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最深的古诗(②整理好了101首古诗解读)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深度解析最深的古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深度解析最深的古诗(②整理好了101首古诗解读)

深度解析最深的古诗

1.大子夜歌其一/佚名《1》《44》《48》《59》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主题】对子夜歌声的赞美。

【注释】最早的论诗绝句。歌谣:诗歌民谣。子夜:半夜。《35》: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可怜:可爱。清音:清越的声音。明转:清亮婉转。天然:天性、本性。

2.大子夜歌其二/佚名《1》《49》《48》《59》《147》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主题】写歌谣之妙。

【注释】假器:借助于器物。扬:激扬。扬起。声势:声音和气势。

3.读曲歌《138》《44》折杨柳,百鸟园林啼,道欢不离口。

【主题】北朝女子借鸟鸣说出自己的心事。

【注释】道:诉说。欢:欢快。

4.企喻歌其一/佚名《1》《44》《49》《73》《407》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主题】表现北方民族以雄武自夸的心理。

【注释】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健:健儿,壮士。两向波:像波浪一样向两边分开。

5.企喻歌其二/佚名《1》《44》《48》《59》《407》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主题】反映战争带来的苦难。

6.懊侬歌/佚名《1》《49》《138》《407》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主题】表现游子归心似箭以及祈盼早与女友相会的心情。

【注释】懊侬即懊恼。

7.琅琊王歌辞/佚名《1》《44》《343》《407》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

‘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主题】表现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因为尚武,所以重刀。

【注释】著(zhuó):兼语词,之于。《49》解释为附着,固定。

8.入若耶溪/王籍《44》《48》《54》《39》《49》《104》《163》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作者简介】王籍,山东临沂人,官至荆州刺史等。

【主题】写泛舟若耶溪所见所闻,羁留他乡产生归隐之念。用声响来反衬静的境界,为王籍首创。

【注释】艅(yú)艎(huáng):大船。泛泛:船行无阻。空:指天空。阴霞:山北面的云霞。远岫(xiù):远处峰峦。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逾:通愈,更加。归念:归隐的念头。

9.岁暮/谢灵运《39》《49》《70》《145》《343》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作者简介】谢灵运(385-433),浙江绍兴人,官至秘书监。才高一斗。山水田园诗之祖。被文帝以叛逆罪杀害。

【主题】此诗歌感慨时光流逝。

【注释】此诗可能为残诗。殷:忧伤。运:一年四季的运转。淹:滞,久留。

10.东阳溪中赠答其一/谢灵运《49》《138》可怜谁家妇?缘流洒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主题】途中经过东阳溪时,见青年男女用对歌的形式来表达爱慕之情所写下的诗歌。

【注释】洒(xǐ)通洗。素足:白皙的脚。

11.东阳溪中赠答其二/谢灵运《138》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主题】热烈的爱情之歌。

【注释】素:白,宜指白帆、白篷之船。但问句:倘若你的感情坚贞的话,月亮就会中云中掉下来。

12.登池上楼/谢灵运《1》《50》《70》《145》《343》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主题】写初春景物变幻,写仕途失意后向往归隐的心愿。

【注释】响:发出。薄:迫近。栖川:指深渊中的潜龙。怍(zuò):惭愧。进德:增进道德,指仕途上的进取。徇禄:追求禄位。疴:病。衾枕昧节候:卧病衾枕之间分不清季节变化。昧:昏暗。褰(qiān)开:揭开帷帘打开窗子。岖嵚(qīn):山势险峻的样子。初景革绪风: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阳改故阴:新春改变了已过去的残冬。塘:堤岸。祁祁伤豳(bīn)歌:“采蘩祁祁”这首豳歌使我悲伤。豳:地名。祁祁:众多。萋萋感楚吟:“春草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感伤。索居:独居。处心:安心。持操:保持节操。无闷:没有烦闷。意为贤人能避世而没有烦恼。征:验证,证明。《48》《49》《351》疴作痾。

13.拟行路难四/鲍照《1》《11》《48》《58》《104》《14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作者简介】鲍照(415-466),南朝山东郯城人,卒于乱军。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

