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历史上的叛徒有哪些人(抗日名将周保中)
严格来说,东北抗联先后成立了11个军,一共有13名军长。第四军有两任军长,分别是李延禄和李延平,这二人是兄弟,李延禄长李延平8岁。第六军的创始人、军长夏云杰在1936年11月26日牺牲后,由戴鸿宾接任第六军军长。所以,抗联第六军有两任军长,分别是夏云杰和戴鸿宾;第四军也有两任军长——李延禄和李延平。
抗联第一军军长、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
东北抗日之艰苦、环境之险恶,超乎想象。抗联13位军长,活到建国后的只有三人,有八人牺牲,两人叛变,三人幸存。
毛主席为周保中所写的题词
牺牲的8位军长是: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平、夏云杰、陈荣久、汪雅臣、祁致中。
叛变投敌的两位军长是:第八军军长谢文东与第九军军长李华堂。
抗联第六军军长戴鸿宾,后脱离部队
幸存下来的三位军长是:周保中、李延禄和戴鸿宾。
在牺牲的八位军长中,最早牺牲的是第六军军长夏云杰(1936年11月26日),最晚牺牲的第三军军长赵尚志(1942年2月12日)。第二军军长王德泰也是1936年11月牺牲,但比夏云杰晚一天(11月27日)。牺牲时年龄最小者是第11军军长祁致中,他是被赵尚志错杀的,牺牲时年仅26岁;年龄最大者是杨靖宇,牺牲时35岁。
革命烈士、抗联第二军军长王德泰
两名叛徒谢文东、李华堂都于抗战胜利后的次年(1946年)被东北民主联军擒获。谢文东被公开审判后处决,李华堂在抵抗中负伤而被合江军区剿匪分队俘虏,后在押解路上伤重而亡。这二人先投靠日本人,日本战败投降后又投靠国民党,国民党大势已去后又占山为王,当起了土匪,真正是三姓家奴,毫无底线,终究还是没有好下场。
叛徒、土匪、地主,抗联原第八军军长谢文东
东北抗联在九死一生中幸存下来的三名军长中,周保中名气最大,成就也最高。其次是李延禄和戴鸿宾。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都是抗联军长,战功赫赫,资历、职务和级别都不低,但在建国后的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三名硕果仅存的抗联创始人、领导人都没有被授予军衔。东北抗联在14年艰苦卓绝的对日斗争中,牺牲了近50万名指战员,光是师级以上干部,就牺牲了近300人,牵制了大量日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但是,五五授衔时,抗联只有区区10人被授予军衔,其中7名少将,3名大校,中将一个也没有,更别提上将和大将了。
原抗联第四军首任军长李延禄
有人说杨靖宇和赵尚志假如没牺牲,能被评为大将,甚至元帅都有可能。其实这都是猜测,一厢情愿的美好想法。先不说他们在解放战争中能有多大的作为,仅凭资历和战功,授上将到顶了。大将以上算党和国家领导人,杨靖宇和赵尚志显然不够格。退一步讲,二人虽名为司令、军长,但实际指挥的部队最多时也不过几千人而已,少的时候只有数百人甚至几十人。抗联11个军,鼎盛时期的总兵力也不过三万人!他们所打的仗,都是零星的游击战,不论是规模还是战果都很有限,缺少经典战役,也缺少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历,这明显低于大将的评判标准。
抗联第六军军长夏云杰
而且,他们在解放战争中最起码得是兵团级将领,才能够评上将的条件,这其中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周保中是云南大理人,白族,1902年出生,云南陆军讲武堂工兵科毕业,是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早年参加过冯玉祥的西北军,后回到广州,参加北伐,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副师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中央派遣赴苏联,先后进入东方共产主义大学和列宁学院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周保中从莫斯科回东北,任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参与抗联的创建、组织和领导工作。
右为周保中,中为彭真
其实,周保中并不姓周,也不叫保中。他原名叫奚李元,“周保中”是他赴东北工作前所改,而且是周恩来建议他改的。因为对周恩来非常崇拜,所以就改姓周,而“保中”一名,也是周恩来给他起的,意思是保卫中国。
周保中一家三口
周保中文武双全,还有很好的组织、宣传和军事能力,指挥部队两次攻克安图县城,三次攻打宁安。1935年抗联第五军成立后,他出任军长,领导创建绥宁抗日根据地,指挥大盘道、前刁翎、依兰县等战斗。1937年,抗联第4、5、6、8、10五个军组成抗联第二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兼政委,同时还兼任吉东省委书记,主要活动区域为乌苏里江左岸、松花江流域的20多个县,与杨靖宇活动的南满、赵尚志活动的北满形成“品”字形的态势,互为依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抗联第七军军长陈荣久
