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为什么遭凌迟处死(是因崇祯中了反间计)

袁崇焕为什么遭凌迟处死(是因崇祯中了反间计)(1)

1629年十二月初一日,皇太极率领八旗大军兵临北京城下,火速增援的袁崇焕冒着当时的严寒天气,在北京城外与八旗军浴血奋战。而就在这样千钧一发的危机时刻,崇祯皇帝却突然要在紫禁城召见袁崇焕。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崇祯竟然下令逮捕袁崇焕。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包括袁崇焕本人在内的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无所适从。

可以说,皇太极和袁崇焕有不共戴天之仇。宁远之战,皇太极父子打败了,宁锦之战,皇太极又打败了,广渠门和左安门之战,皇太极再次失利。军事上打不过袁崇焕,就在政治上想法来除掉袁崇焕,于是他们就在设计一个计谋,就是反间计。这个反间计就是仿照《三国演义》蒋干盗书,引起对方矛盾的那个反间计。

《清史稿·鲍承先传》还有《清太宗实录》,说这个计谋,是“上授秘计”,“上就是皇太极,就是皇太极授的秘计,言外之意是皇太极的计谋。但是,后来又见到了材料,就是康熙朝有一个大学士叫做李霨,他在范文程死了以后给范文程写墓志铭,这个墓志铭里提到了一件事情,说这个计谋是范文程进献给皇太极了,那就是这个计谋是范文程说的,这个墓志铭怎么记载这个事情呢?他说后金进兵打北京的时候,范文程“进密谋,纵反间”,六个字。就是范文程向皇太极“进密谋,纵反间”,就是这个反间计是范文程向皇太极进献的。

这个反间计是在左安门之战以后,皇太极实施的,就是在攻打北京的时候,皇太极到了南苑,捉了几个明朝的太监,一个叫杨春,一个叫王成德,这是养马的太监,抓了这些太监之后就把他圈起来。皇太极派他的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还有巴克什、达海等等,来监视、监禁抓来这个太监。在圈太监的屋旁边有一个屋子,中间一个墙很薄,他们就实行这个反间计。就是鲍承和宁完我就在这儿,隔壁就是抓的明朝太监,两个人大声地说话,但是呢,他说,咱们小声说,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机密,我跟你说,千万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也不能让别人听到,实际上在大声说,是让隔壁的那两个太监听。说什么呢?大意是说,说今天“上”,就是皇太极,在跟明朝军队,就是皇太极同袁崇焕交锋的时候,皇太极和袁崇焕的人有接触。意思就是他们有密约,袁崇焕的军队要引导皇太极军队进城,实行里应外合。这件事情天大的机密啊,千万千万你不能跟别人说啊,只有咱们俩说,也不能让任何人听到。隔壁那两个太监就假装睡着了,实际在侧耳详听,他们听到之后,就暗暗地把这个事情记到心里。

第二天,就是11月29日,他们就把这个太监给放了,这两个太监就回到城里,到了紫禁城,见了崇祯皇帝,一五一十把这个事情跟崇祯说了。崇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既着急又愤怒,于是,就采取措施,要召见袁崇焕。

袁崇焕为什么遭凌迟处死(是因崇祯中了反间计)(2)

1629年,十二月初一日,崇祯皇帝下令,在平台召见袁崇焕,理由三个字,“议军饷”。袁崇焕这时候最缺的就是军饷,他11月20日到了北京广渠门外,到十二月初一日,中间大约10天的时间,军无粮食,马无草料,露宿旷野,数九寒天,所以袁崇焕一听说崇祯皇帝要在平台召见他议军饷,意思就要发军饷给他,当然很高兴了,他就要去。他手下人就说,“此事恐有变”,就是说恐怕有麻烦,你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去还是不去。袁崇焕当机立断,去!

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平台,召见袁崇焕,被召见的有袁崇焕,祖大寿、满桂,还有其他的官员。袁崇焕急急忙忙到了紫禁城平台,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在平台坐着,一脸阴沉,非常严肃。没等袁崇焕说话,崇祯皇帝也没有议军饷,就对袁崇焕说,你的罪状严重,现在就把袁崇焕抓起来。袁崇焕还没有反过味来,怎么回事,也没有来得及回答,这样袁崇焕就被剥掉官服,就被逮捕了。这个时候不容分辩,就把袁崇焕逮捕之后,下了锦衣卫大狱。

就在这时,左邻右舍都在流传一个谣言,是袁崇焕通敌把皇太极放进来了。在他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向他扔烂菜叶、臭鸡蛋等等。

1629年12月,袁崇焕被下狱直到1630年8月才被处死。这中间有足足8个月,8个月足以让崇祯及文武百官都了解事情的始末。

但崇祯还是决定杀了袁崇焕,为什么?

因为崇祯对袁崇焕彻底失望了,当袁崇焕擅自杀死毛文龙时,崇祯已经对袁崇焕心怀不满。还有就是袁崇焕你不是说五年复辽吗?

现在一年半过去不但看不到一点希望,反而让人都打到家门口了。

崇祯本来就是一个急功近利、优柔寡断、情绪容易受别人左右的人,此时心中对袁崇焕极度不满再加上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趁机以“纵敌长驱,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理由上疏弹劾,于是便处死了袁崇焕。

专家:并非反间计杀了袁崇焕,其实崇祯早就想杀他

按照《明史》中的记载,袁崇焕被杀的罪行有三:主和议、擅杀大帅、谋叛。任何一个罪行都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可见崇祯已经下了决心要诛杀袁崇焕。

最终,袁崇焕被凌迟了3543刀。

在行刑前,袁崇焕念出了自己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为什么遭凌迟处死(是因崇祯中了反间计)(3)

袁崇焕不懂政治、不擅权谋、好为大言、自作主张、武断、暴躁,这些性格因素早就注定着袁崇焕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他的死也是必然的!

后来崇祯皇帝他自己说,他上吊之前自己说,都是群臣误我,还不自我批评,因为你黑白不分,功罪倒横,倒过来,责任当然首先在你崇祯。所以崇祯煤山自缢完全是自毁长城、咎由自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