【主题】抒发压抑不敢言的苦痛。

【注释】泻水:倒水。举杯句:《行路难》的歌唱因为饮酒而中断。

14.拟行路难其六/鲍照《1》《44》《50》《49》《58》《104》《112》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主题】写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注释】会:能。丈夫句: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蹀(dié)躞(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48》《64》置作檄:指紧急公文。

15.寄行人/鲍令晖《104》《107》《407》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作者简介】鲍令晖,鲍照之妹。

【主题】一首闺情离思的艳诗,令人耳目一新。

【注释】是:这时。

16.群鹤咏/萧道成《49》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作者简介】萧道成(427-482),南齐高帝。

【主题】写萧道成为主将时倍受猜忌时的心情。诗人以鹤自喻,讲述了诗人渴望挣脱朝廷束缚,大展宏图却又被召回朝廷的苦闷之情。

【注释】儛通舞。翮(hé):鸟翅。摧:摧折。

17.断句/刘昶《44》《49》《407》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作者简介】刘昶(435-498),江苏徐州人,封宋王,北朝宋文帝九子。

【主题】遭怀疑逃北魏之慨叹。

【注释】鄣通障:要塞城堡。绝:阻断。《145》《343》尘作云。

18.团扇歌/沈约《59》《49》《217》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遮面。憔悴无复理,羞于郎相见。

【作者简介】沈约(441-513),江苏吴兴人,官至太子少傅。永明体代表。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表现女子面见情郎复杂的感情。

【注释】东晋中书令王珉喜欢用白团扇却暑,其嫂得知他与婢女谢芳姿私通后,拷打谢芳姿,她唱:白团扇,辛苦互流连,是郎眼所见。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

19.夜夜曲/沈约《49》《11》《142》《343》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主题】写女子空房独处的凄凉状况。

【注释】空如此:空自流转。

20.临高台/沈约《49》《343》《407》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主题】抒写高台望远而不见的愁思。

【注释】可望句:望是为了解忧,望既不解忧,何必去望?

21.别诗/张融《49》《104》《343》《351》《407》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

【作者简介】张融(444-497),南齐江苏苏州人,官至司徒左长史。言辞便捷,行为怪异。

【主题】写离情别绪。

22.咏美人春游诗/江淹《407》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

【作者简介】江淹(444-505),河南民权人,官至醴陵侯。江郎才尽。词牌点绛唇源于此。

【主题】描述女子春游情状。

23.别诗/范云《44》《49》《48》《135》《343》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作者简介】范云(451-503),南北朝时期河南泌阳人,封霄城县侯。

【主题】感叹相聚太短,离别太长。

【注释】这是联句,后四句为何逊所写。洛阳:指建康。洛阳句:我们住在洛阳城的东边西边。经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去:离开。《50》作经年。

24.送别/范云《407》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主题】表达离别愁苦之深,留恋情浓。

【注释】《49》空作望。

25.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陶弘景《1》《44》《48》《104》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江苏南京人,被誉为山中宰相。

【主题】表达无意仕途之意。

【注释】诏:帝王文书命令。怡悦:喜悦。《49》赠作寄。

26.和约法师临友人诗/陶弘景《49》我有数行泪,不落十馀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主题】对友人的深切悼念。

【注释】临:乃亲临哭奠之意。

27.华光殿侍殿赋竞病韵/曹景宗《49》《111》去时儿女悲,归来胡笳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作者简介】曹景宗(457-508),河南新野猛将,官至江州刺史。

【主题】作者刚刚打败北魏中山王元英,在梁武帝面前邀功请赏所作。

28.木兰诗/南北朝佚名《1》《44》《49》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主题】记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传奇故事。

【注释】唧唧:叹息声或者为纺织机声音。愿为市鞍马:为:为此。市:买。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嚼子、笼头和缰绳。溅溅(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戎机:指战争。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一座座山。朔气句: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zhuǎn),量词,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一转”。强(qiáng):有余。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

