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把守三关口(杨六郎曾镇守的三关)
上一篇文章带大家领略了惊、险、奇、秀的飞狐峪古道,其中有一处景观,叫“箭孔”,相传是杨六郎镇守三关时“一箭射三川”,箭穿过的孔。杨六郎镇守的三关在传统认为是山西的雁门关、偏头关和宁武关。但据考证其实是河北的淤口关、瓦桥关和益津关。
杨六郎
淤口关遗址位于霸州东信安镇;瓦桥关遗址位于雄安新区雄县城西南;益津关位于霸州城北。
大家熟知的关口基本都设在山区,为何此三关在平原地区?这一切都与“燕云十六周有关”。
辽宋古道及三关图
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与契丹辽太宗耶律德光约为父子(石敬瑭当儿子),按照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尤其是北宋因此长期受到威胁,为此北宋与辽国在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上进行了160年的战斗,大家耳熟能详抗辽英雄有李继隆、杨业等。山区的关口较为稳固,而且也不在辽宋之间最方便的路线上,所以只要契丹人不傻,北宋人不那么强悍,就不会绕道山区去进攻。所以防御的重点主要在平原,也就是双方争执不断的“燕云十六州”,依靠白洋淀和其下游的众多河流,这里形成了稳固的防线。
然而平原地区的关口是怎么样的?首先我们去雄安新区的雄县瓦乔关看一看。
宋辽古战道
在雄县县城的将台路的东侧,怎们看也不像是古代的关隘,但走进地下却大不一样。自1964年以来,雄县境内祁岗、孤庄头、邢村因灌溉、取土等活动相继发现青砖结构洞穴,地道由西南至东北横跨雄县、霸州、文安、永清等县市境内,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达1600余平方公里,分布广、规模大、延伸长、类型多、结构复杂,战争功能齐全。经过专家的考古发现,原来这里就是杨六郎驻守了16年的宋辽古战道,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关”所在地。
宋辽古战道
宋辽古战道藏在距地面4米深的地下,整体用青砖砌成,平均高1.7米,最高处有300厘米,最低处1.8米,最宽处有1.6米,最窄处有70厘米,。内设、放灯处、藏兵洞、迷魂洞、翻眼、瞭敌洞、休息厅、议事厅,顶部有通气孔。还出土了宋代瓷缸、宋代铜钱、瓷碗等文物。经考证,认为此地道有三个功能:一是藏兵运兵。二是能迅速传递情报而不被辽军发现。三是有效地利用声学原理监测敌情。
宋辽古战道
随着历史的掩埋,瓦乔关早已经不见,但这条深埋地下的战道却保留了下来,让我们在今天也能感受到古代人的智慧和勇敢。从这里去雄县,寻找在这条战道的另一个重要关口——益津关。
益津书院
益津关,一说又称草桥关,据《霸州志》载“州北一里北关厢外有草桥关”,相传“杨延郎建草桥于此,因此得名。”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益津关也已不见了踪影,但是在益津书院我我们看到了复原的霸州古城。
霸州古城
明朝兵备副使王凤灵作诗赞颂曰:宋业偏安一分东,与图今已尽燕云,野旷沙平陵谷异,耕民犹说六将军。长期的战乱,明朝的时候,益津关早已不见,何况於口关。
北宋与辽在燕云十六州的争斗远不止这些,而在文化高度繁荣的宋朝,好多故事被编成了戏曲流传到今天,像京剧《四郎探母》、《穆桂英》、《澶渊之盟》等。
穆桂英挂帅
北宋和辽对抗就这样持续了160年,直到宣和二年,发生了重大的转折点,不知是北宋的疲倦,还是官僚对金人缺乏了解,北宋派使节由山东横渡渤海与金达成“海上之盟”。
协议双方共同抗辽,金取辽中京大定府(与河北承德平泉交接的宁城天义镇),宋取辽南京析津府(幽州),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在历史上叱咤一时的契丹,在围攻下,从此销声匿迹,北宋也如愿得到了燕云十六州。
但每天忙于琴棋书画的北宋却不了解女真人的野心,终于在宣和七年,金再次占领燕云十六州,并于第二年直接南下攻破汴梁,掠走徽钦二帝,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剧终,著名的《宣和画谱》也就此截至。
而契丹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关注河北旅途侦探,后期探索河北承德平泉“契丹祖源”,寻找消失的契丹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