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琴最新唱段(与师父新凤霞患难与共的戴月琴)
戴月琴老师新凤霞大师的徒弟,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
十年文革中,新凤霞老师受到不公正待遇,由于吴祖光先生被强制劳动改造,沉重的家庭担子便落在新凤霞身上,她既要照顾年迈的婆母,还要接受繁重的监督劳动和无休止的批斗。
就在这时,不满成年的戴月琴被安排与新凤霞同住一室,戴月琴的出现为精神几乎崩溃的新凤霞带来了支撑。在戴月琴的心中,新凤霞是她心中的偶像,是最她最崇敬的艺术家,她决心利用这机会帮助新老师渡过难关。
有一次新凤霞去河里挑水,水桶掉进井里,眼望着井中水桶,新凤霞一个劲全身颤抖起来。戴月琴安慰老师说:“您千万别着急,有人问,就说是我掉的。”说着戴月琴将水桶捞了上来,又替老师把水挑了回去。事后,新凤霞将这些事告诉了吴祖光先生,祖光先生在给新凤霞的来信中说:“月琴这孩子太善良了,代我谢谢她。”
为使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师少受折磨,戴月琴尽可能地多分担新凤霞的活儿,如搓煤球、劈柴、生炉子、扫厕所,危难之中见真情。
她在与老师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建立了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真挚感情,她尽可能地关爱照顾着老师,身处逆境的新凤霞将月琴当成精神上的依靠,在无人注意的地方,还是在夜深人静的小屋子里,她向求知欲强烈,渴望追求艺术的戴月琴,一招一式地传授着自己多年积累的演唱技巧。
戴月琴则在凤霞老师的悉心指点下,专心致志地学唱着传统和现代剧目的精彩唱段,领悟着老师那与众不同的气质神韵,感受着老师那举手投足表演程式的运用和对人物的刻画。
1978年,著名剧作家、中国评剧院院长胡沙点将,将音质、神韵、扮相近似新凤霞的戴月琴调入一团主演《刘巧儿》,同时让她正式拜新凤霞为师,学习新派艺术。新凤霞高兴地说:“小戴早就是我的学生了”。吴祖光先生也早将月琴当成亲生女儿看待。他每逢出国或出差,总要给月琴女儿带回一份礼物。
“我拜新凤霞为师后,凤霞老师不仅教我唱戏,还教我绘画。凤霞老师的丈夫吴祖光先生也常常讲起凤霞老师当年拜国画大师齐白石门下学画的情景。他还告诫我,要做好演员,就必须勤奋好学、博采众长,还要学习书画,提高自身修养,戏曲和书画是分不开的。 ”戴月琴说。
她1950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一个满族艺术之家,父亲戴剑秋是20世纪30年代颇有名气的电影明星,母亲梁淑琴是出色的化妆师,3岁那年,戴月琴随父母迁居北京。
1964年,14岁的戴月琴考入了中国评剧院学员班,成为六零届插班学员。1965年,中国评剧院排演现代评剧《阮文追》,从未正式登台演唱过的小月琴,被独具慧眼的导演张玮和编剧胡沙院长选中,饰演剧中的卖报姑娘阿蕾,这是小月琴第一次与她仰慕以久的新凤霞老师同台演出。
新凤霞对这个聪颖勤奋的小姑娘疼爱有加,经常手把手地向她传授演唱技巧,还让著名琴师徐文华先生帮她吊嗓子。每当回忆起这些事,戴月琴都说那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新派艺术的海洋中,戴月琴如饥似渴地吸吮着雨露,在老师们传授下,她掌握了新派剧目中的大部分唱段和表演。
戴月琴为学生说戏
她主演的评剧《花为媒》1999年由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后,收入《中国戏曲精品库》;她在《花为媒》中饰演的张五可,获中青年演员调演表演奖,被观众称做是“恰似穿花蝴蝶款款舞,鸣柳娇英自在啼“。她主演的《刘巧儿》曾创下在京城连演158场,场场爆满的记录。她主演的《狐仙小翠》获新创剧目优秀表演奖,曾在北京连演200多场后又改编成戏曲连续剧《天地缘》,在全国各地电视台多次播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