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产生成瘾性(35中年男女成瘾症)
原创 赵倩 中年客
最近豆瓣上有一个很火的帖子,说35 中年男女都需要认识到一个问题,除了吸毒和喝酒,没有别的让自己更快乐的方法,唯有风轻云淡的悲惨生活等待着大家。
作为关注中年发展与心灵成长方向的平台,我们可以确定的给这样的唱衰论一个结结实实的否定,因为从已有的调研及相关研究来看,35岁左右是进入了“前中年危机”的意识觉醒时期,这是一个转型窗口期。
不过,纵情于烟酒毒赌情色之中的“成瘾症”现象,确实是中年时期无法绕开的话题,一些人也确实会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更糟糕的生活境遇里。
中年客#七日谈#活动中赵倩老师曾就这个话题做过一次主题分享。我们今天就以文字+音频的方式为大家推荐这一篇——中年之“瘾”,隐匿的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形形色色的“瘾”症之下,了解隐藏着的情绪、欲望、愿望并从各种“瘾”中化危为机。
七日谈⑥中年之“瘾”-上
来自中年客
00:00
54:25
七日谈⑥中年之“瘾” -下
来自中年客
00:00
17:13
【一】
未能企及的隐蔽愿望
百度汉语中“瘾”的解释:本义是不良的癖好,泛指浓厚的兴趣,及对事物难以自拨的状态。
这个定义既包括了达到诊断的物质滥用、行为冲动控制障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酒瘾、毒瘾、病理性赌博等等。
也包括了个人一些隐私的癖好,比如一些奇怪的收集、这几年常见的医美成瘾、网购成瘾、性瘾,还包括了一些无伤大雅、甚至高雅的个人兴趣爱好。
历史上也有著名的“瘾”士,比如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好像每个人都有奇怪的癖好,打铁的嵇康、滥饮的刘伶、哭吼的阮籍等等。“诗魔白居易”有诗道:“人皆有一癖,我癖在书章”。
古人也说,人必有良癖,而后有所成,可见这个“瘾”和癖也不全是不好的,广义的瘾,既有自我协调、与人无害的,也有与自我冲突、与社会环境冲突。
既然都称为“瘾”,说明他们是有共性的,那就是做的时候会有舒服的感觉,或者可以抵消压制住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使得这个人会身不由已的想做这件事。
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个人他一感受到内在的张力,就用某种特定的付诸行动的方式快速的释放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用感受到内心冲突了。
不妨来从文字上来看一下这个“瘾”字,病字头下面一个“隐”字,从字面上我们至少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
一是某个行为或状态是需要被隐藏的。之所以要被隐藏,那当然是多少有些偏离常态。要么不被自己接受,要么不被他人或社会规条接纳,要不然就是对自己对关系对环境是有影响有破坏的。
另一方面,病字头下面可能隐匿了自己不知道的或不能表达的部分。
今天开始,我们陆续来聊聊“瘾”,尤其是中年之“瘾”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 茅台酒引出的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我和他们一家人关系都不错,他们家做企业的,大概两年前的一天,我接到他妻子的电话,跟我吐槽说:“一天下班回家,老公跟她说,你不要的衣服就扔了或者送人吧。”
妻子很纳闷,怎么好好的突然说这个,好奇的打开衣柜一看,自己的衣柜被茅台酒给占了一层,妻子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原来,我这个朋友从十年前起对收藏茅台有很大的瘾,这里说的不是酒瘾,他本人除了必要的应酬不经常喝酒,而且当时也不是为了升值。
但在过去的近十年里,他购买的茅台酒大大超过了他所需的数量,家里能放酒的地方都存满了,酒柜、杂物间、自己的衣柜,再就是占领太太的衣柜。对于这个行为家人很不能理解,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
如果邀请大家对茅台酒做个联想,我猜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权力、财富、地位、成就、社会关系等等,没错,茅台酒的象征意义也许就是朋友想拥有的一些现实的成就或能力,这个是第一层的愿望。
■ 隐秘的愿望
但其实还有更为隐秘的愿望,那就是渴望拥有父亲的力量,并且想取代、超越父亲,这个就是精神分析里说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源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的神话故事。弗洛伊德用来命名人在3-6岁的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在所有3-6岁孩子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想要杀死同性父母取而代之的愿望,就是说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把喜欢、爱投向异性父母,把攻击投向同性父母。
