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15部电影(拍了一部奥巴马最喜欢的年度佳片)
第91届奥斯卡刚刚公布提名,大家也开始纷纷猜测各奖项归属。纪录片方面,有一部显然已经处于领先优势,它不仅在美国各大影评协会提名十余次,并拿下包括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等在内的7个奖项的影片,引起了广泛关注。
就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把它列为2018年最喜欢的15部电影(仅含两部纪录片)之一。
这就是由华裔导演、摄影师出身的刘冰执导的《滑板少年》。
电影讲述了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罗克福德小镇上,包括导演在内的三个滑板少年的成长故事,初看以为不过又是一部热血励志的运动青春片,谁成想看完后,不禁泪流满面:
这,也太好哭了伐?
看来,豆瓣8.5分,IMDb8.3分,烂番茄新鲜度100%的好评绝不是冠冕堂皇。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滑板倒是其次,精神成长才是主线。
这部电影是刘冰和他少年时期两位滑板好友——Zack和Keire的私影像记录,少年们酷炫的“滑板扫街”,张扬叛逆的聚会,感慨着逃离家庭获得的自由,都被成年后不得不面临的现实世界击溃:结婚生子、找工作养家糊口,似乎才是正经事。
让人心疼的是,或许是出于巧合,黄白黑三种肤色的好友,都曾不同程度的遭受原生家庭带来的家庭暴力,直接导致了他们“破碎”的人生。
正因此,贯穿全片的“滑板”,才成了他们的一生挚爱。
与“爱在三部曲”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花12年时间完成的《少年时代》不同,《滑板少年》中插入的“少年回忆”的拍摄素材,是刘冰当年的无心之举,纯粹是一个喜欢摄影的少年的记录,没想到日后竟成为了他们“被损害与被侮辱”的生活中,唯一美好的写照。
白人男孩Zack,曾经阳光帅气爱笑,喜欢插科打诨,也曾少年英雄,看见黑人男孩Keire被人用钉子猛刺肋骨时挺身而出,令Keire崇拜不已,两人也结下了这段友谊。
没想到后来的他逃离家庭后,酗酒、抽大麻,堕落至极,直到满身纹身,打扮十分“朋克”的21岁女友怀孕,这才有所收敛,不得不手忙脚乱的上任“带娃奶爸”,为了养家糊口,找了份修屋顶的工作,和开酒吧的女友轮流照顾孩子。
似乎是美好生活的开始不是吗?
从换尿布、喂奶到抱着孩子轻轻的踏上滑板,叛逆轻狂的少年“摇身一变”成为成熟温柔的好父亲。
怎料好景不长,日复一日枯燥的生活与不着家爱玩的女友,浇灭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争吵成了家常便饭,沟通不畅后他开始失去理智,一次次将拳头挥向女友,家庭暴力一次次上演,两人也因此分居。
再加上一起创业开滑板中心的合作伙伴卷钱跑路后,深受打击的他撇下女友和孩子,去了丹佛重新生活,也不过是陷入新恋情,抽烟酗酒的重复。
怎么不会这样呢?两个缺爱的父母的“互相伤害”,必定导致不幸。
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两岁时被生母抛弃的Zack,在再婚的父亲和继母的整日争吵中,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同样渴望被爱的女友,期待着婶婶的拥抱晚安......
从小没有得到应有关怀的他们,没有索取过,自然也不知道如何付出爱。
所以逃离,成了他自我安慰的唯一出口,可惜事实是他已无处可逃。尽管他对孩子期望很大,但命运似乎已将他“失败的父亲”的形象写好了,一开始他就偏离了人生正轨。
黑人男孩Keire,影片里最爱玩滑板的飞驰少年,曾经无忧无虑,心直口快,即使拥有黑皮肤人缘也不差。而实际上,他在家暴的环境中长大父母也因此离异。
对于父亲,记忆犹新的大概只有两件事,父亲无休止的毒打和父亲的死亡。
父亲想要他子承父业做木匠,他却一门心思扑在滑板上,甚至想以高超的技术来赢得父亲的认同。在一次争吵后,他离开了家独自生活,为了养活自己,在餐厅刷盘子。
艰辛的工作之余,和Zack也少了联系,只能和出身优渥的其他年轻朋友重新玩起了滑板,孤独驰骋街道的背影,写满了落寞。
种族歧视、父爱缺席、母爱疏离、生存压力,他都咽进肚子里,在镜头前始终保持微笑。唯有那一次,去父亲的墓地拜祭,他再也止不住泪水,所有委屈所有想念都倾泻而出。离家出走后,竟成永别。
尽管家暴,父亲也从某种程度上教会了他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如看开自己的黑人身份,使得他即使背负压力,也可以努力成为一个给人温暖的人,如原谅偷他钱财的哥哥,厚待哥哥的孩子等。