29.咏王昭君/施荣泰《49》垂罗下椒阁,举袖拂胡尘。唧唧抚心叹,蛾眉误杀人。

【作者简介】施荣泰,南北朝人。

【主题】嗟叹红颜自误。

30.孤燕/王氏《49》昔年无偶去,今春犹独归。故人恩既重,不忍复双飞。【作者简介】王氏,南北朝人。【主题】以燕喻人,表达忍耐孤独不负恩爱。31.杨白花/胡太后《49》《217》《407》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作者简介】胡太后(?-528),甘肃镇原人,北魏皇太后。

【主题】失恋后的哀歌。

【注释】杨华又名杨白花,杨大眼之子,私情太后因恐惧逃到南朝。《217》来作去。《104》《157》《343》作春去秋来双燕飞。比较合适。

32.边城思/何逊《49》《351》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作者简介】何逊(?-518),南朝梁朝人,山东省兰陵人,官至尚书水部郎。

【主题】写思乡之情。

33.相送/何逊《39》《44》《48》《49》《104》《163》《407》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主题】赠送朋友之诗。

【注释】客:作者自谓。客心:游子之心。重:更。

34.玉阶怨/谢朓《1》《44》《48》《58》《104》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作者简介】谢朓(464-499),字玄晖。南朝齐朝人,江苏南京人,官至尚书吏部郎,被诬下狱而死。萧衍帝说小谢诗“三日不读,便觉口臭”。

【主题】一首宫怨诗。

【注释】阶:皇宫的石阶。夕殿:傍晚的宫殿。

35.王孙游/谢朓《1》《39》《44》《48》《104》《163》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主题】以惜春着手,表现少女怀春的心态。

【注释】蔓:蔓延。英:花。无论:莫说。歇:尽。

36.入朝曲/谢朓《49》《343》《351》《407》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主题】写齐都建康的宏伟景象。

【注释】带:环绕。迢递:高峻巍峨貌。飞甍(méng):凌空欲飞的屋脊。甍:屋脊。驰道:专供皇帝行走的御道。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凝笳:舒缓的笳声。翼:送。高盖:高高的车盖。此指高车。叠鼓:轻而密鼓声。华辀(zhōu):华丽车辆。献纳:建言以供采纳。

37.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1》《44》《48》《73》《39》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主题】作者赴宣城太守途中所写,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后的思乡之情。

【注释】三山:山名,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涘(sì):水边,岸。河阳:今孟县西。京县:洛阳。意为:我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都城建康。丽:“照射使……色彩绚丽”,《163》丽解释为附着。飞甍:上翘如飞翼屋脊。甍(méng):屋脊。喧鸟覆春洲:形容鸟儿众多。杂英:各色的花。甸:郊野。方:将。滞淫:久留。淹留。鬒(zhěn):黑发。变:指变白。有情句:怀着望乡情的人,又有谁能不白了头发?

38.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谢朓《56》《58》《49》《407》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主题】作者深受随王赏识,被人陷害,写由悲到喜的复杂心情。

【注释】下都:随王的辖区。曾在下都任职又被召回。故称“暂使下都”。

新林:地名。宫雉:宫墙。金波:月光。丽:连接。鳷鹊:汉代观名。玉绳:星宿名。鼎门:都门。昭丘:楚庄王墓。楚庄王好贤,以此比随王。阳:阳光。《163》驰晖:奔驰无阻的阳光。梁:桥梁。时菊:盛开的菊花。罻罗:捕鸟的网。告诉设网陷害的人我已振翅高飞。

39.河中之水歌/萧衍《50》《142》《343》《407》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作者简介】萧衍(464-549),江苏南京人,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侯景之乱被饿死。

【主题】塑造了莫愁美丽率真的形象。

【注释】写丝履:绣花丝鞋。五文章:五色花纹。挂镜:镜常挂于壁上。平头奴子:不戴冠巾的奴仆。履箱:不详何物。望:怨,怨恨。东家王:东邻姓王意中人。富贵之妇,精神空虚,“不及卢家有莫愁”。《49》作佚名,《104》《138》为作于。《44》《49》早嫁作嫁与。

40.东飞伯劳歌/萧衍《44》《48》《138》《142》《343》《407》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主题】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少女的恋慕之情。

