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卖油翁的故事简短(卖油翁虽说是首趣文)

《卖油翁》是大家都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文章中描写陈康肃公的射箭技术极好,将铜钱挂在树上,他可以一箭射过钱眼,众人观看之后一片叫好,可是卖油翁却不以为然,还说这只不过是熟能生巧,他也会。

在众目睽睽之下,卖油翁果真露了一手,在葫芦的开口处放了一枚铜钱,卖油翁从这个铜钱上倒入一整壶油之后,铜钱居然没有被油浸到。

虽然故事看起来好像是欧阳修路边听来的小段子,但是历史上还真有陈康肃公这么一个人,他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关于卖油翁的故事简短(卖油翁虽说是首趣文)(1)

图片来源于网络:卖油翁不以为然

一、历史上的陈康肃公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科学、文化、经济进步飞速的朝代,在这一时期,重视文化、科举制度,一家子出个两三位状元、进士已经不在是什么稀罕事,我们要说的这位陈康肃公也是出自这样的书香世家。

陈康肃公就是陈尧咨,康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陈家在当时也是有名的“学霸之家”。

陈家的一家之主陈省华,做到了谏议大夫,就是状元出身;大儿子陈尧叟是太宗年间的状元,官至宰相;次子陈尧佐是进士出身,也是做了宰相;小儿子陈尧咨也是状元,做了天雄军节度使,陈老又挑了个状元女婿傅尧俞。

一家4名状元,陈家在当时风头无两,就连皇帝对这一家都谦恭有礼。宋朝规定,五品以上三品以下才能穿红袍,可是当时陈尧叟才刚做官,皇帝就让陈省华和陈尧叟父子俩一起穿红袍,提升为秘书丞,这种荣耀可以说是千年难得一遇。

关于卖油翁的故事简短(卖油翁虽说是首趣文)(2)

图片:一家4名状元剧照

而陈尧咨在这种家庭中成长,本身受教育程度就已经很高,因此陈尧咨的资质是相当优秀的。陈尧咨不仅文采好,而且非常喜欢武术。

但是由于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文官,因此在入仕的道路上,显然他受到了父亲兄长的极大影响。原本可能是武将的陈尧咨,却在之后成了文科状元。

可是由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没有得到发挥,让陈尧咨在性格上有了极端的变化,让他之后的人生道路,乃至整个家族的发展都受到了极恶劣的影响。

关于卖油翁的故事简短(卖油翁虽说是首趣文)(3)

图片来源于网络:陈尧咨

二、初入官场不顺

陈尧咨的二哥陈尧佐和父亲陈省华,在水利工程方面颇有研究,历史记载,特别是陈尧佐,在水利方面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做了极大的贡献。

陈尧咨在这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于水利的重要性他时刻记在心上。陈尧咨在几个地方上任之后,最看重的就是兴修水利。

他通过引水进城,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并且还多次举荐一些贫寒有才的子弟给国家,得到了真宗皇帝的赏识。就在大家都觉得陈尧咨顺风顺水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在官场上有人给陈尧咨穿小鞋。

有人在陈尧咨担任主考官的考场上作弊,在考卷上做记号,此事被越描越黑,当时的宋朝对于科考制度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最后连自己的父兄也帮不了自己。

因为这件事,陈尧咨在之后就一直被排斥在了政治权利中心之外,无法回到京都任职。这件事让原本想有一番作为的陈尧咨感到不甘与颓废,也让他的脾气更加暴躁,不利于他的仕途发展。

关于卖油翁的故事简短(卖油翁虽说是首趣文)(4)

图片:陈尧咨担任主考官剧照

三、脾气暴躁惹众怒

在这里不得不说,作为陈家的小儿子,陈尧咨自小聪慧,但是也非常调皮,他最喜欢的还是骑马射箭,并且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卖油翁》虽然是一首调侃将军长期练射箭,全靠熟能生巧,但是究其根本,要是平常没有对射箭怀有极大的热情,投入长期的精力去练习,也不会有这种炉火纯青的精准功力。

可是陈尧咨的母亲却极度反对陈尧咨从事武将工作,当陈尧咨喜滋滋地告诉母亲,自己当官时,天天为下属表演自己的射箭功力,陈母气得拿着棍子打陈尧咨。

关于卖油翁的故事简短(卖油翁虽说是首趣文)(5)

图片:陈尧咨热爱射箭剧照

陈母认为只有做文官,才能用所学的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去感化百姓,教他们要善良,努力,才能过上好生活,武将打打杀杀能为百姓带来什么?

陈母的这种观点,其实也是当时宋朝的上层社会所表现出的现象。宋朝重文轻武,文官多武官少,而且朝廷不支持打仗,所以当时宋朝对于外族入侵的民族都是求和心态。

一旦求和,政府就会减缩军队开支,这让怀才不遇的陈尧咨内心更加郁闷,行事也是更加怪异、暴躁。

陈尧咨在长安永兴军时,出入的排场极大,每次出门动不动就带着两队彪形大汉,兵库的大门没关好,他都懒得去打理,可是一旦碰到一些让自己不开心的小事,他一定会找人当出气筒。

因此在他手下做事都要非常小心,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打得死去活来,甚至被活活打死。陈尧咨的这种做法让很多人都不满,有人甚至被逼得没办法只好辞职回家保命。

关于卖油翁的故事简短(卖油翁虽说是首趣文)(6)

图片:陈尧咨排场很大剧照

后来有几个人就联名将陈尧咨告到皇帝那了,真宗皇帝当时不顾陈尧咨的两个宰相哥哥,还有负荆请罪的陈尧咨,直接将他丢到了如今的河北宿州,担任天雄军节度使。

好歹这个小官手下还能管理几个兵,血液里有蠢蠢欲动的军人因子,让一开始上任的陈尧咨得到了极大满足。他开始修缮城墙,整顿事务,大有好好干一场的样子。

但是这个时候却传来辽宋签订“檀渊之盟”的消息,不打仗之后整个朝代又恢复了短暂的平静。一时间军队里人心涣散,陈尧咨心里也不好受,更加疯狂的压制有反对声的军队人员,碰到让他不高兴的人和事,就大打出手,这些做法都让当地百姓愤恨不已。

关于卖油翁的故事简短(卖油翁虽说是首趣文)(7)

图片:陈尧咨手下能管几个兵剧照

四、知音迟迟到来

真宗皇帝去世之后,太后刘娥开始把控朝政。面对陈尧咨的问题,刘娥太后很认真的问了当时的宰相王曾,因为太后觉得陈尧咨是个人才,如果就因为改朝换代而将他抛弃就太可惜了。

王曾却表示陈尧咨太难相处了,没有协作精神,不适合一起共事。刘娥太后觉得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于是就安排陈尧咨当了节度使,最后陈尧咨在上任的途中过世了。

陈尧咨的怀才不遇,其实更多的还是当时社会重文轻武导致的,如果当时陈母同意让陈尧咨当武将,那么可能陈尧咨的人生会更加顺畅,还能为宋朝带来更多的安定。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