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周边农庄(喜欢田园生活喜欢农家乐)

如果走进现在的农村,你还会认识吗?每一处村庄都空气清新,风景如画;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文明有礼;田间,现代化农业生产,门前,舒适地休闲生活。

柳州周边农庄(喜欢田园生活喜欢农家乐)(1)

柳江区成团镇莲花屯,村民自觉维护村容村貌,看到垃圾会自觉清扫。

今年以来,柳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奋斗目标,在无数柳州人的努力下,正一步步实现。

1 特色产业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12月26日下午3时,位于柳南区太阳村镇山湾村的柳州市蔬菜副食品有限公司绿都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简称“绿都”)近300亩的菜花种植基地里,10多名员工正在收割菜心,他们把菜心用刀割下,整理好放进菜框里。

柳州周边农庄(喜欢田园生活喜欢农家乐)(2)

受益于螺蛳粉产业政策的推动,柳州市蔬菜副食品有限公司绿都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种植的菜花供应给螺蛳粉门店,供不应求。

采访者供图

按照工作要求,收割菜心的员工每天要从地里收割3000至4000斤菜心,之后把整理好的菜心运至柳州海吉星的门面,供柳州螺蛳粉门店商家前来采购。

当员工收割菜心的时候,只要有空,绿都经理梁璋都会到现场查看,他会根据近期螺蛳粉菜心供应情况,随时调整菜心的上市收割数量。

梁璋介绍,受益于柳州螺蛳粉小镇关于螺蛳粉产业政策的推动,绿都在今年5月被确定为广西豇豆质量追溯暨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的主要实施主体,为袋装螺蛳粉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豆角配套加工服务。

随着柳州市螺蛳粉产业不断发展,未来,绿都计划向着让更多农民参与的订单农业模式发展。梁璋介绍,目前已在太阳村建立了10多亩辣椒种植基地,准备在基地举行辣椒种植推广会,将邀请洛满等地的农民参与,向他们推广辣椒种植订单农业合作模式,比如辣椒种植一般是3000斤/亩左右,按现在市场收购价2.3元/斤左右,那么农民种植一亩辣椒就可以获得近7000元的收入。绿都实行辣椒订单农业合作模式,可以大量收购到优质的辣椒,进行螺蛳粉辣椒油的深加工,实现绿都螺蛳粉产业链的扩展。

同样受益于柳南区太阳村镇螺蛳粉产业的发展,螺蛳养殖在太阳村镇参与人数也日渐增多,一些外地人还专程跑到当地分羹螺蛳养殖红利。一年前,玉林人陈种在山湾村承包了100多亩农田,做为螺蛳养殖精养区,今年以来,他陆续与山湾村民合作稻螺养殖已有300多亩。

螺蛳粉产业链的形成,说明了柳州正用特色产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今年以来,柳州市深挖特色农业资源,构建9个农业特色产业带。其中,为加强螺蛳粉原材料保障能力,新增螺蛳养殖9880亩,7个螺蛳粉原材料示范基地获认定。

2 用“柳州模式”打造美丽乡村

泥泞的乡间小道、满是鸡屎味的屋子……这些都是人们对传统农村的刻板印象,然而,经过“柳州模式”的打造,如今的农村已让人刮目相看。

从柳州市开车到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云峰村卖村屯,车程1.5小时,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很难想像这个只有76户的小村屯,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柳州周边农庄(喜欢田园生活喜欢农家乐)(3)

卖村屯进行污水综合治理后,村民可以免费从污水综合治理站接沉淀的水来淋菜,不用放化肥。

今报记者黎静 摄

12月24日下午4时45分,卖村屯村民吴孙彩从家里挑着水桶来到村里的污水综合治理站,她把水桶放在水笼头下接水,不到一分钟,水笼头流出的水将两个水桶装满,用于浇灌种在屋后的蔬菜。

吴孙彩说,以前村里淋菜浇花都要到水池、水沟挑水,不仅路途远,还要额外购买肥料施肥。现在村里有了污水处理站,每天下午村民们都会到污水处理站接水,淋菜浇花很方便。最让村民们满意的是,污水处理站里的水,是从村民各家收集的生活污水沉淀处理的,像尿素一样好用,省了买化肥的钱。

“现在村里苍蝇蚊子很少,居住环境比以前强一百倍!”卖村屯监督委员会主任卖丙中骄傲地说,以前的卖家屯,村民家的厨房在哪里,污水就直接排出屋外,污水横流,臭味难闻,容易滋生苍蝇蚊子。今年10月,卖村屯进行污水处理整治,每家都埋入污水管道,接收村民的灰水(洗菜、洗澡等生活废水)和黑水(化粪池的水),利用地势落差,全程无动力的情况下,每家的管道汇集到村里的直通管道,最后汇入到的污水综合处理站,污水在终端处理池沉淀,实现无害化、资源化、达标排放。

2019年至今,柳州市共推广黑灰水处理利用“柳州模式”项目66个,辐射全区推广项目312个。其中,柳城县“三个两、无动力、低成本”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多效合一案例,获得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授予“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牌匾。

柳州的黑灰水处理利用创新模式,从无到有,从市级模式上升为自治区级模式再到全国模式,填补了柳州市农村公共服务短板空白。

3 村民自治推动文明乡风

12月25日下午4时许,柳江区成团镇莲花屯村民韦朝静正在村委广场,等待客户到来谈判勾机承租事宜。这时,只见广场一侧的地面飘落了一些桃红色的花朵,于是他走到垃圾桶旁边,拿起扫把和铲子,把飘落地面的花朵扫入铲子,倒进垃圾桶里。

对于韦朝静自觉清扫垃圾的行为,柳江区成团镇莲花屯村民理事会秘书长韦应成这样解释:“维护莲花屯的村容村貌,已是所有莲花村民的自觉行为。”

然而在2019年之时,有村民800多人的莲花屯还是一个脏乱差的传统村庄。2019年5月,在广东工作的村民韦启功回村,看到莲花屯破败的景象,感到十分可惜。为了改变现状,他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同学一起回到莲花屯,想为村里做点事,将村庄打造成亲子教育的旅游点。

经过村民们的多方讨论,2019年7月成立了柳江区成团镇莲花屯村民理事会。理事会由30多名理事组成,每名理事当值两个月,当值期间,理事每个月要组织村民开展一次清理河道、拆墙等义务劳动。同时,理事会把村屯分成不同的卫生片区,每家每户签订门前三包协议,做好自已房前屋后卫生清扫,理事们会对不同片区的卫生进行监管。

为了推动村民维护村容村貌的积极性,莲花屯理事会还推出了“村民积分存折”,参加集体劳动、集体会议等都可以换算成积分,积分存折可以在积分超市换购口罩、剪刀等生活用品。

“莲花屯村民当家做主,让村民更加团结。”韦应成说,理事会通过实实在在为村民做事,让村民们看到村屯的每一个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进村屯的整治管理中。

进入莲花屯支援建设的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王强,见证了村屯的变化。王强说,随着莲花村民自治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村里环境得以不断改善,陆续在村里举行了土货节、乡村音乐节、亲子课堂等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从而实现村民增收。

莲花屯的转变是柳州众多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为筑牢柳州乡村振兴根基,推动文明乡风吹向基层,20今年柳州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其中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77.27%,130个乡风文明行政村示范点覆盖全部乡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从“有收入”向“有质量”转变,100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350个村达10万元以上,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