【注释】黄姑:牵牛星。发艳:艳光照人。闾:乡里。明光:阳光。几:将要。绮箔:帷幔。《104》题目作《绍古歌》。《59》挂作桂。《49》作者为佚名。开颜发艳作开华发色。

41.苏小小歌/佚名《49》妾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主题】写苏小小对坚贞爱情的向往。

【注释】西陵:即西泠,原是一个码头。松柏:比喻坚贞不渝的爱情。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38》《217》乘作骑。

42.春思诗/王僧孺《49》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作者简介】王僧孺(465-522),山东郯城人,官至南康王长吏等,被诬免官。

【主题】表达相思之情。

【注释】《407》便可作复,但与后句重复。

43.山中杂诗/吴均《39》《44》《48》《105》《343》《407》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朝,江西安吉人。以小品书札见长,时称吴均体。

【主题】写山中幽居的景象,表达闲适的心情。

44.伤友/吴均《49》《407》可怜桂树枝,怀芳君不知。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

【主题】替朋友怀才不遇鸣不平。

【注释】窥:探看。

45.胡无人行/吴均《58》《49》《132》《407》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主题】表达作者以身许国、建功立业的决心和志向。

46.赠范晔诗/陆凯《104》《41》《48》《50》《44》《407》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作者简介】陆凯(?―504),河北涿鹿人,鲜卑族。

【主题】表达对朋友思念之情。

【主题】陇头人:陇山人,指关中的范晔。《343》花作梅。

47.春别/萧子显《49》衔悲揽涕别心知,桃花李花任风吹。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作者简介】萧子显(488?-537),江苏武进人,官至吴兴太守,南齐历史学家。

【主题】写春天离别之苦。

【注释】衔悲:心怀悲戚。衔悲翻译:面对离别仍心怀悲戚涕泪连连,树也只能任由桃花李花被风吹走。人虽非树,但面对别离就像花的离去一样,依然无可奈何。

48.春江曲/萧纲《49》《407》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作者简介】萧纲(503-551),南朝梁简文帝。宫体诗代表人物。

【主题】细致入微的渡口离别情景。

49.蜀道难/萧纲《147》《407》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主题】巫山地势之险峻。

50.夜望单飞雁/萧纲《49》《407》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主题】萧纲在幽囚之中所作。通过人对雁的悲悯,反衬雁代人的哀叹。

51.咏梅/萧绎《49》《149》《407》梅含今春树,还临先日池。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

【作者简介】萧绎(508-555),梁元帝,萧衍七子,萧纲之弟。

【主题】借咏梅来抒发怀人之情。

【注释】翻译:满树含苞待放的梅花已经是今春的新梅,而倒映新梅的池塘却不肯跟着梅花的新生而起什么变化。此情此景,想起往年的梅,往年的人。注释。

52.春别应令/萧绎《158》《407》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主题】写春日夜景。

【注释】昆明:长安的池塘名。

53.西洲曲/南北朝佚名《1》《48》《49》《59》《343》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主题】表达女子对情人思念之情。

【注释】下:往。两桨桥头渡: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伯劳:鸟名,喜欢单栖。暗喻女子孤单的处境。清如水:隐喻爱情的纯洁。莲心与“怜心”谐音,即爱情之心。青楼:油漆成青色的楼。唐朝以前的诗中一般用来指女子的住处。卷帘句:卷帘眺望只看见高高天空和荡漾碧波的江水。海水:浩荡的江水。海水句:梦境像海水一样悠长。

54.晚出新亭/阴铿《44》《48》《49》《407》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作者简介】阴铿(511-563),南北朝时期湖北荆州诗人,官至员外散骑常侍。

【主题】离开京都所见,陡然生悲。

【注释】盖:车盖。不作峰:谓山峰因云雾迷漫显不出山峰形状。九十句: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讵:岂。

55.渡河北/王褒《11》《44》《104》《49》《48》《343》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作者简介】王褒(513-576),南北朝山东临沂人,官至宜州刺史。