同时这个潜意识愿望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恐惧,害怕被同性养育者严厉的惩罚,从而转向认同同性养育者。
顺利度过这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孩子就可以实现与母亲的分化,进入到与父亲、母亲的三元关系中,最终相信自己能够拥有他渴望的同性养育者某种品质或力量,成为和TA同样的人,并为未来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完成这个心理发展阶段需要几个条件,简单讲一是父母在场(不仅仅指要在家,而是要参与到三角关系中间来),二是这个同性父母要在孩子的攻击中活下来,也就是说同性父母既要在父母的位置上耐受住孩子的攻击(面对孩子的攻击不逃跑不报复),又要守住边界(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还要让孩子认同自己与异性养育者的伴侣关系。
我这位朋友是家族企业的第二代经营者,小时候父亲在城市创业,他和妈妈生活在农村,父亲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他,难得回来一趟在他的眼里也是威严的、不苟言笑的,他对父亲既敬又怕。
用现代的话来说,小时候父亲的陪伴是有缺失的。他感受上无法接近父亲,也就无法从心理和妈妈分离。
自己潜意识里想攻击父亲的愿望和独占母亲的焦虑,又使这位朋友外挂了对父亲惩罚的恐惧,所以令他尊敬父亲害怕父亲,却没能足够内化父亲的力量。
后来跟他的聊天中他回忆道,7岁的时候和妈妈来到城市跟爸爸一起生活,有一次目睹了父亲在公司食堂宴请一位大领导,几个人喝了很多茅台酒,然后醉倒了,这个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父亲宴请领导这件事,使得“父亲、权威、领导、被茅台酒放倒”这些记忆片断与他潜意识的愿望发生了融合。他把男性力量、权威、成就、攻击父亲的某种能量凝缩在茅台酒上,置换了他潜意识的隐秘愿望,茅台酒就有了某种象征性的心理功能。
■ 冲突的浮现
十年前恰好是朋友父亲正式退居二线,把公司经营全面交给他的时候。从现实层面来看,下一代超越上一代似乎是个共识;但潜意识层面,越是可能要超越和取代父亲了,越是可能会激活他早年的焦虑和恐惧。
3-6岁时,他压抑了指向父亲的爱恨情仇,使得他没能很好的内化父性力量,跟父亲的关系模式也有可能会影响他对权威的内在感受,或者说会影响他对成功的感受。
所以在这个要担当重任的时间节点上,他可能更需要获得某种力量,使自己变得像小时候眼中的父亲一样强大。作为这个隐秘愿望的变形,所以他开始购买大量的茅台酒,使他在幻想层面去拥有父亲的力量。
还有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收藏书,很多朋友告诉我买的书放不下了,其实好多都没读过。书这里显而易见的是象征知识、文化,或者是早年某个理想化客体。
“拥有书”在潜意识里置换了想拥有知识文化的愿望,或者深一点是想拥有某个理想化客体的品质或能力的愿望。
现实中这个愿望的实现需要很多客观条件,比如当时有要实现这个愿望的环境,进而可能需要主观上持续的努力等等。
如果当时的潜意识愿望没能实现,就可能会作为一个情结潜抑,买书就是无意识状态下的即时满足。
恋物癖很多都有这个机制,潜意识中隐匿的未能企及的愿望置换到某种物品或行为上。只是禁忌越大的,这种潜意识愿望会压抑得越深。
■ 解决
例子只是帮助人们理解一些在旁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行为癖好。对于一些现实功能比较好的人来说,这样的潜意识的愿望压抑得不深,一旦意识化,就会采取更加适应性的方法去修通,或者去完结这个情结。
据我所知,这几年我这位朋友和父亲的关系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害怕,到现在交流越来越多,彼此的理解和欣赏越来越多,听说这两年囤酒的量已经变得很理性了。
再比如,同是热爱女性,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会去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而李宗盛、冯唐、荒木经惟他们就把对女性的热爱变成作品,这就是升华。
明末散文家张岱有句名言:“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交,以其无真气也。”
只要这样的癖好是以不伤害自己的方式带给自己满足感,又不妨害他人和社会,其实是以一种适应性的策略来处理自己的内在冲突。
在我看来,把功夫花在所好之事上的人,对生命有一种单纯的热忱,物我两忘境界是让人佩服和羡慕的;专注于一事一物,从中得到无穷乐趣,也可以令庸碌的生活变得生趣盎然,这也许就是”良癖“的高妙之处吧。
【二】
未经意识的情绪感受
我有一位中年女性的来访者,初次跟她打交道就感觉非常舒服,不止舒服,言行举止都是那么妥当,让我很有些敬慕。
访谈中了解了这位女士的一些基本情况:大学毕业后一直和先生一起打拼事业,先生事业发展得不错,生了二胎之后,先生提出让她做全职太太,女士觉得自己和老公的感情一直很好,孩子也需要照顾,就答应了。
这几年先生生意扩展,越来越忙,和太太的交流也少了,但女士似乎很能理解,说老公其实很顾家,钱会都拿回来,对孩子也很好,每年还会亲自安排全家的旅行。
聊到这里,女士表现出的善解人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她究竟为什么来求助呢?
