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

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1)

01

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2)

牛郎织女的故事已流传久远,是应了纳兰容若那一句"天上人间情一诺"的不消不毁、不死不灭的爱。牛郎质朴,面憨心善,是凡尘中尘埃一般寻常的男子。却正是这一般实诚勤朴之人,受到了下凡仙女的眷顾,得一段万世良缘。

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3)

南朝时任昉的《述异记》中有记载:

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4)

只是,历经千万世的流传之后,牛郎与织女的相遇相知相爱,欲相守却相离的情事,已远远不止如此简单。在后世文人的编排杜撰之下, 日渐有了更丰富的含蕴,也愈是跌宕起伏,愈是荡气回肠。

话说牛郎命苦,父母早逝,受尽兄嫂的欺凌。生活举步维艰,牛郎只能日夜与兄嫂弃之不理的老牛相伴。却不料老牛通灵,这日竟开口说了人话。无人知道老牛的前世是金牛星君。

也是得了老牛的点化,牛郎才去了碧波池边,偷了织女沐浴的衣物,也才有了与织女的邂逅,酿造了一段后人皆知的仙凡良缘。织女与凡人牛郎相爱生子,男耕女织的事最终触怒了王母。王母金钗一划, 二人便分隔在银河两端,生生别离,唯有每年七夕才能相聚。

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5)

后人怜惜,也因人人心中有爱念,于是时年一久,七夕也就成了男女欢聚的由头。本是寻常日子,却也慢慢有了深意,成了情人之节。

林杰的这首《乞巧》写的似小家碧玉,有一种清朴又玲珑的气质。读来朗朗上口,可亲可触,浅显易懂。前两句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 后两句写女子七夕穿针乞巧,最是诚挚。

02

南朝梁诗人刘遵有题为《七夕穿针》的诗作,将女子七夕对月穿针一事写得细致入微。

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6)

此诗来回读上几遍,犹似真见当年美人举袖弄双针的画面,欢意无限。成语"情不自禁"亦是来源于此诗。

与刘遵同时代的诗人柳恽也有同名诗作:

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7)

柳恽这一首诗虽题为《七夕穿针》,却写的是闺怨,意蕴较之刘遵的诗要丰富,要幽柔,要深婉,要雅丽。女子因丈夫在外从军而独守空闺,内心是难以言尽的忧思。面对衣裳琳琅,也是心猿意马,无意料理。心思早已随丈夫流离在千里之外。

眼下却又到了七夕。小女子们欢喜地聚在一起对月穿针,她竟只能寥落一人,裁衣寄远,人月两忘。夜色弥深之时,她心中更是深海横绝,站在此端,渡不去彼岸,也不知远去的丈夫是否安康。她本是眼波媚丽的妙人,如今却是青黛不舒,眉蹙凝愁,只顾沧桑,不管流年。

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8)

03

关于"乞巧"一事,大约始于汉宫,南朝梁时流入民间。织女织云锦,做天衣,其穿针织布的功夫可谓登峰造极,是旧时人们心中的女子典范。所以,七夕这夜,女子会在庭院里陈瓜果、焚椒香,手捻丝线,对月穿针,争先向织女求取巧艺。谁先穿过针便是"得巧"。

另外,七夕还有"丢针卜巧"的习俗。中午的时候在太阳下放一盆水暴晒,待空气里的尘埃在水面结成一层薄膜,再将针轻放至水的薄膜上,此时观水下针影,若能成云团、花朵、鸟兽之形,即为"得巧"。

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9)

除此之外,还有七夕窃听哭声和七夕夜里若见供品上有蜘蛛结网便是"得巧"的说法。

女子在七夕夜里"乞巧",男人则要在七夕夜里"乞智"。因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辰,魁星爷就是魁斗星。二十八宿中的奎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有"魁首"之说。魁星主文事,掌控考运。因此, 七夕这日,男子便会供拜魁星"乞智",以求取功名。

如此看来,七夕这日民俗甚丰,但无论是乞巧、乞智,还是乞子、乞富、乞寿,抑或是别的什么,都只不过是映照出了人们心头那一点温暖美好的愿望。

-

图/《岁时书,古诗词里的中国节日》插图

文:王臣


延伸阅读:

七月花开的季节古诗(古诗词里的七夕)(10)

读古典之诗,品中国节日,立体展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

中国文化遗产推广读物,一本中国节日的美学读本。

解读中国节日的精神内核,呈现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