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36计口诀(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九计隔岸观火

隔岸观火,意同“坐山观虎斗”,此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待逆”,即静止不动,以静观变,随变而动,使敌人内部自相残杀。当两股敌对势力相争 时,我方既不盲目援助,也不鲁莽干涉,而是静观其变,直到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相 行动,及时出击,坐收渔利。

孙子兵法36计口诀(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1)

“隔岸观火”一词,可能与唐代诗人乾康拜访记时的一首诗《投谒齐己》有关:“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似水。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孙子兵法36计口诀(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2)

乾康和齐己都是唐代的僧人。据《全唐诗话 续编》记载,齐己出家在湘西道林寺期间,乾康前往拜会。门童说:“与我师父交往的人都会作诗, 请你也作一首诗作为名片吧。”于是,乾康便作了上面这首诗。诗的大意说;外面尘世中人们忙得如火如茶,山里寺院看门的人待客却冷似凉水, 你这煮茶的童子就不要再间了,赶紧回去报告你的主人吧,就说门前来个穷和尚。齐已一听大喜,赶紧把乾康迎进室内,并从此每天都把乾康待为上宾。后来,人们便从诗中引申出了“隔岸观火”这一成语。它的意思是:置身事外,对身边发生的本来可以关心甚至应当关心的事情却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不过,这一成语何时被引人军事领域,则不得而知。从按语不难看出,“隔岸观火”一语被正式引人军事领域虽然比较晚,但其相关思想的出现却比较早。如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是相当频繁的。交战国作为当事各方自然不可能置之度外,但其他诸侯国则往往采取 “隔岸观火”的态度,静候其变,待形势明朗之后再决定自己的态度和策略。按语所说曹操坐等公孙康斩杀二袁即是一例。而《孙子•火攻》论述的“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观点以及“警之”“慎之”的观点,的确与此计的谋略思想极为吻合。

一般来说,在自己不宜出战,无力出战或有个便出战时,均可采取“观”的态度。“观”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是袖手旁观,二是静而暗观,三是退而远观,四是顺而动观。隔岸观火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观"不是消极地看,除了“观”之外,还要想办法让火烧得更大,甚至还要找机会趁火打劫、从中渔利。当然,当火未烧起时,即敌人内部矛盾尚未激化时,没有隔岸观火就直接去趁火打劫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时火候不到,一旦有第三方施加压力,敌人就会暂时消除内部矛盾,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孙子兵法36计口诀(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3)

孙子兵法36计口诀(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4)

隔岸观火有以下三种含义:

一、先为不可胜。《孙子兵法》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在“火”烧得正旺时,切不可草率趋近取“栗”,否则会引火烧身。应当先“隔岸”观察“火”的动向,这样可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待到时机成熟,再采取行动,定能一举成功。

二、坐山观虎斗。在通常情况下,外部矛盾的加剧会促使内部矛盾的缓解,外部矛盾的缓解 会导致内部矛盾的加剧。在两虎相争时,可以坐山静观,让它们互相撕咬,直至两败俱伤。 双方不能自拔的有利时机,收取渔人之利。一旦错过时机,恐怕“利”就会为他人所得。

三、坐收渔利。“观火”不是最终目的,“观火”是为了取利。因此,在鹬蚌相争之时,要抓住双方不能自拔的有利时机,收取渔人之利。一旦错过时机,恐怕“利”就会为人所得。

隔岸观火的使用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悠闲,敌人后院起火当然是必要条件,而自己也要有一个坚实的堤岸可以防火。要离火场远一点,不能被火烧伤。总体说来,对于实力不济的一方,隔岸观火是乱中取胜的方法,而对于实力本就占优的一方,隔岸观火之后,就可以摧枯拉朽了。

孙子兵法36计口诀(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5)

欢迎评论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