■ 奇怪的网购
原来这几年她网购的金额和频率不断升级,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因为她购买的东西大都不是真正需要的,老公又是那种做什么都有计划有节制的人,特别是在金钱和时间上,所以每次帮太太还卡颇有些怨色。
为此女士似乎也有些内疚,但又马上辩解说“我又不是给自己一个人买,一家大小都要用的”。
有一次女士给婆婆买了一套昂贵的磁疗衣,老人花钱很节约,不想要,就跟儿子抱怨了几句。老公回来动了气,有点翻旧账的意思,把这几年她网购的事都数落了一遍,这位女士觉得很委屈,但似乎也觉得自己有哪里不对劲,于是在闺蜜的建议下来寻求帮助。
全职太太的生活在外人看来也许是令人羡慕的,可身在其中的感受未必如此,这个身份首先挑战的就是女性的价值感和安全感。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这样抱怨,料理家务这种事,做了没人看得见,不做就会很扎眼。这样的抱怨至少说明两点,一是社会普遍认知中,家务主要由女性承担,二是家务劳动被严重低估值。
加之如果以前有工作,离开原来的工作社交环境,从工作中收获认可和成就的途径被阻断,价值感势必会下降。
人类群居动物的本能,驱使着人们从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但料理家务和照顾孩子这些繁琐的工作,使得全职太太与外界的连接减少,因此安全感也在下降。
价值感下降会影响安全感;而安全感下降,依赖需求的增加,可能增加的羞耻感和失控感,反之又会影响价值感,由此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舒服的情绪感受。
■ 不被接纳的情绪
在访谈中了解到,这位女士虽然也有这部分的苦恼,但她对于女性的社会角色有一个先占观念:
认为女性首先必须是个好妈妈好妻子,应该一心为家、乐于奉献、善解人意,而抱怨、指责、发脾气都是没素质的表现,耐不住寂寞更不是一个好女人的品德。
基于这种认同,很多不舒服的情绪感受都被压抑在潜意识层面:
渴望老公的陪伴,又觉得必须要理解老公,担心如果表达依恋,老公会觉得自己作、不懂事;如果提出要求被拒绝,自己会更难以承受。
愤怒也是她很难意识到的情绪。想到自已原来和老公一起打拼时能力是被大家认可的,做了全职太太后虽说有经济保障,但总觉得自己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害怕脱离社会,害怕被抛弃。
潜意识里觉得这些跟老公要自己做全职太太有关,滋生了对老公的愤怒甚至是怨恨。
让一直秉持优雅、贤淑女性品质的她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挑战了她内心深处对女性的认知,会激活她的羞耻感,随之而来的是焦虑和自我贬低:“生活条件和老公都这么好,我还不满足,这就是不安现状,就意味着我不是好女人”。
为了抵御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她会尽量不让自己觉察到这种情绪。随着咨询的进展,她可以越来越多的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
■ 另类的情绪表达
能够意识到这部分的情绪,就能帮助她更好理解自己的这些行为。
这位女士开始觉察自己网购行为中有意思的部分:明明自己财务自由,家里的开支都由她自由掌握,她却偏偏要选用丈夫的副卡去支付网购。
随着探索的深入,她渐渐意识到自己用了另一种隐蔽的办法处理自己未意识到的不舒服的情绪:
知道丈夫在金钱上比较节制,她就用网购升级的方式引发丈夫的反感,好像在说,“你看,不是我脾气不好、不安现状吧,是你小气,爱生气,”这样自己就不用承受愤怒所激发的不安了。
丈夫反复为这个事跟她表示不满,不仅帮她表达了愤怒,也满足了她与丈夫连接的愿望:因为,不好的关系也比没关系好。
类似的情况中年男性更多见,我们社会对于男性的理想化的标准是:圆通的、能力强的、达观的、举重若轻、最好还是顾家的、知情识趣的。
很多男性小时候就被要求被教导“不要哭、要坚强”,“好男不跟女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喜怒不形于色”。认同这种社会性别角色的男性,很难容忍自己在职场和家庭关系中有不舒服情绪感受。
