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斤为什么16两(为啥古代的1斤等于16两)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半斤八两,实际上是说,一样重。

但是,半斤怎么等于8两呢?

实际上,在古代,1斤是16两的。

按照今天的逻辑关系,十进制是最好计算的,为啥古人偏偏要用16进制呢?

据说,采取16进制,是和范蠡有关的。

古代一斤为什么16两(为啥古代的1斤等于16两)(1)

(范蠡画像)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 "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被视为顺阳范氏 之先祖。

(秦始皇画像)

秦始皇平定六国之后,最大功绩是统一度量衡。

有这样一个传说。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

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

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

李斯是个聪明人,其实秦始皇并没有那么深奥,只是希望臣民能够公平教育,保证大秦江山永固。具体负责办理此事的李斯知道当时主流的重量是1斤等于16两,就要猜秦始皇的意思,结果发现笔顺恰好是16笔,即保证了民间的认可度,又捧了秦始皇的臭脚。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

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那么古制的1斤等于多少克?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

这种进位方法,虽然在民间很普及,但是计算起来很费力的,新中国成立后就取消了。

古代一斤为什么16两(为啥古代的1斤等于16两)(2)

重量单位采取16进制,虽然在中国根深蒂固,但是环顾天下,很多地方都是用十进制。

比如说,数字相加的时候,都是十进制,重量单位如果从斤换算成两,采取16进制,非常麻烦。

新中国成立后,酝酿改变计量方法。

1959年6月25日新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将1市斤=16市两改为十进制。

这则命令规定的很细。

国际公制(即米突制,简称公制)是一种以十进十退为特点的计量制度,使用简便,已经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用,现在确定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原来以国际公制为基础所制定的市制,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通用,可以保留。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这一改革的时间和步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自行决定。

自此,中国的重量单位才是十进制。

中国大陆虽然使用了10进制,但是在台湾还在延续1斤16两的计量。如果您在台湾买一台斤的水果,那就是595克,绝对比大陆重。

作者:每日汉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