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竖着写还从右往左(古人从右到左竖着写)

汉字从右到左竖着书写,变成从左至右横着书写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改变,是因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造成民族不自信。

再加上“西学东渐”之后,有人急迫地想要将汉字拉丁化,甚至是废除。后来发现废除汉字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于是先行改变了书写行文的规则。

古代为什么竖着写还从右往左(古人从右到左竖着写)(1)

汉字书写方式的改变,最早在1909年就有人提出。后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大力呼吁,才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陈嘉庚等人极力提倡,最终改成了横向行文。

在如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个国家,行文方式都是从左至右横着写。为了方便文化交流,保持横向书写的方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不过,纵向书写的书籍,如果有得看,还是可以适当看一下。让眼睛可以自由活动,缓解一下阅读疲劳。

一、古代人为什么“纵向书写”

小时候爱看港台武侠小说,看完了国内的一些版本还不满足,有时候还想看港版的。难得通过租书店老板搞到了一套港版《射雕英雄传》,发现全是繁体字不说,字还是竖着排版的。

尽管我看小说的瘾很大,仍然没有坚持下来。后来在学校学写毛笔字,老师教我们从右到左地书写。写了第一行,墨迹未干。再写第二行,沾得满手都是墨。

心里烦得要死,完全不能理解老祖宗在想什么呢,为啥要把字竖着写?横着写它不香嘛。关于古人纵向书写之谜,还是成年后有一次看央视的纪录片,才找到了答案。

古代为什么竖着写还从右往左(古人从右到左竖着写)(2)

大概是说,古人纵向书写的习惯和使用竹简有关,因为竹简是用绳子串竹片制成的。平时卷起来。要使用的时候,取一卷铺开再写。

竹简横向展开,比纵向展开更加方便。横着打开的卷轴,竹片自然就呈现垂直的方向。于是古人就习惯了左手握轴,右手执笔。

先从上至下地写完一块竹片,再从右至左地写下一块竹片。一面写,一边用左手展开新的竹简,继续书写。后来有了纸章,这个习惯也被保留下来。

第一个提出改变汉字书写习惯的人叫刘世恩,他在1909年率先提出了改变汉字书写方式,向西人看齐。后来他还写了一本叫《音韵记号》的书,是介绍拼音文字方案的书。

但是最有影响力的,还是1919年前后,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四篇文章。钱玄同在其中谈到书写方向的问题时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

古代为什么竖着写还从右往左(古人从右到左竖着写)(3)

意思是说,人的眼睛是左右对称着长的,而非上下并列而生。古人就算从右边写到左边,但是每一个汉字本身的笔画书写的方式,也是由左到右。

从左到右多省力啊,从右到左的办法,太笨了!他的看法虽然得到了一批人的认可,但是也没有马上全面推行。汉字横写真正全面推行,还是在1950年以后。

二、书写规则改变的背后

中国人写字从上至下地写,一直写了几千年都没有问题。为何古人不怕手上沾到墨水呢?大概因为古人写字的时候,手腕是悬空的。

要是不小心沾上了墨水,只能说明你功夫不到家,却不关书写规则什么事。不信你看今天横着写汉字的小学生,换行书写时,一不小心手上依然会粘墨。

钱玄同的说法,在如今已经习惯了横向行文的人看来,自然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只道出了一个“真理”。由左向右写,不累;由上至下写,累。

就不知道古代中国人采用了什么办法,这样写了三千年,看了三千年,始终也不觉得累。对于横向书写“很累”、“很笨”这件事情,在民国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同。

古代为什么竖着写还从右往左(古人从右到左竖着写)(4)

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因为中国落后挨打,整个文化体系几乎遭到全盘否定。那个时候,不要说汉字纵向写是不对的,就连汉字本身都是“罪大恶极”的。

汉字在民国时期是继孔子之后,又一大阻碍民族进步的东西,有识之士在当年一致高喊“汉字亡国”论。近代胡适、鲁迅这样的大学者,都纷纷加入了汉字拉丁化的阵营。

“废除汉字”以拯救中国的念头,直到解放后的七十年代,在很多的学者中仍然有市场,这就是“汉字二简”实施的背后动因。

但是,废除汉字毕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当年的学者们,率先把汉字的书写习惯给“纠正”过去了。

1950年,第一届政协第二次会议上,陈嘉庚率先提出了汉字横写的提案。五年后,也就是1955年的元旦节,由《光明日报》打头,率先发行了横排版的报纸。

古代为什么竖着写还从右往左(古人从右到左竖着写)(5)

文化界郭沫若、胡愈之等大佬纷纷响应,开始用横排的方式撰写文章。不到一年,国家主办的十三家报纸同时改为横排字版。向全国大力推广,再加上教育的跟进,最终成型。

目前看起来,汉字改为横向书写,除了对书法有一定的影响,对日常生活和学习来说,没有什么明显不利的影响。因为没有从小将汉字纵向书写的习惯,所以也无从比较两种写法的优劣。

如今偶然看到港台竖排版的书刊,还是会觉得不方便。但是看一些古色古香的作品时,一打开书本,看到竖排的文字就觉得赏心悦目,连带着对那本书也肃然起敬了。

结语

汉字纵向书写的习惯,是和甲骨文、竹简的使用有关。后来,习惯成自然,古人用了几千年下来,都没发现这种书写方式很累。直到二十世纪初,才被刘世恩和钱玄同发现了。

当时因为中国的国际地位低,汉字遭到了全方位的歧视。它一度被认为是一种落后文明的原始符号,显然不如西方拼音文字先进。

古代为什么竖着写还从右往左(古人从右到左竖着写)(6)

曾受汉字影响深远的日本,在1946年限制了汉字的使用。而韩国、越南则在1948年至1950年前后,直接宣布废除汉字。

在汉字使用的大本营中国,这种古老的文字,只是被改变了纵向书写的习惯而已,没有被废除掉,已经是万幸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