体验到这部分情绪,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心胸狭隘、没有责任心、缺乏意志品质等,那些人类天性中本来就有的愤怒、悲伤、脆弱、无助等情绪感受被压抑下去。
我们知道情绪一经识别和接纳,它就会随着时间消减,但如果这部分被压抑的情绪无法觉察到,自然没有办法有意识的进行处理。
不能接纳自己情绪的人有情绪张力时一开始是压,压不住了,一部分人可能就以症状的方式呈现。
比如失眠、焦虑、抑郁等,也可能以躯体化的方式表达,比如莫名的背痛、肩痛、头痛等,严重一些的会心身疾病的方式表现,如高血压,消化道疾病等问题。
还有的人会以一些类似于“瘾”的特定行为表达。
早年的养育模式中形成的某些歪曲认知,使他们不能或不愿意识到这部分的情绪,自我道德严厉的人,会以一种被社会规条接受的方法释放内在的情绪张力,或者选择一种不易被发觉的方式去表达未经意识的情绪。
比如男性可能以应酬的名义宵达旦的打牌,或者频繁饮酒等等,这些释放情绪压力的方法,一方面让自己快速获得某种快感,另一方面也往往夹杂着对激发自己不舒服感受的人或情境的攻击。
这些行为虽然没有达到病理的程度,时间长了,还是会影响自己的身体或影响关系。
■ PLUS版情绪体验
心理学认为,人体验到的情绪感受10%来自当下的事件,90%来自过往人生经历。这意味着我们很多的情绪体验,都有着“历史悠久”的故事脚本,即在早年成长经历里获取的属于自己的情绪编码。
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对女性的观念,以及不允许自己觉察的情绪,源于早年经历中父母频发的战争,母亲的强势让她感到非常痛苦,渐渐形成了理想中女性的形象,并一直为之努力。
觉察情绪感受后,她尝试和丈夫进行了多次深度沟通,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期待,没想到丈夫很理解,还承诺每周都会安排时间单独陪伴她。这位女士也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小时候练过舞蹈的她,开始重新练习瑜珈,还打算和她的瑜珈老师合作做女性力量的培训,先生也表示支持。
生而有之的情绪,必然有它的作用。学习觉察自己的情绪,就可以按图索骥对自己进行探索:
什么样的事情引发了自己哪些情绪反应;
哪部分情绪是被当下事件激发的,哪部分属于早年的情绪编码;
这些情绪包含着我们对当下事件怎样的认知,这个认知是否合理;
这个认知是如何形成的,有怎样的故事脚本;
这个故事脚本里是否包含着我们未能满足的期待
........
如果我们能够升级自己对情绪的体验能力,就可以在情绪涌上的时候加入一些理性,更好的应对和处理当下的事件,也可以用更适应的方式平复自己不舒服的感受。
总之,情绪并无对错,情绪管理也不是平时说的不发脾气。练习和自己的情绪感受相处,就是要把情绪当成信差,尝试通过解读自己的情绪去理解自己的真实诉求,并找到适合的方法表达或释放。
学会觉察情绪、运用情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共情的理解他人,让我们变得更有人情味,从而让生活变得更丰盈幸福。
【三】
未能满足的原始渴望
这一节想说的总让人有些下笔不忍,几经修改,拿去了身边的人与事,想写些尽量远一点的故事。希望它离我们生活尽可能远,是因为它其实离得很近。
■ 肯尼迪家族的故事
最近,肯尼迪家族又出事了:美国前任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的外孙女麦基恩和她8岁的儿子在潜水途中失踪,几日后母子遗体被找到。这让广为流传的“肯尼迪家族诅咒”又一次浮现于大众视线。
声名显赫的肯尼迪家族在过去百年里诞生了众多的政界、商界、学界等各界精英,与此同时,从约翰.肯尼迪的大哥小约瑟夫战机爆炸意外死亡开始,至今已有15位成员非正常死亡,且家族中酗酒、物质滥用和性瘾等现象的比率相当高,让人匪夷所思。
毋庸置疑,肯尼迪家族成员中有很多天赋超群的人。他们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世俗成就,另一方面却身陷死亡谜团和各种“瘾”行为之中。
就拿约翰.肯尼迪来说——二战英雄、“美国历史上排名前五的最受欢迎的总统”——这样一位头顶光环的天之骄子,一边需要每天服用12种药物,一边身陷性瘾、不停与各种女性发生性关系。
如何理解这些天资卓越的人在成年之后的各种“瘾”行为?
