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摩登时代经典之作(无声控诉回头看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普希金说过:"法律的剑达不到的地方,讽刺的鞭子可以达到。"
电影,有时候作为一种观赏形式,或可传递出许多画面之外的东西。关于这些,有人说是电影的灵魂,其实那不过就是电影本身。
卓别林,对于电影的哪怕只有一点了解的人也知道,他是个家喻户晓的喜剧大师,但是对于卓别林的解读,是很难的,我们不过通过他的作品,来一窥其深邃的内涵。而这一点也是卓别林大师电影卓越的地方——因为他的喜剧形式,和深刻的内容合二为一。
为什么在中国我们说周星驰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呢,原因就是他的作品也又卓别林大师的风格,且是适应国情的。
适应国情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要让如此多的,无论地域,风俗的人,都认可这种表现形式,其难度当然不是口头能表达的。意会罢了。
回来说《摩登时代》,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因此工人受尽压榨,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成为一颗钉在工场车间的螺丝钉。
卓别林演的夏洛在厂房追着传送带工作的画面,相必是让人过目不忘的场景,特别是钻进机器豁口,依旧在不停地拧紧螺帽,滑稽的场面是对工人精神麻木的再现,也是对车间主任*(压榨者)的控诉。
我们知道,电影是无声的,至少是基本无声的,通过少许字幕,表达少的可怜的不多的意思。但是几乎所有的信息传递,都是到位的,都是被人了解的。通过什么?卓别林的动作。如果说封动作之王,我想卓大师也是当之无愧的吧!
夏洛是被重复的高强度作业逼疯了,但是不知观众有没有注意到一点,是在他被带走之前,他将工厂的运作搞得一团糟,但是在观众强烈的担忧下,却没有画面说工厂混乱到停工了。
夏洛表现得是当时个人独特的反击,对机械化,制度化的反击,然而,这种蔑视个人,以产量为先的制度化下,这种反抗是无关紧要的。
第二个场景——艰辛的幽默,对观念中的家的追寻,梦想的破灭。曾经听过一句这样评价戏剧的话:“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别人看,就是喜剧。”
或许就是卓别林的表现手法。悲惨的人总是容易扎堆。二幕的女主是个悲惨的人,没有母亲,父亲死于车祸,她从孤儿院的命运中挣扎出来遇见他,欣喜于终于有了一个家。可这是什么家?
一关门,木板掉落砸头,一关窗,扫帚掉下来,靠墙墙倒,座椅腿断。“幽默就是在反抗的过程中产生的微笑。”面对那样的一个破败的房子,所谓的家,他们好像也没有多大抱怨吧?如果看过电影的你会知道。
可是,这么简单的愿望,不是奢求,这简直属于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在那个时代,还是被打击得支离破碎。
卓别林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当作对第二段场景的解读也是十分恰当的。他说:“每到无可奈何地情况下,我们必须用嘲笑的态度去反抗自然的力量,否则我们就会发疯。”
第三幕,是巨幕的对比,一个人,被一个时代裹挟,怎么面对突发的意外呢?
很多人看电影,总是存在心中一个疑惑,为什么不好笑?
或许因为时代的变迁,提高了观众的笑点,但是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喜剧形式背后隐藏的,是悲。悲喜交加形式的喜剧,永远是高级的。这点和中国古代很多的诗歌一样:“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哀乐都将倍增。”
那么无声的控诉,到底控诉什么?让人麻木的工业化,资本时代以金钱为基础的社会本质,还有被机器忽略的人本身。
一部影片,小,可以细节到一个动作,大,可以宏伟成整个时代。
如果说翻来翻去有哪句话描述的最恰当的话,那应该就是世界著名电影评论家乔治萨杜尔说的:“卓别林的电影,是唯一能为最贫苦的阶级和最幼稚的观众所欣赏,同时有能为水准最高的观众和学识最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电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