【主题】写远游异乡的感伤。

【注释】亭障:堡垒。异方乐:即异域的音乐。陇头歌: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征人的艰辛。临:面对。山阿:山的拐弯处。《163》认为常山关在蔚县南,《44》说在唐县北。《58》作征鸟,谬也。

56.关山月/王褒《49》《407》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影亏同汉阵,轮满逐胡兵。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鸡鸣。

【主题】就题目着笔,逐次展示由明变晦之势,抒写出对国运衰微的忧患。

【注释】关山月:伤离别也。孤城:疑指江陵。影亏二句:汉阵与月影同亏,胡兵随月轮兵日盛,败局已定也。晕:月晕。游客:作者自指。鸡鸣:用以象征梁朝难免败亡的形势。“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57.寄王琳/庾信《48》《44》《50》《163》《407》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作者简介】庾信(513-581),南北朝时期河南新野人,官至司宗中大夫。

【主题】见信思故国的复杂心情。

58.重别周尚书/庾信《1》《11》《28》《41》《44》《48》《163》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主题】以大雁比喻周尚书南归,而作者扣押在长安,感觉如在玉门关外。

59.别宋常侍/尹式《49》《343》《407》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

【作者简介】尹式,隋朝河间人,随杨谅起兵反对杨广失败自杀。

【主题】表达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

【注释】《58》作衰顾,谬矣。

60.早梅/谢燮《126》《149》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作者简介】谢燮(525-589),南朝陈国南京人。

【主题】描写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寄寓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注释】疑:畏惧。别意:格外注意。

61.人日思归/薛道衡《1》《41》《44》《48》《49》《58》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作者简介】薛道衡(540-609),山西万荣人,官至司隶大夫,被隋炀帝诛杀。

【主题】写新春思家。

【注释】人日:正月初七。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狗、猪、羊、牛、马、人。薛道衡的名句:暗牖(yǒu)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62.因故人归作/苏蝉翼《41》《28》《407》郎去何太速,郎来何太迟。欲借一尊酒,共叙十年悲。

【作者简介】苏蝉翼,隋朝女诗人。

【主题】一首闺怨诗。

63.赠薛播州/杨素《49》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雁飞穷海寒,鹤唳霜皋净。

含毫心未传,闻音路犹夐。唯有孤城月,徘徊独临映。

吊影余自怜,安知我疲病。

【作者简介】杨素(544-606),陕西华阴人,封楚国公。

【主题】思念友人薛道衡的述怀之作。

【注释】夐(xiòng):远。

64.玉树后庭花/陈叔宝《50》《147》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作者简介】陈叔宝(553-604),陈后主,浙江长兴人。

【主题】写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后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注释】对:相对,对面。乍:开始,起初。流光:流光溢彩。《49》装作妆。无最后两句。

65.蝉/虞世南《36》《46》《219》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虞世南(558-638),浙江余姚人,封永兴县公,人称虞永兴。凌烟阁24臣之一。

【主题】赞颂蝉的清高风雅不同凡响的品德。

【注释】垂緌(ruí):颔下帽缨下垂部分,蝉触须与之相似。流响:蝉叫声。藉:借。

66.咏萤/虞世南《219》

的历流光小,飘摇弱翅轻。恐为无人识,独自暗中明。【主题】寄寓身世之感,恐不被赏识的担忧,强调自己的风骨。

【注释】的(dì)历(lì):小粒明珠的光点,灵巧微弱的样子。

67.春江花月夜/杨广《50》《104》《112》《407》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作者简介】杨广(569-618),陕西华阴人,隋炀帝。

【主题】描写春江花月夜景色。

【注释】平不动:水波不兴。《58》花作光。《49》带作共。

68.野望/杨广《49》《107》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主题】一幅惆怅的晚景图。

【注释】《50》千万作飞数。

69.寄阮郎/张碧兰《49》《138》郎如洛阳花,妾似武昌柳。两地惜春风,何时一携手。

【作者简介】张碧兰,隋朝人。

【主题】对团圆的期盼。

【注释】惜:遗憾,虚度春光。

70.妆成/隋代侯夫人《49》《351》《407》

妆成多自惜,梦好却成悲。不及杨花意,春来到处飞。

【作者简介】侯夫人,隋炀帝宫女,写此诗后自缢而死。

【主题】叹息自己的命运不如自在的杨花。

71.落叶/孔绍安《46》《155》《219》《343》《407》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作者简介】孔绍安(577-622),浙江绍兴人。隋朝御史大夫,后归唐。

