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方戏曲大全五典坡(五典坡从苦情戏到喜庆戏的演变)

陕西地方戏曲大全五典坡(五典坡从苦情戏到喜庆戏的演变)(1)

取材于民间传说的《五典坡》

在明清时代就比较流行

故事背景发生在西安

所以秦腔本子很有可能

是所有梆子戏本子中最早的

四川自贡乾隆元年建造的西秦会馆

戏楼的木雕就有秦腔《算粮》

乾隆元年之后55年

徽班进京京剧才开始孕育

这个戏最早是前八出

“降香”“彩楼配”“三击掌”

“降马”“别窑”“西征”

“探窑”“鸿雁捎书”

结局是王宝钏苦等寒窑受困而死

陕西地方戏曲大全五典坡(五典坡从苦情戏到喜庆戏的演变)(2)

后来经过不断演绎

出现后五出“赶关”“赶坡”

“算粮”“收将”“大登殿”

这样一来苦戏就成了喜庆戏

《五典坡》全本“十三出”的演法

京剧至今还有演绎

而今秦腔演出的本子

是袁允中上世纪50年代的改编本

1993年名家联袂版《红鬃烈马》

基本保持了这个版本的面貌

传统演法还有《烘窑》《搬窑》

现在的舞台演出中

前者可有可无后者被彻底取消

想听乔慷慨徐松林《花子烘窑》精彩视频,请关注陕西戏曲广播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军 审核/王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