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招收博士后(我在美国做博士后)

新冠疫情对美国科研圈影响到底有多大?亲历者告诉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美国招收博士后?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国招收博士后(我在美国做博士后)

美国招收博士后

新冠疫情对美国科研圈影响到底有多大?亲历者告诉你

近一周来,美国新冠肺炎平均单日新增确诊人数维持在二十万例的高位,不到五天新增确诊破百万,创造了新的纪录。截至目前美国已有累计超过1600万人感染新冠,相当于平均每2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新冠肺炎感染者,29.86万人因罹患新冠肺炎去世,超过了美国二战阵亡人数。

肆虐的疫情给美国的各行各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科研圈也不例外,今天作为亲历者来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关关停停的实验室

美国当地时间2月2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中心主任Nancy Messonnier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现在已经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不会在美国爆发的问题,是什么时候爆发的问题”。那天开始我在实验室戴上了口罩,我成为了我们整个实验楼第一个戴口罩上班的人,紧接着加州北部出现了第一例社区感染病例。

一开始实验楼里的大家都对疫情过度乐观,以为疫情只是在局限在某些地方,并不会造成大规模的传播,但是在接下来非常短的一段时间里,事情急转直下,3月初我们很快开始实行上午、下午轮班制,办公室人员开始居家办公,单位取消了原定于3月的集体野餐和年度学术会议,陆续传来哈佛医学院、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学校的一些实验室关停的消息。我们也开始准备停下手中的实验,迎接随时都可能到来的实验室关门通知。在我们开始准备后的一周,3月19日加州颁布了居家令,我们单位也通知一周内准备关停所有实验室,每个实验室仅保留少量必要人员,进行必须要继续进行的相对重要的研究项目。

我们楼层三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一名必要工作人员。我们实验室一共4个人,3个博后加上老板,因为我的课题已经收尾并在撰写文章,所以我并没有被列为必要工作人员,剩下的他们两个每人一个月继续作为必要工作人员上班。这样我就从3月底到5月底,开始了两个月不去实验室的生活,实验室唯一的学术相关的活动变成了每周一次的线上文献分享交流。

(图注:实验室关门后平时很难抢到车位的停车场变得空空如也)

4月初我的文章投稿出去,明显感觉编辑处理文章速度大大变慢,据说是因为疫情期间大家不去实验室干活都跑去投文章了,再加之编辑在家办公可能工作效率有所降低。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能去实验室干活了,审稿时间也比以前变长了,漫长的等待后文章也接二连三的被拒稿,让我更加坚定地认为是因为疫情期间大家不去实验室干活都跑去投文章了,当然主要还是自己的文章水平不够。

在经历了第二次拒稿后,好消息传来,随着居家令的执行,每日感染新冠确诊人数由四万例降到两万左右,各地开始重新开放,我们单位也于5月底重新开放实验室,可以去上班了。虽然我也支持继续执行居家令以控制疫情,但是因为疫情造成的五月份高达13.3%的失业率和近3000万人需要领取救济金才能活下去的残酷事实,加之很多美国人根本没有多少存款,让重开变得势在必行。

5月底实验室重新开放,上班前要通过手机回答类似“最近有没有发烧、咳嗽和接触感染者等”的问题并体温检测通过后方能进入实验楼工作。为了保持社交距离,采取上下午轮班的方式,工作时间的缩短也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有些本来可以一天完成的实验必须拆成两天来做。

一开始我感觉对我来说还好,因为我的课题已经收尾文章发了我就准备回国了,但是对于很多刚开始工作着急确定方向、完成课题发论文的小伙伴来说,可以说是流年不利了。还是那句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6月底,我的文章又被拒了,这时候传来一个更让我悲伤的事情,无意间听别人说一个跟我课题内容做的差不多的组文章已经要修回了。假如我的文章被抢发,我三年多的心血和努力就白费了。收到拒稿信,老板觉得别人提的有些问题也确实需要回答,为了保证自己文章不被抢发,又要遵守单位的社交距离规定,幸好我是下午班,每次都要从中午开始干到半夜,忙活了一个月七月底终于把补好的东西再投到了一个新杂志。

又过了大概一两个月,9月中旬的时候,我们单位另外一个系的老板告诉我们老板,他们那边早开始全天工作制了,老板算了一下我们实验室的面积也算符合规定的多少平方米一个工作人员的要求,于是递交了申请,实验室经历半年的关关停停后,我们实验室也正式开始了全天工作制,终于恢复了往常。

但是实验室还要面临随时可能关停的风险,假设实验室里有人确诊,我们就算密切接触者,需要去做核酸检测并且关停实验室一段时间。比较幸运的是,截止发稿时我们实验楼尚未有任何人确诊新冠肺炎。

只出不进的人员困境

新冠疫情发生后,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员失业情况,这种情况在我周围的科研圈并不多见,因为科研圈主要依靠科研经费来为员工分发收入,而本年度的科研经费早已经下拨并没有因为疫情收到太多影响。相反在我周围出现了很多实验室因为疫情岗位空缺、招不到人的尴尬场面,这是为什么呢?