【主题】一首思乡诗。

【注释】惊落叶:树叶好像受惊似飘下来。《32》作孔德绍。

72.侍宴咏石榴/孔绍安《120》《219》《407》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主题】对未被重用的抱怨之词。

【注释】移根:移植。逐:跟随。汉臣:汉朝的臣子,指张骞。

73.青溪小姑曲/神弦歌《49》

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主题】为清溪神而抱憾的祭祀词。

【注释】东吴蒋子文战死被封为钟山神,其妹投水而死封为清溪神。此祀歌为她而作。

74.送别/佚名《50》《49》《163》《343》《407》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主题】咏柳惜别之作。

【注释】《东虚记》载此诗作于隋大业年间。

75.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1》《46》《32》《155》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作者简介】王绩(590-644),山西河津人,官至太乐丞。

【主题】不期而遇的喜悦。

【注释】芸藿(huò):锄豆。芸通耘:耕耘。藿:指豆叶。

76.醉后/王绩《88》《32》《219》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主题】表达饮酒避免感知人生短暂方法的思想。

77.题酒店壁/王绩《35》《46》《219》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主题】不忍面对现实,饮酒求醉的矛盾心理。

78.过酒家/王绩《46》《219》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主题】表达怀才不遇借酒消愁的心情。

【注释】洛阳无豪宅,长安无像样的主人。带来的黄金花不完,只因为酒家太少。

79.野望/王绩《39》《79》《88》《155》《351》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主题】写山野秋景,抒发归隐的心情。

【注释】东皋:诗人隐居地方。薄:迫近。徙倚:徘徊。依:归依。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80.赐萧瑀/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宁识义,智者必怀仁。

【作者简介】李世民(598-649),陇西成纪人,唐太宗。

【主题】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注释】《219》认为宁、安皆可。《50》《46》《89》宁为安。宁:必定。《28》识作安失义。但是两个识,重叠了。板荡:《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比喻动乱之世。《全唐诗》已改。(见中国诗词名篇赏析,李定广评注。)

81.破阵乐/李世民《32》《445》秋风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主题】写行军的辛苦和战士们的坚毅。

【注释】足:充分,很多。辞:不拒绝。《226》作张祜。《219》未收录。

82.进太宗/徐惠《73》《89》《126》《219》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作者简介】徐惠(627-650),浙江湖州人,太宗贤妃。

【主题】应诏前的机智调皮之语。

【注释】裴回:即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83.禅宗偈两首《1》《28》《4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作者简介】神秀(606-706),河南尉氏人。作偈(jì)后弘忍把衣钵传给慧能。成语“衣钵相传”源于此。

【注释】《50》《34》《29》《232》《384》《443》前一首为神秀法师。

84.禅宗偈两首《1》《28》《4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主题】写开悟之后,烦恼的根本问题解决了,但其惯性仍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跳上更高的层次,看透事务的本质。

【注释】《232》《384》《443》作者为六祖慧能,

85.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1》《36》《51》《50》《351》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作者简介】上官仪(608-665),河南陕县人,官至宰相。被武则天囚禁而死。

【主题】上朝所见所闻。

【注释】广川:宽阔河水,即洛水。《32》曙为晓。

86.咏乌/李义府《50》《32》《155》《192》《219》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作者简介】李义府(614-666),河北饶阳人,贫寒,奸相。称为人猫。

【主题】怀才不遇的感叹。

【注释】唐太宗:与卿全树,何止一枝。琴:郦道元《水经注:今县都陂中有大冢,民传曰公琴者,即皋陶之冢也。楚人谓冢为琴矣。

87.临终诗/郑颋《162》《407》《441》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安心自有处,求人无有人。

