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和诗经是什么文化的结晶(诗经反映了怎样的古代历史人文地理)
(作者:赵辉)《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楚辞和诗经是什么文化的结晶?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楚辞和诗经是什么文化的结晶
(作者:赵辉)《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公元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诗经》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司马迁对《诗经》产生的观点是“《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虽然《诗经》作为四书五经之首,从孔子开始推崇《诗经》已经过去了二千五百多年,历代研究《诗经》的学问层出不穷,但对《诗经》产生的具体历史环境、具体人文环境、具体地理环境,仍不得要领,为中华文化历史留下了许多谜团,成为探寻华夏文化、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难题。
《诗经》相传为周宣王时期的尹吉甫从民间采集,如果说在古代交通很不发达的情况下,尹吉甫每年奔波西周各地采集民歌,反馈西周各地民众对西周王朝的意见、民怨,完全没有可能,即使在今天交通发达的情况下也没有可能。那么尹吉甫采集的《诗经》,只可能来自于一地,来自于尹吉甫做官、工作、生活的一个固定地区。从现有可信可靠的原始历史证据来看,尹吉甫长期为官的地方,只有出土青铜器【兮甲盘】所记载的南淮夷地区、淮夷地区。【兮甲盘】铭文明确记载了尹吉甫受周宣王之命前往南淮夷,成为西周王朝成周地区的最高统治官员,征收淮夷地区的赋税: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于(余吾),兮甲从王,折首执讯,休亡敃(愍),王赐兮甲马四匹、軥车,王令甲政(征)司(治)成周四方责(积),至于南淮夷,淮夷旧我帛畮(贿)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责(积)、其进人,其贾,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则即刑扑伐,其隹我诸侯、百姓,厥贾,毋不即市,毋敢或(有)入蛮宄贾,则亦刑。兮伯吉父作盘,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尹吉甫在淮夷地区为官的“成周四方”中心,经过笔者的多方考证与论证,就是位于今天淮河中游涂山之北十五公里处的北淝河四方湖畔古城。一个向南可以征讨淮夷地区,向西北可以方便将征收的赋税、物质运往宗周的淮夷重镇,也就是西周王朝统治东方、统治淮夷的东都成周城。西周的成周城,今天的四方湖古城,就成为西周时期王公贵族为官、为吏的东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西周各地分封的诸侯贵族被派往成周四方湖古城,统治管理西周东南地区的淮夷地区的各方臣服诸侯。因此,北淝河之畔的成周四方湖古城成为西周时期经济最繁荣、文化最丰富、阶级最多元、矛盾最复杂、言论最自由的中国之地。尹吉甫在此采集各种民歌、民谣,反映各阶层、各地区对西周王朝的意见,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诗经》也多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兮甲盘】的铭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西周政权、王公贵族对淮夷地区人民的剥削与压迫;从《诗经》的众多诗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民对西周王公贵族等统治阶级的厌恶与哀怨。“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真实地反映了远道而来的西周王公贵族对淮夷地区、东夷地区这块乐国人民的剥削与压榨。
《后汉书》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东方九夷之地的成周四方湖古城,不仅让西周的王公贵族乐不思蜀、乐而忘返,其君子之国、不死之国的文化历史底蕴,也成为中国儒学宗师孔子向往生活的地方,成为中华儒家文化思想之源。
中国夏商周王朝的历史与文化,也就是四方湖古城的历史与文化。“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诗经·商颂·殷武》);《殷虚书契前编》2.24.5:“己亥卜,贞:王于淮往来亡灾。”;“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荡》);“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史记•周本纪》);“夏之兴也以涂山”(《左传》)。由此可见,夏、商、周王朝的兴衰与淮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淮夷是夏商周王朝历史文化的主要承载者,这个承载地就是“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的成周四方湖古城。
西周的王公贵族,如尹吉甫等,在成周四方湖古城享受淮夷地区的物质繁华与文化的繁荣,常常在四方湖畔的成周古城享受淮夷的歌舞礼乐、南国自然风光,自然是少不了的项目。《诗经•小雅·鼓钟》写实性地描绘了西周王公贵族在四方湖畔的繁华四方湖古城,欣赏音乐、发念古幽情的情景。诗人是在淮水之旁或三洲之上欣赏了这场美妙的音乐会。他听到了演奏编钟,锵锵作响;淮水奔腾浩荡。但诗人在此时忧心且伤感起来,原来他怀念那些古代的好人君子,而对当今世风日下颇为不满。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此诗记录了钟、鼓、琴、瑟、笙、磬、雅、南、籥等多种乐器共同演奏的宏大场面;编钟鸣响,琴瑟和谐,笙磬同音,相继演奏雅乐南乐,加之排箫乐舞,有条不紊。令人读之,有如置身其中,身临其境。毫无疑问,钟、鼓、琴、瑟、笙、磬、雅、南、籥等多种宫廷乐器在淮水之畔的共同演奏,绝非一次野营,而是一场隆重、庄严、规模宏大的宫廷礼乐。如此庄严的演奏,只可能在各种条件完备的宫城中举行。那么这个宫城也只有是西周王公贵族聚集生活繁华的成周四方湖古城。那么,一个关键的历史问题就产生了,成周四方湖古城位于北淝河的四方湖畔,与今天的淮河相距十五公里,在四方湖古城之上如何能看到淮水与淮水之中的“淮有三洲”?《诗经•小雅•鼓钟》中的古淮水是今天的淮河吗?这确实是个问题!
淮,本意是指最清的水,也指水名,形声,字从水,从隹(zhuī),隹亦声。“隹”本指“鸟儿”,特指“鸟头”,引申为“高、精、尖”。“水”与“隹”联合起来表示“顶级水”、“水至清”。本义:最清的水;特指:水名。如果我们通过今天的卫星地图中,淮河与北淝河四方湖所反映的水质情况,以及淮河下游的洪泽湖水质进行对比,我们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北淝河四方湖的水才能称得上“最清的水” “顶级水”、“水至清”,才能匹配得上“淮”字的本义。
《诗经•小雅•鼓钟》所展现的情景,不仅让王公贵族们欣赏到优美的宫廷音乐,还让王公贵族们欣赏到淮水的和谐静美,看到了淮水中让人流连忘返的三个水中之洲,欣赏到一幅优美静怡的山水风景。在四方湖古城的北淝河之中,今天尚存三处刻入中国人脑海中的仙境地名:东南海、中南海、西南海,三处北淝河中的小洲;东南海就在四方湖古城的视野之中,处于四方湖之中。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今天的北淝河才是《诗经•小雅•鼓钟》中的“淮水”,北淝河中的东南海、中南海、西南海三处河中小洲体现了“淮有三洲”的自然风貌,四方湖古城的地理自然环境反映了西周王公贵族对南国水乡文化与人文“淑人君子”之风的欣赏与缅怀。
今天的淮河,古称“南河”。《孟子》中记载“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的舜耕山,位于淮河之南的淮南;苏轼在《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中游历淮河涂山时记述:昔自南河赴杭州过此,盖二十二年矣。孟子与苏轼都明确地在文章诗词中表明,今天的淮河实际古代称之为“南河”。“南河”与“淮水”构成了历史中“南淮夷”地区;“淮水”与“南河”、夏商周的历史变换就是如此的变幻莫测、扑朔迷离。
因此,通过《诗经•小雅•鼓钟》所描绘的历史画面、自然景观、人文景象,一个栩栩如生西周历史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真实的历史情景展现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下,一个曾经辉煌的中华文化再现在被历史遗忘的角落;君子之国、不死之国的中国文化与历史,就是南淮夷四方湖古城与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交织的历史文化。(作者:赵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