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改门富不迁坟是啥意思(饿死不敲寡妇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是通俗易懂,但是言简意赅的话语,俗话是古人对于日常生产生活的一种总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俗话流传至今,很多有其存在的道理,了解俗话背后的内涵,有时候,也能让人受益匪浅,例如这一句在农村经常能够听到的俗语——“饿死不敲寡妇门,穷死不挖绝户坟”,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时至今日,还受用吗?

穷不改门富不迁坟是啥意思(饿死不敲寡妇门)(1)

第一、饿死不敲寡妇门

“鳏寡孤独”,其中的寡,指的便是寡妇,是那些失去了丈夫的女性,在古代的封建礼教之下,一个女子如果成为了寡妇,要想再嫁的难度,比现代社会要大得多,因此较多成为了寡妇。而古代又是男权社会,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家庭的顶梁柱,如果女子失去了丈夫,成为了寡妇,那么便失去了依附生存的基础,将成为弱势群体。

虽然古代的封建礼教是“吃人”般的存在,但是,古人还是存在很大同情心的,寡妇在社会中,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典型的例子便是《红楼梦》中的李纨了。李纨虽为荣国府的长孙媳妇,但是其丈夫死后,立马成为了荣国府的弱势群体,而李纨是个聪明人,善于将计就计,时常以孤儿寡母的形象示人,博取到贾府上下的同情,当然也获得了不少的好处。

穷不改门富不迁坟是啥意思(饿死不敲寡妇门)(2)

最后,因为寡妇在古代的生存环境也比较艰难,如果乞丐去寻求寡妇的施舍,寡妇自己都泥菩萨过河了,只能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饿死不敲寡妇门,是古人最基本的道德坚守。饿死不敲寡妇门还有另一个解释,那便是“寡妇门前是非多,鳏夫房顶炊烟少”,如果去敲寡妇门,则会引起议论纷纷,由于恶语伤人,不好的舆论在农村很容易发酵。因此,古人才说,宁愿饿死,也不要去敲寡妇门,以免招来是非,损坏名声。

第二、穷死不挖绝户坟

穷不改门富不迁坟是啥意思(饿死不敲寡妇门)(3)

众所周知,古人非常注重香火的传承,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是绝户坟呢?其实就是无后,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坟墓无人祭拜,自然就成为了孤坟。

古人认为,绝户坟是非常凄凉,凄惨的,就是盗墓贼遇见了,也会起恻隐之心,不挖绝户坟,便是盗墓贼的盗亦有道。

在农村,敲寡妇门、挖绝户坟,说是被誉为四大缺德事之二,另外两个缺德事,分别是骂哑巴人和踹瘸子腿。当然,也有说法认为另外两件缺德事是“吃月子奶、欺老实人”

总结:

穷不改门富不迁坟是啥意思(饿死不敲寡妇门)(4)

这句俗话“饿死不敲寡妇门,穷死不挖绝户坟”,即使时至今日,也是有道理的。俗话通常起到训诫和警示作用,这句俗话告诫人们,凡事不能做得太过头,做人要有同情心,做事要留三分情,切记不可趁人之危,雪上加霜,缺德事不要做,因为还有另外一句俗话,叫“举头三尺有神明”,缺德事做多了,迟早会招报应的,正如人们所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