坏,因为评价这部电影就是在评价他们的一生。

而我们又怎么配呢?

我们从不歌颂苦难,我们歌颂的是那些在苦难中不屈不饶的人们。

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苦难,不代表苦难就不存在。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转发与留言,是猫叔最大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