暂不谈遗传因素和创伤的影响,我们可以尝试从早年养育环境中寻找一些线索。
■ 被设计的人生
老肯尼迪与太太罗斯夫人共育有9个子女,一个爱尔兰裔的家庭生育这么多孩子并没有多么特别,特别的是孩子们有一个精明过人、野心勃勃的爸爸。为了实现个人及家族的雄图伟业,他已为自己的孩子们设计好了人生:
大儿子小约瑟夫成为美国总统,二儿子约翰做出版商或记者,帮助哥哥回击外界对他的攻击;三儿子罗伯特做律师,将担负起捍卫家族利益的重任;只有幼子爱德华年纪还小,前途尚未选定。
尤妮斯.肯尼迪.史里弗(约翰.肯尼迪第三个妹妹,阿诺.施瓦辛格的丈母娘)回忆道,“父亲总是争强好胜,他总是认为,不得第一就说不上足够好。只要哪个孩子没有得到第一,就会被关在厨房独自一人吃饭。不论哪个孩子已经获得了多少个第一,他还是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同时争取父母不断的认可。”
老肯尼迪的太太罗斯夫人性格坚强,生育能力也超极强大:小约瑟夫与约翰.肯尼迪相差一岁多,约翰出生后一年多后大妹妹罗斯玛丽出生,之后一年多二妹妹凯瑟琳出生,再之后一年多三妹妹尤妮斯出生.......
孩子的密集出生让罗斯太太很难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内在需要,尤其是约翰.肯尼迪之后出生的妹妹罗斯玛丽,因为出生时脑部损伤,花费了罗斯夫人更多的精力照顾,而约翰能够得到的照顾少之又少。
在罗斯夫人的日记里写道:“我常在想,杰克(约翰.肯尼迪)会不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罗斯玛丽的年纪虽然比较小,但是杰克也不过比罗斯玛丽大一岁半而已。我费了很多精力在罗斯玛丽身上,我希望这么做,可以帮助她脱离苦海。”
肯尼迪家的朋友、邻居们回忆起罗斯夫人,都说:“她不是那种会把小孩搂在怀里的母亲。肯尼迪太太给孩子的情感很保留,但是只有对罗斯玛丽例外,肯尼迪太太几乎把所有情感都留给了她。”
遗憾的是肯尼迪家族始终接受不了罗斯玛丽的“不优秀”,成年后的玛丽被逼迫接受脑部手术失败后成了“白痴”,同时也成为肯尼迪家族极力掩盖的秘密禁忌。反讽的是,她似乎因此被可怕的“诅咒”遗忘,成为家族中极少有的寿高而终的人。
一边是宏图大略、对孩子要求严苛的父亲,一边是无法很好满足孩子需要的母亲,孩子们早年的成长环境中得到的照料和关注非常有限。为了争取到更多父母的爱和关注,他们都会奋不顾身的成为父母期待的孩子,但他们的内在婴儿般的原始渴望可能从未被满足。
■ 生而为人的原始渴望
生而为人的原始的渴望是什么?是婴儿想与理想客体融合,获得全能感、掌控感的需要,这样婴儿才能感受到自己是真实存在的,才能抵御身体崩解的巨大恐惧。
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与科胡特所说的“母亲对婴儿恰到好处的回应”,也就是婴儿需要感到自己是强大的,母亲是愿意并能轻易满足婴儿的。如果早年被恰到好处的照料(正性的记忆痕迹要足够能抵消负性的记忆痕迹),孩子就慢慢能区分出我和非我,否则可能就会在这个位置上留下一个坑。
简单说,当婴儿开始哭的时候,一个功能很好的妈妈会马上想去理解孩子是饿了?肚子痛?还是拉粑粑了?然后会在情绪上和行为上回应孩子,喂养他,给他清洁,或是按摩什么的,这个婴儿就会觉这一切是由自己操纵,自己身体的舒适是可获得的,环境是安全的,于是“我”就在妈妈的照料下慢慢存在了。
但也有可能这个妈妈自己的状态不好(身体或情绪等原因),又或是由于自己早年也没有对恰当的对待,那她给婴儿的回应可能就是:等我准备好才能来回应你。婴儿进而会做出一个夸大的表达——“暴怒的哭”,其实是在用全力给妈妈传递TA的感受:现在就满足我,不然我就要崩溃了。
如果妈妈不想回应孩子,并不断地要求孩子调整自己适应妈妈,婴儿会发现提出需求不仅会被母亲拒绝,而且如果为此抱怨母亲,母亲就会不理TA,或冷漠,或惩罚。婴儿为了获得母亲的照顾,就会发展出一个"假我"。
“假我”的根源来自早期的养育者功能不良,不能满足婴儿的需求,反过来需要婴儿满足养育者的情感需求。
婴儿意识到,如果想让母亲喂养自己,想让母亲微笑而不是皱眉,温暖而不是冷漠,婴儿就必须学会做到妈妈想要的样子,于是TA开始努力取悦母亲,学会让自己变得可爱,不断观察母亲的喜好,学着做母亲喜欢的事,甚至在母亲要求TA做之前就把事情做好。
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就诞生了。
但成为让妈妈满意的孩子是要付出代价的!