【作者简介】郑颋,河南荥阳人,被王世充所杀。

【主题】一首脱俗的哲理诗。

【注释】身:性命。《407》释智命,俗名郑颋。《118》作邓颋。

88.杳杳寒山道/寒山《162》《1》《36》《81》《123》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作者简介】寒山,陕西西安人,隐居天台山。

【主题】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之冷。

89.诗/王梵志《1》《37》《34》《29》《46》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作者简介】王梵志,河南浚县僧人。

【主题】刻画了一个甘居弱小、不与人争的小人物形象。

【注释】方便:处世法宝。伏:服。县:县衙。《1》《111作长取弱。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主题】多些阿Q心理未必是坏事。

【注释】些子:平衡。《46》《29》《123》

90.城外土馒头/王梵志《1》《34》《123》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主题】肯定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然。

【注释】馒头:比喻墓冢。馅草:馅心,指城里人。

91.世无百年人/王梵志《1》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主题】人生苦短,没有必要做千年的打算。智永善书,求书者踏破门槛,以铁裹之。后用铁门限比喻人们为自己作长久打算。

92.咏黄莺儿/郑愔《220》欲转声犹涩,将飞羽未调。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作者简介】郑愔(?-710),河北沧州宰相,被诛。

【主题】借黄莺喻人,暗示想借“高风”使自己得以“迁乔”。

93.催花诗/武则天《1》《50》《46》《89》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作者简介】武则天(624-705),山西文水人,生于西安。

【主题】凸显武则天的磅礴气势和凛凛威风。

94.如意娘/武则天《28》《41》《50》《46》《73》《219》《89》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主题】表达对李治的相思之情。

【注释】看朱成碧:神情恍惚眼花。支离:身体衰弱。比来:近来。石榴裙:本指红裙子,转指女性美妙风情。

95.春雪/东方虬《32》《46》《125》《149》《220》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主题】写梅花开时正雪飞的奇异景观。

96.曲池荷/卢照邻《46》《143》《186》《219》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作者简介】卢照邻(636-680),河北涿州人,初唐四杰之一,病重投颍水死,师孙思邈。

【主题】表达寄托怀才不遇的悲愤。

97.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158》《32》《219》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主题】异乡过重阳,浓郁思乡情。

【注释】归心句:乡思归心飞越那隐约的风烟。《87》望作尘。

98.长安古意/卢照邻《1》《45》《94》《351》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主题】对人生岁月的思索。

【注释】行云:形容发型蓬松美丽。初月上鸦黄:额上用黄色涂成弯弯的月牙形。妖童:轻薄子弟。铁连钱:马毛连环钱状花纹。娼妇:豪贵之家的歌儿舞女。盘龙:钗名。此指金屈膝上的雕纹。屈膝:门上的铰链。翠幰(xiǎn):妇女车镶有翡翠的帷幕。金堤:坚固的河堤。探丸借客:指行侠杀吏,助人报仇等蔑视法律的行为。桃李蹊:借指娼家。桃李可喻美色,暗示人多为蹊。南陌:指妓院门外。北堂:指娼家。北里:即长安平康里,妓女处。五剧:交错的路。剧:要道。三条,通达的道路。控:引,连接。坐春风:在春风中骑马飞驰,极其得意。节物风光:指节令、时序。扬子:扬雄长安不得意,曾闭门著《太玄》《法言》。一床书:指以诗书自娱的隐居生活。言避世隐居之意。裾:衣襟。《51》《58》《155》《163》《219》游蜂作啼花。

99.南行别弟/韦承庆《32》《58》《46》《125》《219》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作者简介】韦承庆(639-705),河南原阳进士。705年神龙政变被贬岭南。

【主题】兄弟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注释】《35》为三秋,不妥。

100.南行别弟/韦承庆《39》《125》《131》《219》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主题】贬谪途中的失意。

101.在军登城楼/骆宾王《32》《58》《125》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作者简介】骆宾王(640-684),浙江义乌人。参加徐敬业伐武则天,为初唐四杰之一。

【主题】表现必胜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成功则成仁反抗精神和大无畏气概。【注释】军:指军中。风威:军威。水气:指杀气。寒:不寒而栗。戎衣何日定:何时能像周武王戎装伐纣天下平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