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体罚对宝宝的影响(体罚孩子只会取得相反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孩子这样抱怨父母:“动不动就打我, 就知道打我。 你越是打我, 我就越不服。”很多家长也发现,体罚孩子并无法取得他们预期的效果,相反,孩子越打越“皮实”,越打越显得无所谓,根本不会去改正错误:还有些孩子因父母的体罚而产生了逆反心理,父母不让他做什么自己偏要做什么,家长对孩子的体罚反而将孩子推得离自己的期望越来越远。实际上,很多国家地区的人已经意识到体罚作为种教育方式的无效性以及有害性,有的国家还专门立法禁止体罚孩子。可是,在中国,体罚孩子的悲剧依旧在很多家庭继续上演。

长期体罚对宝宝的影响(体罚孩子只会取得相反的结果)(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给家长的教子技巧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教育方法也应该越来越文明。体罚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应逐渐让位给科学的教育方法。为了社会、家庭以及儿童今天的幸福和美好的未来,家长应该扔掉手中的棍子,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理性地教育孩子。

★技巧一:以适当惩罚代替体罚

有些家长反映: “孩子就是不听话,说服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这时候如果不对孩子实施体罚,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孩子如果确实犯了错,并且不愿意听从家长的教育,当然要惩罚。但是惩罚方式有很多,没有必要非得用伤害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体罚。比如说可以让孩子做一个月家务,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又能让孩子记住错误,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到父母的辛苦,从而体谅父母,可谓一举三得。

★技巧二:不对孩子动辄施罚

家长如果经常性地对孩子施加惩罚,惩罚就容易失去警戒效果,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而且对孩子动辄得咎,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比如说为了躲避家长的惩罚,孩子开始习惯性撒谎。因此,惩罚孩子一定要谨慎,要在该惩罚的时候才惩罚。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应该对孩子施加惩罚呢?

首先,当孩子故意犯错的时候。孩子用故意犯错来表现自己的刁蛮不讲理,家长对这种行为绝对不能姑息,要以坚决的惩罚来警告孩子。

其次,当孩子反复犯同样错误的时候。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家长应该以口头教育为主,但孩子如果记不住教训,以后还是犯同样的错误,家长就应当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来加深孩子对此的记忆了。

再次,当孩子对温和的说教不敏感或者听不进道理的时候。有的时候家长想对孩子采取说服教育,但孩子就是屡教不改。这个时候,适当的惩罚措施可以让孩子认识到家长坚决不妥协的态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