1940年,抗联进入最艰难的岁月,各路部队连续遭受重创,第一、二、三路军不得不陆续越过中苏边境退入苏联境内进行整训。1941年,抗联教导旅在苏联成立,周保中任旅长。1942年2月,周保中回到东北第二路军总部,8月初,抗联被苏军整编为远东方面军88独立步兵旅,周保中任旅长。
抗联第九军原军长李华堂,后来叛变投敌,再接着当了土匪
1945年8月,周保中随苏联红军出击东北,对盘踞东北14年的日本关东军进行最后一击,他先后担任苏军驻长春卫戍司令部副司令、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吉合(吉林、合江)区党委书记、吉合国民军司令兼政委、吉合行政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工委委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吉辽军区司令员、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兼政委、吉林省政府主席兼东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
抗联第11军军长祁致中(雕像)
新中国成立后,周保中先后任昆明军管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云南大学校长、西南政法学院院长、国防委员兼国家民委委员、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等职务。
1964年2月22日,周保中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周保中将军
周保中是东北抗联领导人中名气较大、职务最高的一位。论名气,他仅次于牺牲的杨靖宇和赵尚志,论成就,他比杨、赵二位都高。抗联三个路军,他是第二路军总指挥,杨靖宇是第一路军总司令、第三路军总指挥是李兆麟。杨靖宇于1940年牺牲,李兆麟在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只有他活到了建国后。
周保中与苏联远东参谋部干部合影(左四)
同时,周保中也是抗联13位军长中,幸存下来的三人之一。抗联第六军第二任军长戴鸿宾,从1940年到1945年脱党离开军队五年,留下了很大的污点,最终担任吉林省交通厅副厅长、林业厅副厅长。第四军军长李延禄,建国后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省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委员。很显然,相比周保中,戴鸿宾和李延禄的名声不响,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俩。
周保中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周保中战功赫赫,资格老、资历也深,在战争年代所担任的职务也非常高,级别在那放着,而且又是抗联幸存下来的三名军长之一,三个总指挥中唯一活下来的,那么五五授衔时,他为何没有军衔呢?
周保中将军
公开的原因是建国后,周保中转任地方工作了,不在军队系统内。按照当时不成文的规定,周保中不再参与评衔。但这个理由既成立也不成立,那阎红彦、陈毅、乌兰夫等人,授衔时早已经转到地方任职了,不也是照样参与评衔吗?而且不是元帅就是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的周保中将军
况且,周保中是东北抗联的代表人物,解放战争初期为四野提供了19万兵力,赵尚志都曾经是他的部下。授他军衔是理所当然的事啊!
其实,背后的原因是,周保中犯了一个“大忌”: 他从苏联回国后,随身携带一部电台,随后他一直用这部电台与苏联保持联系,建国后也没有交出。谁都知道,周保中曾数次往返苏联与东北,与苏联走得很近,听从苏联的指挥,还接受过苏军委任的职务,但那是战争年代。革命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就该交出电台,说明情况,不能再单独与苏方联系。但不知为何,也不知道周保中出于何种想法,他没有这么做,所以造就了遗憾。
周保中与妻子王知一、女儿周伟
不过,周保中虽然没有军衔,却参加了授勋,被授予八一、独立自由和解放三枚一级勋章!这是上将的标配,也表明他是真正的“无冕之将”。此外,冯仲云和冯白驹也跟周保中一样,有勋无衔。
云南周保中纪念馆
实际上,毛主席是关心抗联领导人的。1949年5月10日,他就在百忙之中接见周保中,花了四个小时听取周保中汇报工作。随后,毛主席在当年又两次接见周保中,称赞他是民族英雄,东北抗联是民族之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