直到父亲去世后,对于曾经给他身心留下巨大阴影的父亲,他才选择了原谅。
他最后对着镜头说:“滑板带给我伤痛,可是当一天结束以后,我依然会爱上它,我不会一直生它的气。就像我的爸爸一样,他虽然打我,但是我对他的爱至死不渝。”
本片导演刘冰,镜头虽少但仅有的部分,也足够让人难过。年少时滑板店老板因其内向,"常常喜欢躲在角落”,以为他是gay,殊不知这个华裔少年背负了怎样的伤痛。
他八九岁时跟随母亲搬到了这里,母亲在披萨店遇见了自己的美国继父,看似是浪漫的爱情,实则两人结婚后,他和母亲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在电影中特意安排的一次与母亲的对谈里,刘冰吐露了秘密:第一次和继父独处时,就遭到了毒打。
此后,无论是母亲,还是他,甚至他同母异父的弟弟,都不曾程度的遭受过继父的家暴:
母亲的隐忍控诉,自己的不解,弟弟的担心害怕,成为一家人驱散不去的梦魇和阴霾,即使两人离婚,但这种伤害造成的巨大影响,到底“意难平”。
当母子二人在寂静的空间对谈,回忆过往的同时,两人以泪相对,母亲用蹩脚的英语说着:“他(继父)有坏的一面们也有好的一面”,刘冰也直言自己在这阴影下的发抖和焦虑。这种至深血亲间的自揭伤疤的场面,十分残忍,令看者也跟着唏嘘不已。
影片曾三次提到“拍电影”的理由,最开始当然是孩子们的记录游戏,小刘冰举着DV开心的说,自己正在拍电影,他记录他和朋友玩滑板时的嬉笑打闹,记录一起叛逆的逃离家庭后的自由驰骋,最好的时光却是最短暂的风景。
直到多年后,他第一次向Keire吐露心声:我做这个纪录片主要是因为从你身上,看到了我的故事。
同样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家暴和爱的缺失,Keire能够将负能量转化,渐渐释怀;Zack虽然消极逃避,在孩子身上也种下了希望,他有了期待和寄托;而刘冰,还一味地沉浸在痛苦之中,他为这些和自己有着类似的朋友慷慨发声的同时,也是为自己找一个“放下过去,重新出发”的坚强理由。
拍电影,根本上是一次刘冰的自我拯救与自我疗愈。
正如他自己最后所说:“我们需要向前,而不是活在过去。”
在平均每九秒就发生一场家庭暴力的美国,在家暴最严重的罗克福德,三个少年的遭遇也可能只是个缩影。原生家庭的侵害成了孩子日后不幸的循环,真正恐怖的“遗传厄运”恰恰在这里。
也正如片头所说,整个社会都在给你灌输一套“正确”的价值观,教你如何像个男人,而他们不是按照自身意愿长大的,孩子时可以尽情放肆做自己,却在长大后的某一刻,把自己弄丢了。
有心的观众注意到,影片的英文名“Minding the Gap”,直译为“铭记鸿沟”,也可译作“注意脚下”和“爱与痛的裂痕”,所以中文片名,《滑板少年》是一次明媚的“欺骗”,阳光青春的背后,剖析出的却是在“原生之罪”的影响下,生活的不可承受之痛。
刘冰用十几年的时间,记录和反思他们身上发生过的一切,在本来绝望压抑的基调下,仍然用温柔隐忍的镜头审视生活本身。穿梭小镇街道的循环飞驰,夕阳下和滑板共度的小美好,一次次摔倒,一次次又突破自我,滑板成为了他们共同的秘密花园,和那段疼痛青春里最珍贵的“玫瑰花蕾”。
结尾Keire和伙伴们将滑板踩坏在地上,虽然不过是嬉戏,也象征了他们逐渐解开心结,和被伤害的生活和解。抱团取暖的他们也终将走出阴影,电影最后也告知了三人的近况,有了晋升,换了好工作,电影取得成功,给相似经历的人信心和勇气。
娴熟的运动镜头,新旧素材的交替,以及流畅的剪辑,把粗糙野蛮的青春和精心记录的“长大成人”巧妙融为一体。“滑板”,成为了串联时空和铺垫情绪的载体。疗愈的“私影像”因为承载了美国社会中热议的家暴、移民、种族等社会问题,也唤起了观众普遍的感同身受。
剖析的坦诚,主角朋友之间的互相信任,连同导演多年在美国摄影片场的丰富实践,戳中人心潸然泪下的经历,让这部看似冷门的纪录片有了冲奥的可能。
毕竟,付出真心的电影难掩其光芒。真诚的希望《滑板少年》能在未来有所斩获,也愿身边不再有家庭暴力之殇,将快乐还给快乐,一如成长还给成长。
每 期 福 利
电影票、衍生品、小礼品、大福袋...
每期都会有福利赠送!
留言说出你对今天推送的电影的看法,就有机会获奖
今天的福利是:
《死侍2》全国电影票2张
PS:上一期福利已经开奖,
请中奖小伙伴将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在后台私信给我们!
不散所有的活动只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
· THE END ·
这是“不散”的 第821 期 文章,《滑板男孩》可是哪吒男和蛋堡的年度十佳呢!
相聚有时 / 电影不散
busan-movie
不散其他平台
微博 | 豆瓣 | 知乎 | 头条号 | 企鹅号 | 百家号等
【加入 不散官方微信群畅聊电影】
添加微信zp291911978或418947138
备注“不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