代价即,逐渐与TA的真实自我的情绪感受失去了联系 ;失去了对真实情感的感知、失去了对自我的清晰认识,也会逐渐丧失对人生的热情和意义感。
“我知道有人是爱我的,但我好像缺乏爱人的能力”,这是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的一句话。对于有“假我”的人来说,也许还不仅如此,他们甚至也丧失了爱自己的能力。
■ 失联的幸福感
罗伯特.肯尼迪22岁的外孙女西尔莎.肯尼迪.希尔曾经就读于波士顿大学,是一名令人赞叹的学生。在课堂上,她总会做第一个发表个人见解的学生,并且对于当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有着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这样一位别人看来优秀的人,却在去年因吸毒过量死在自己家中。
22年的生命里,她已和抑郁症斗争了多年。2016年她曾经发表的一篇描述自己抑郁状态的文章中写道:
“虽然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但是我仿佛胸口被巨石压住般感受着深深的悲伤”;“我感受幸福的能力早已受损...我完全丧失了幸福的能力”;“这变得太难承受,我甚至试图自杀。”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那些年轻且优秀的人,出现无法解释的抑郁甚至自杀倾向。许多这样的人都伴随着“假我”长大,他们内心的抑郁是隐藏的。他们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工作,成绩出众,但内在感觉迷茫、空虚。只有在能够唤起母亲或其他人的正向回应时,他们才能感到高兴。他们对自己的优秀或成功没有任何愉悦感。
对于越小的孩子,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就越是关乎生死。就像肯尼迪家族“一切为了胜利”的金科玉律,似乎已成为孩子们可以获取父母关注的唯一方法。于是,他们把满足父母的需要和期待内化成自己的全部。
就像约翰.肯尼迪曾说过“我的哥哥小约瑟夫是一家中从政的当然人选。如果他活着,我会继续当作家。如果我死了,我弟弟会当参议员。如果他出事,我的另一个弟弟会为我们去竞选。”
■ 成功之殇
用“假我”的外壳擎举着父母需要或家族使命长大的人,从来就没有弄清楚哪部分需要是自己的,哪部分需要是父母的,那个“假我”早已内化成自己的一个部分,而里面的婴儿却从未被看见和照料。
成年以后,早年这种未被满足的渴望不会消失,那个“虚胖”的“假我”在经历许多人生挑战后,内在的虚空会越来越大。他们一边不断把自己祭献出去,另一边一直处于不自知饥饿状态的真实自我,对原始需求的渴望会变得更加迫切。
性、物质滥用等“瘾”行为可以大剂量且快速的填充饥饿的原始渴望。
这些缺失在语言发展之前,因此很难进入意识,只有身体的记忆最为深刻。而且越早年的缺失、缺失越严重,作为代偿的瘾或其他病理症状的形式可能越具破坏性。
约翰.肯尼迪一直以精力旺盛、极具魅力的形象示人,其实他的身体情况一直不好,3岁前患过百日咳、麻疹、水痘、猩红热,少年时代患过盲肠炎、淋巴结炎、黄疸复发、慢性哮喘,成年之后更是罹患各种疾病。
身体部分也许早已经提示他内在的缺失,而他无法觉察内在感受和真实自我的需求,只能转而通过性瘾来暂时满足。
曾奇峰老师曾说过:任何竞争到最后都是人格层面的竞争。
在不能企及或难以维持的理想化自我,与饥饿的真实自我的双重夹击下,躬身躲入某种“瘾”里,让这些人有机会暂时满足自己无所不能的掌控感和婴儿般安全感的需要。
然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内在有缺失的人,跑得越快,那个“虚胖”的我必然折损越大。就如这些年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让人悲叹的人与事:在别人看来很成功的中年人,突然被自己的某种“瘾”搞垮的例子:有政坛新星、有商界传奇、有励志典范,让人不禁扼腕。
有一位中年的男士曾跟我描述,当时他经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升迁,收到通知后的第一个电话是打给妈妈的,希望她会为此骄傲,但他自己感觉不到任何愉快和兴奋,觉得人生不过是从一个战场到了另一个战场。
如果说前面的例子离我们的生活还有点距离,这位男士描述的情境和感受,应该会让很多朋友产生共鸣。
有时在想,如果生活中的我们能慢一点,等等那个被落下的自己,让对自我的觉察有机会跟上,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去校正,去修通,有没有可能我们会去向不同的地方......
