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主食少吃的误区(血糖高主食少吃为好)
赵阿姨在去年的时候被确诊为糖尿病,于是她就开始走上了漫漫控糖路。在确诊后的每一天,她都按时服用药物,远离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并且还会进行简单的锻炼,但是她的血糖却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总是忽高忽低。
最近,赵阿姨听朋友说不吃主食可以帮助更好地降低血糖,听完后的赵阿姨恍然大悟,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了,于是她就开始严格控制自己,每天都不吃主食。
但就在上周,赵阿姨忽然在家里昏倒了,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发现赵阿姨的血糖已经飙升到了35.7mmol/L,而且体内的酮含量也已经严重超标,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和药物治疗一样都是糖尿病的主要疗法,所以很多的糖尿病患者会特别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应该都听过“要想血糖控制好,主食必须得吃少”这句话,不可否认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因为血糖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
但是,主食并不是吃得越少越好,掌握主食的摄入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没有掌握好这个度就很有可能会像赵阿姨那样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控制住血糖,而且还引发了糖尿病并发症,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那么,这个度究竟在哪里呢?怎样做才能控制血糖的增长呢?
血糖高,主食少吃为好?医生:错!已有人血糖“失控”,趁早纠正
控制主食的摄入量是糖尿病患者饮食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我们所说的是科学地控制主食,而不是过度节制甚至不吃。临床上有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患者长期完全不摄入主食,反而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不利于身体恢复。
虽然主食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这类营养物质会使我们的血糖升高,但同时这也是我们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能量来源,如果长期不吃主食的话,就会导致身体所产生的葡萄糖不足,再加上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二者一起就会导致人体的血糖开始下降,甚至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的话,那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轻则头晕、心慌,重则可能会引起昏迷、心梗,危害我们的生命安全。但是,我们的身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为了避免发生低血糖的严重后果,体内就会自行产生更多的升糖激素来升高血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应性高血糖”。
反应性高血糖比糖尿病血糖升高对患者的伤害更大,因为反应性高血糖的升糖幅度更大,而且血糖还会长时间保持高数值的状态,无法下降。另外,反应性高血糖还会使患者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进而导致患者的血管以及神经细胞受损。
不吃主食除了会导致血糖升高外,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我们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当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严重摄入不足时,就会导致体内产生的热量无法维持身体的代谢需求,进而就会开始分解脂肪、蛋白质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当脂肪被大量分解后,就会增加体内的酮体含量,导致患者产生酮症酸中毒。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不吃主食这一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但是他们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摄入过多的主食。那么,少吃主食这个少字,应该是多少为宜呢?
正常情况下,由主食所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到总能量的60%-65%,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适当地降低能量指标,将其下调至50%-60%之间,大概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在200g-250g左右。这也就是说,虽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但它仍然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看到这儿,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这么多年都被“骗”了,原来糖尿病也是可以吃主食的。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控糖误区,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常见的控糖误区?
关于降血糖的那些误区误区一: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连水果都不敢多吃一口,他们总是认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吃下去就会导致血糖升高,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实际上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
并且有研究表明,相比起从不吃水果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吃水果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降低大约20%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成分,这些营养物质在进入肠道后,可以调节肠道内菌群的活性,促进机体对糖脂的代谢速率,进而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但是也要注意,一般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地吃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草莓、菠萝、橙子等,而像那些含糖量比较高的西瓜、蜜桃等水果还是不建议食用的。
误区二:运动强度越大,对血糖控制越有利
有一部分的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得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基础代谢能力太差,导致血糖的消耗速度过慢,于是他们就在确诊后疯狂的运动,以此来控制血糖增长。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虽然我们常说控制糖尿病的三大法宝是吃药、锻炼、少吃糖,但是高强度的锻炼只会让体内的葡萄糖无氧降解,进而导致肝原释放更多的葡萄糖,反而使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说,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适度的锻炼对控糖有好处,但过度的锻炼则会适得其反。
误区三:血糖越低越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高了确实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但是如果血糖过低的话也很危险。血糖若是低于3.9 mmol/L 的话,就会容易出现出汗、手抖、头晕、心悸等症状,如果此时不及时补充糖分的话,就可能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会昏迷死亡!
所以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应该平稳的降糖,将其控制在一个较为理想的范围内。一般来讲,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6.1mmol/L左右,餐后血糖应该在4.4-7.8mmol/L之间。但是,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控糖的具体指数会有所差别,具体的要和自己的主治医生详谈。
误区四:无糖食物不含糖,吃多少都不怕
一方面,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的规定,每100g(ml)的食物含糖量低于0.5g即为无糖。所以说,虽然食品上标注着无糖,但它并没有做到百分之百不含糖,如果糖尿病患者大量食用的话,还是会对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很多的无糖食物中都含有两种比较常见的甜味剂——木糖醇和阿斯巴甜,虽然甜味剂不会直接升高血糖,但它却会让我们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进而激发食欲,让我们进食更多的食品,这对于控制血糖来说也是十分不利的。
综上所述,控糖不仅是一个漫漫长路,而且控糖还需要科学的办法,不能随意听信网上或者朋友们所说的控糖小妙招,以免对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地控制血糖呢?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做呢?
想要控制血糖,正确做法是什么?1、按时服用降糖药
比起控制饮食、积极运动来说,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按时服用降糖药,如果不能规律地服用药物,谈何血糖控制呢?另外,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的、科学地服用降糖药物,只有长期规律的服用降糖药,才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增长。
2、适量的运动
运动能够增加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更有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适量的运动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只要在平时坚持体育锻炼,就能够很好的控制血糖,甚至有的人可以完全的脱离药物治疗。
3、合理搭配饮食
上面我们说过,科学的糖尿病饮食应该是营养均衡的,不能一味的戒掉主食,而是要合理的分配主食的摄入量。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地减少精细粮的摄入,增加粗粮的摄入,少吃米饭、面条、馒头等,多吃黑米、小麦等粗粮。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吃太多,要控制好量,避免暴饮暴食。
4、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与血糖的关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的患者,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就相对较高。肾上腺素不仅会使血糖升高,而且还会导致血小板异常活跃,引发血管栓塞等各种并发症。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很好地起到辅助降血糖的作用。
写在最后:
糖尿病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朝一夕积累而来的,所以在治疗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时,我们也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治疗,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随意轻信各种偏方、谣言,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另外,有条件的患者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然后再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合理的分配,达到科学控制血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谷传玲. "控血糖"与"不吃主食"之间不是等于号[J]. 乐活老年, 2017(3):1.
[2]王翠霞. 别把主食当"魔鬼"[J]. 糖尿病新世界, 2012(4):2.
[3]姜蕾, 常怡勇. 快乐降糖走出饮食误区[J]. 健康, 2012(6):2.
[4]陈倩, 谭健苗, 刘江华. 糖尿病患者的认识误区与健康教育[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1):155-156.
[5]魏庆芳. 生活妙招降血糖[M].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
#健康真知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