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有哪些变化(安徽省芜湖市的历史发展变化)

【由来】 芜湖原非聚落,而是鸠兹附近一个古代湖泊的名称这个湖泊大约从现在称为“楚王城”所在地的残丘以西,一直延伸到今芜湖市东南界外的大、小荆山一带,东西绵亘三十里,其东北方又与古丹阳湖相连它的名称,屡见于古代地理文献,且有解释说,这个湖泊“以蓄水不深而生芜藻”,因此叫芜湖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置芜湖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芜湖市有哪些变化?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芜湖市有哪些变化(安徽省芜湖市的历史发展变化)

芜湖市有哪些变化

【由来】 芜湖原非聚落,而是鸠兹附近一个古代湖泊的名称。这个湖泊大约从现在称为“楚王城”所在地的残丘以西,一直延伸到今芜湖市东南界外的大、小荆山一带,东西绵亘三十里,其东北方又与古丹阳湖相连。它的名称,屡见于古代地理文献,且有解释说,这个湖泊“以蓄水不深而生芜藻”,因此叫芜湖。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置芜湖县。

【附加】 鸠兹的由来:在古鸠兹的原始聚落形成之初,每当雨季,附近江湖泛滥之时,从鸠兹附近一直到今青弋江口都是一片水乡,只有现在叫神山、赤铸山、鸡毛山、铁山和范罗山等一些丘陵岗阜,好似小岛,浮于水面。在其它季节,随着水位的下降,虽有陆地涸出水面,却很潮湿。这时浅水植物、挺水植物和岸边喜湿植物群落滋生,养木、灌木在岗阜上生长茂密。当地这里人烟稀少,星星点点的原始聚落大都散布在高地上。大片湖沼和丛林则是水鸟成群栖息的好地方。“鸠兹”这个原始聚落的得名,恰好说明了这种情况。顾名思义,“鸠”即鸠鸟,“兹”也就是滋生繁多的意思。【沿革】 春秋时,名鸠兹,属吴国。战国时,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灭吴,属越国,名鸠兹。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灭越,属楚国,名鸠兹。秦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芜湖属鄣郡,仍名鸠兹。

西汉时,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领17县,芜湖为其中之一,芜湖县名始于此。三国时,吴黄武二年(223年),芜湖县城由鸠兹迁至今市区东南鸡毛山一带,仍属丹阳郡。

西晋时,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分丹阳郡置宣城郡(驻宛陵)。移丹阳郡治于建业(今南京)。芜湖仍属丹阳郡。

东晋时,为安置中原南渡的百姓,在沿江一带侨置郡州县。成帝咸和四年(329年),芜湖县属丹阳郡,侨立豫州于芜湖;哀帝兴宁元年(363年),芜湖属宣城郡(郡址移驻芜湖);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芜湖仍属宣城郡,并侨立上党郡。孝武帝太元年间(376年-396年)侨郡为县,省阳毂(今繁昌)入芜湖县,后又省芜湖县入襄垣县。自此芜湖县置被撤销,襄垣、上党两县均属淮南侨郡。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的于湖(今当涂县南19千米处)。

  南北朝时,刘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并上党县入襄垣县,属淮南郡;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并淮南郡入宣城郡(郡址移驻于湖),襄垣县属宣城郡。大明八年(464年)复立淮南县属南豫州,襄垣属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属扬州淮南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撤销丹阳、淮南二郡,置蒋州驻石头城(今南京),并襄垣等县入当涂县,县治迁驻姑熟(今当涂县城),原芜湖(城)降为当涂县属镇。

唐时,芜湖一直为当涂县的一个镇,只是属道州有变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属江南道宣州;玄宗开元廿一年(733年)属江南西道宣州。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属江南东道升州。上元二年(761年)属江南西道宣州;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属江南东道宣州。

五代时,南唐李弁升元年间(937年-943年)复置芜湖县属江宁府。

宋时,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平江南,芜湖属宣州。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南平军为太平州,芜湖属江南路(后为江南东路)太平州。

元时,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太平州为太平路,芜湖属江浙行中书省太平路;惠宗至正十五年(1335年)改太平路为府,芜湖属太平府。

明时,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都金陵,芜湖属中书省太平府;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芜湖直属六部太平府;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京师为南京,芜湖属南直隶太平府。

清时,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定江南,改南京为江南省,芜湖属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顺治十八年(1661年),芜湖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太平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从此安徽省正式成立,芜湖属安徽省太平府。太平天国年间(1857年-1864)府、县属浙江省兼辖,后属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而存县、道。芜湖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复清制设芜湖道,辖皖南23县,芜湖县为首县,列甲等。民国十七年(1928年)再废道,芜湖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芜湖县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年日军侵占芜湖,撤销第二行政督察专区,改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区。是年10月25日,又改属第九行政督察专区。民国三十年(1941)8月属第六行政督察专区。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芜湖县为第六区驻地,属安徽省皖南行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4日,芜湖解放。4月27日成立芜湖军事管制委员会,直属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同年5月10日,成立芜湖市人民政府。从此芜湖市、县分置。5月13日设皖南行署驻芜湖市,辖芜当、池州、宣城三专区,芜湖市直属皖南行署。芜湖县属皖南行署芜当专区。

1950年撤销芜当专区,芜湖县直属皖南行署。1952年2月4日,撤销皖南、皖北行署,成立安徽省,芜湖市直属安徽省。芜湖县乃属芜湖专区,芜湖专区及芜湖县均驻芜湖市。1958年2月27日,和县裕溪口镇划入芜湖市。6月21日芜湖市改属芜湖专区领导,同年11月27日专区和市合并,以芜湖专区名义出现,直属安徽省。1959年3月12日并芜湖县入芜湖市。1960年1月14日专区和市分开设置,芜湖市属省和专区双重领导。

1961年4月26日,芜湖市直属安徽省。同年12月5日复置芜湖县,属芜湖专区,专区与县仍驻芜湖市。1965年7月19日又划芜湖市归属芜湖专区。1971年3月芜湖县迁驻湾址镇。同年3月29日芜湖专区改名为芜湖地区,芜湖市、芜湖县同属芜湖地区。1973年2月25日,芜湖市升为地级市,直属安徽省。1980年1月29日,芜湖地区行政公署驻地由芜湖市迁宣城县,改名宣城地区行政公署,原芜湖地区的芜湖县划属芜湖市管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