【四】
未解决的存在议题
中学时读余秋雨先生《文明的碎片》中有一段话让我一直记忆犹新: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没有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作。
每个人的人生皆有废墟,中年之“瘾”可能就是掩盖废墟的那个举动,这个举动如此真实,只是为了提醒我们废墟的存在。
以这些“瘾”和癖好为线索,就有可能探索到那些自己未知的废墟。
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回看那些真实存在的废墟,就可能重新叙事过往经历的完整样貌,就有可能站在岁月的隘口,拨开中年迷雾,更明晰的看清过去未来的人生之路。
■ 陌异的人生新阶段
有时觉得人生就像打怪升级的游戏。
当一个人度过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成年早期,就迎来了中年这个人生阶段。
也就是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之后的故事。童话故事通常在这里戛然而止——身处这个年龄的人们会有更多体会——很多关于生活唯美的梦慢慢的醒了,更多的是要接受生活不完美的真相。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的中年似乎应该这样度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圣训似乎也暗合心理学人格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很高的人格发展水平,是高度自性化的表现。
我们可以把这个“心”理解为一个统整的自我,需要完成人生各个阶段的修通才能实现;“矩”可以理解为道德理论中的最高发展水平: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的道德认知已经内化了各种标准,个体的道德认知超越了社会法规和法律,普适于每个人的尊严、生命价值和人类大义。
因此,“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在人格成熟的基础上灵活驾驭各种道德规范,是一种真自在的状态。而中年阶段的自我整合是去向这个状态的必由之路。
性成熟以前,青年人的爱的能力不仅包括两个性别,他们爱一切,既包括感官的,也包括精神的东西,他们把爱情的魔力,把童话般变化的能力赋予一切。人到了晚年,只有少数精英和诗人有时还会具有这种能力。——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 “再不疯狂就老了”
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里对中年的冲突和危机有这样的描述:“一个人沉溺于身心交感之中的能力可以导致他逐渐扩张自我兴趣,并对正发生的事物注入力比多。当这种丰富性完全枯竭之时,一种带强迫性的假亲密需要的退化便产生了,往往带有一种停滞、厌烦、人际关系单调的普遍之间感。所以,一些个人往往开始纵容自己,好像他们只知道自己——或者只是彼此互知——就像是唯一的一个小孩;而在条件许可的地方,早年身心方面的伤残就变成了只顾自己的口实”。
成年早期我们在性或与人亲密的动力驱使下,不断拓展自我的领域。
但中年之后向外拓展的驱力减弱,对关系中成熟的精神共享部分的要求会更高,比如彼此理解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追求等,如果这个部分难以实现,就会对现在状态产生停滞、厌烦的感觉。
艾里克森提出克服中年停滞感的方法是:获得繁衍感。
繁衍感并不仅是字面上生育这一层含义,艾里克森认为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
对于有一些人,由于不幸或是在其他方面具有真正的特殊天赋,他们不把这种驱力指向延续自己的后代,而表现为利他主义和创造性的其他形式,如艺术、文学、宗教、科学等各个领域。
还有一些人会通过各种学习、运动、发展兴趣爱好等方法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实现生命延展。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因为早年发展阶段没能很好的整合,中年阶段很难发展出繁衍感。加之,体能、精力不可避免的下降,曾经的梦想可能终成梦想,许多高光时刻已成定格,有一些人一些关系已留作岁月的记忆......需要面对的巨大失落。
一方面是退化到“唯一的小孩”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还未准备好的衰老,会让这部分中年人感受到巨大的焦虑和紧迫感,感觉再不疯狂就老了。
为了克服这种消耗和停滞的感受,需要寻找一个“条件许可的地方”让自己变成“唯一的小孩”,这种地方往往存在于一种“假亲密”的关系里。或是陷入某些指向身体快乐的“瘾”,帮助抵御和消化这种停滞感带来的焦灼。中年男性的性瘾、频繁更换婚外情对象,就是通过满足身体快感的方法否认衰老、证明自己保有活力,这是一种以便捷方式获得生命延展的假象。
还有这几年经常看到的医美成瘾的中年女性,因为把衰老视为不完美,面对被青春丧失激活的焦虑,就选择通过修复性手术否认还未准备好的衰老。
■“可徐徐归”的旅程