了解美国科研圈的同学大概知道,国际留学生、访问学者、博士后也可以算得上是美国科研圈基层力量的半壁江山,而这其中中国学者的数量又占了最大的比例。

很多出国学习的访问学者随着学习期限的结束也陆续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很多签证要到期或者文章发表了的博后也陆续开始在寻找国内的工作,这造成了一股海外留学人员回流的场面,这在往年也是存在的,今年因为疫情因素更加剧了这一趋势,毕竟生活在每天新增十几万新冠确诊病例的地方多少有点提心吊胆。然而往年,这是一个动态平衡,有出就有进,实验室人员也相对稳定。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一平衡。

美国在年初出台的限制中国和一些国家人员入境的禁令,再加之国人对美国疫情恶化的恐惧,让很多实验室根本招不到一个从中国过来的科研人员。对于美国很多老外老板实验室来说,招不到中国来的博士后影响或大或小。但是对一些华人老板实验室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些华人老板的小实验室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

中国博士后任劳任怨、喜欢主动加班、拼命干活这一点是很多其他国家博后难以比拟的。所以对于追求快速产出文章的老板来说,招中国博后比招美国本土或者其他国家博后是十分划算的。尤其是大部分华人老板,相对美国老板来说对工作时间长度和强度要求高一点。相信大家都读过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老师发给美国实验室人员的那封信吧,我不敢说全部,我见过的华人老板大部分对时间的要求也差不了蒲所长多少。相对于国外老板实验室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华人实验室自然也吓退了一波生活相对安逸的美国博士生和博士后,就像我们单位每年招的博士生基本都到了老外实验室。即使是在自己领域做到顶级的华人大牛,实验室也大部分是华人。

只出不进的状况导致的现状是大牛实验室降低招聘标准,让一些在小实验刚工作了一两年、课题不顺利的博后可以去到自己平时可能很难进去的大牛实验室。比如我们单位的一个大牛,前几年从来没有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里见过他实验室招人的广告,今年他也开始在微信群里和朋友圈发招聘公告了,以前他只需要通过官方途径发广告招聘都挑花眼了。他实验室基本都是从国内过来的发过十分左右文章的博士,而今年这个通道被彻底阻断,只能各个途径加大宣传。不过他最终也很快招到了人,毕竟大牛实验室还可以吸收一些美国本土毕业的博士和一些想跳槽的博士后的。但是到了小实验室这边,情况简直可以用雪上加霜来形容了。

小实验室的博后也是想发大文章的,毕竟大家出国做博后大部分都是冲着好文章来的。大实验室突如其来的的机会少了国内刚毕业优秀博士的竞争,瞬间给了很多小实验室博后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这边几个月的时间就走了好几个,顺利从我们这边小实验室跳槽到大实验,要在平时想跳可都很难跳进去的。招不到人,还遭遇大实验室挖墙脚的一些小实验室遇上了前所未有的人员危机。比如我们实验室,本来有3个博士后,1个刚来一年趁这个机会跳到了大牛实验室,我明年要回国,实验室到时候只剩下1个人。老板招聘公告发出去几个月,到目前尚未招到合适的人。

听说我认识的另外一个华人老板实验室,也算年轻有为的一个华人老板,刚工作四年就发了1篇20多分的,两篇十几分的,明年好几个访学和博后要走,目前也是焦头烂额。想招人又不想放低标准,目前还没有招到人。前几年,每年都会有很多同学问我们单位这边有没有招访学的老板,今年疫情发生后,这个数字降到了0,毕竟没有人愿意这个时候从全球最安全的地方到疫情最严重的的地方去。

偶然短缺的科研试剂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像很多生活必需的防疫用品的忽然短缺一样,我们这边首先出现了短暂的手套等防护用品的短缺。

(图注:3月初美国某超市被抢购一空的货架)

5月底因为飙升的失业率和疫情的初步好转,美国在实行了一段时间的居家令后全面重新开放,再加之进口力度加大,这种情况得以缓解。我内心里自然认为随着工厂的全面复工,疫情初期出现的少数产品的供不应求会随着逐步开放而恢复正常。然而全面开放带来了疫情的再一次爆发,随着而后出现的抗议活动、总统大选、天气变冷导致疫情彻底失控,每天的新增达到了惊人的二十多万例。陆续开始出现其他一些试剂的供货期延长甚至断供。

首先供货期变得延长很多的是做核酸检测要用的相关试剂和耗材,做核酸检测所需要的试剂和耗材很多在我们的日常实验中也会用到。因为每天暴增的核酸检测人数,导致这些试剂和耗材的需求量异常增加,从10月份开始我们实验室订购的BioRad的qPCR平板交货期一度延长到一个月,而平时从下单到拿到货可能也就是三天左右的事。

10月底,老板收到一个大公司发来的邮件说我们实验室平时常用的一款试剂他们要停产了,目前库存还有一些,问我们要不要预购一些。据说是因为这款产品用的实验室并不多,平时经济情况好的时候还保留着这条生产线,现在疫情到来经济形势不好就把这个创造利润不大的生产线给砍掉了。

还好大部分实验所需要的试剂都还在正常供应,但是有时候一个小试剂的短缺对于一个课题组和实验室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

当笔者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昨天的新增确诊病例,依旧二十多万例,或许这个天文数字在国内同胞眼里这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不是累积,而是单日新增。国内哪个地方出现一个,动员规模和力度也是我们这些在国外的人难以想象的,也是非常羡慕的。套用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魏巍的话来说,大家平时每天能够相对放心的逛街、购物、聚餐、做实验、开会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

可是,从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虽然我身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祖国人民也让我体验到了幸福的感觉,我也有幸拿到了洛杉矶领事馆所分发的健康包!

最后祝自己能够安全度过这场疫情!也祝所有科研圈同仁课题顺利、基金高中、文章发高分!

作者简介:所长老王,武汉大学八年制医学博士,美国某知名肿瘤研究中心博士后,所长毕生梦想创办东方冷泉港,名曰月牙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所长老王原创,欢迎转发本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