世人眼中黄永玉是这样的:艺术大师,一部活着的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一个现实版的周伯通,一个有趣的灵魂......生活中的他,50岁考驾照;70岁跑去意大利游学写生;80岁给《时尚杂志》做封面模特;91岁撩到女神林青霞,教她做野孩子;93岁还开着一辆红色法拉利去飙车;他对世俗的评价不屑一顾,自认为最棒的头衔是他初恋女友张梅溪小姐75年的丈夫.... 真正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
但我在他的散文集《太阳下的风景》中读到了他五六十岁写下的文字,“我那时四十岁,感于浮浪光阴,情绪很波动过一阵”;“再过两年我将六十岁,他比我大好几岁吧!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少,想到终有一天好朋友都将真正地分手,想到那漫长的被浪费掉的日子,不免怆然”;“从年龄上说,我不希望自己是战壕里剩下的最后一个兵,孤苦伶仃。也不希望老到因为龙钟而让孙子辈们嘲笑的程度。时候一到,像做一次不太远的旅行,提着小小的行囊,轻轻地双手关上自己的大门,微笑着向规定好的那个旅途走去”......
这些句子里,我们读出了大师也是人,也和我们一样经历了这样一个回忘来路,心有怆然的中年阶段。
这就是一个哀悼的过程,是中年阶段重要的人生议题:对不可实现的人生追求的哀悼、对青春的哀悼、对体力衰弱的哀悼,对失去的关系和人的哀悼....
这个阶段的两个端口,一端是我们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回顾过去,然后转身再出发;另一端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第一个端口连接的就是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
成年人,尤其是成年晚期对死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有一位朋友曾告诉我,他父亲就是在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之后服药自杀的,他觉得自己的父亲很伟大,所以他说如果他也得了不治之症,会选择和父亲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在电影《血战钢锯岭》里的那位Captain是另外一个例子,他们家族的男人基本都是战死杀场,并以此为豪,所以他在战场上也表现得英勇无畏,把死在战场上视为死得其所。
我们决不是要评判他人的死亡观或是人生选择,因是想借此提醒大家,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里的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的生命周期。
试想如果家里的长者对待老去和死亡的态度是积极的、坦然的、平和的,真的会让我们在老去时更加容易从容对面。
■ 向死而生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这一天的造物,纪念者和被纪念者都一样。所有的一切都是短暂的——无论是记忆,还是被记忆的对象。很快,你会忘掉所有一切;很快,所有一切的也都会忘掉你。不久之后,你将谁也不是,无处可去。——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伟大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在他的著作《浮生一日》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破常规的用奥勒留的《沉思录》为工具,启发两位“不知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中年人寻找生命意义。两位中年人都有聪明的头脑和不错的职业,但都陷在现实生活的困顿和迷茫之中。最终两人在同一本书里拿到的截然不同的收获,所以与其说是书帮了他们,还不如说是亚隆先生引发的思考终使他们获得领悟。
死亡在终点守候,而你终将“谁也不是,无处可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活,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可能是所有中年人都要面临的困惑。
如果说人类最伟大的自恋就在于相信自己不会死,这样才有勇气去活。那么人类最伟大的勇敢,是接受无常常在,这样我们才能去思考生命的有限和我们真正想要去向的地方。
有人这样解释贪生怕死:心有牵挂所以贪生,没活明白所以怕死。
“心有牵挂”是人的天性使然,所有与人的爱与牵挂不会因为生命的终结而消失,而“没活明白”,则是指每个人都想弄清楚的世间这个“我”究竟是怎样一个存在。这也许需要终其一生的探索,然后终其一生去践行,即便如奥勒留、黄永玉、亚隆先生这般了不起的人。
如何度过一生是自己的选择,你可以乱世打铁,也可以盛世耕读;可以像《老人与海里》的老人,选择甘受孤独、搏击风浪,也可以选择平凡安稳的度过一生。
但不论哪种生活,弄懂自己,在无常之中抓住一些自己真正想要并值得奋身努力的东西,在有限里勇敢的做自己,也许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生命意义。
而贪生怕死,只是在提醒我们,生也有涯,好好的爱自己,如己所是;好好的爱身边的人,如其所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