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

孙达成

孙中山对得起天下人,却唯独对不起孙家人。

好像伟人格外孤独。

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扛起血红旗帜,坚定开天辟地的革命先驱们,似乎人人都有一段l令人心碎的家庭往事。

毛主席终生保存着毛岸英的遗物,周总理得知邓颖超打胎发了此生最大一次火,刘伯承司令离世前的遗言是:

“二女儿(被杀害)的案子没能破,我是死也不瞑目啊。”

他们站在高处,看得极远,却总是忘记高处不胜寒。

他们心系国家,复兴民族,却不得不放弃儿女私情。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2)

《开国大典》油画

历史课本中的孙中山,坚韧而睿智,伟大且完美,可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美的“人”。

作为“近代革命”的鼻祖人物,即便孙中山不幸早早离世,但是凭借其鼎盛的领导地位和威望,荫庇家族简直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

可事实上,世人对“孙家”,不甚了解,对孙家人,更是知之甚少。

比如就很少有人知道,他那位散尽家财支持革命,却客死他乡的哥哥——孙眉;

再比如,凭借打更养活妻儿,却受尽白眼的父亲——孙达成。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3)

打更人

孙达成出生的年份是1813年,太久远了,久远到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有27年,久远到封建皇权还在大摇大摆的作威作福中。

很有趣的一点是,他出生在“古代”,而他的幼子孙中山,却推翻了“古代”。

因为年代的特殊性,所以关于“孙达成”的故事,总是有些超脱于现实之外的朦胧感。

孙达成是个什么人呢?

毫无疑问,他是个穷人。

早年远走澳门做鞋匠,32岁才正式成婚,生育子女后身兼多职,受尽白眼,甚至被富家子弟叫骂侮辱,何其悲惨。

可实际上,他的父亲——孙敬贤,可算不上是个穷人。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4)

民国修鞋匠

孙敬贤主持的孙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家境殷实,村中北极殿重新修葺时,他甚至还大方捐出了1两银子。

家中资产不多,只有田地十亩,难得的是所有权属于自己,并不需要抽取额外的佣金田税。

这是令人疑惑的一点。

既然如此,他的儿子——孙达成,为何沦落到不得不租借田产养活妻儿老小的地步呢?

事实上,孙敬贤早年在耕种领域颇有小成,只不过,他有一个缺点——沉迷风水。

沉迷风水本不是什么败家行径,但是坏就坏在,他太沉迷了。

在日后的许多历史调查及后世子女的叙述中,大致能了解到,孙敬贤自投身风水学说后,大致经历了手有盈余、变卖田产、家境贫寒的下行流程。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5)

翠亨村

这也是致使其长子孙达成还未成年,便早早外出做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家境贫苦,不得不背井离乡,孙达成并没有什么大的反感情绪。

彼时社会不算太安定,人民却愈发坚韧不拔,比起生活,生存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

孙达成结婚非常晚,婚前的他颇有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观念,否则也不会在澳门当了整整16年的鞋匠。

婚后,他与妻子杨氏生了六个孩子,只全须全尾活下来了四个。

升级为父亲的孙达成很苦恼。

他读过书,所以没办法将四个孩子如村中其他幼儿一般放养,如果可以,他更愿意将几个孩子送去学堂读书。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6)

孙中山青年照

可惜,理想向来丰满,现实从来骨感。

孙中山及一众兄弟姐妹幼年的生活并不美好,年幼的他们稍有些力气后,便要参与到家中的苦力劳动中去。

小小年纪的孙中山和姐姐孙妙茜要帮家里割草、锄地、收庄稼,还要放牛、挑水,捡柴,有时候,他甚至连双鞋都穿不起。

孙达成为了供养家庭,白天下地锄禾,夜晚通宵打更,还要时刻寻觅着赚钱的活计,充满沟壑的面孔,刻画出一副苦难的年代画卷。

可是,即使老少一起上场,荷包里的一文钱也变不成一两钱。

成为更夫的孙达成,甚至因为这项工作遭遇了精神攻击。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7)

清朝一家人

彼时人分三六九等,敲锣更夫的社会地位甚至还不如他的另一个身份——农民。

寒酸的打扮,瑟缩的臂膀,是村民口中相当称职的“老实人”。

老实人就得受欺负,自古如此,仿佛天经地义。

他被村民讽刺过、被家人失望的眼光刺痛过、被地主老财奚落过、被富家子弟欺辱过。

他被几座大山压弯了腰,背影却显得格外地顶天立地。

可正如爱情换不来面包,铁骨铮铮也换不来家人的一日三餐。

幸运的是,外出十几年的孙达成见多识广,头脑也比一般的农民活络得多,所以他在努力尝试改变现状。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8)

清朝农民

孙家祖上乃名门望族出身,但是或许是“富不过三代”的俗言作祟,到了孙达成这一代,几乎个个落得吃不起饭的地步。

而祖上滔天的富贵,到了近代,只剩下几处祖尝了。

1864年,已经年过半百的孙达成与弟弟孙学成、孙观成三兄弟共同签署合约,将一处祖尝“借”了过来。

“祖尝”乃是财名显盛的世家大族留下的公田,管理者由家族德高望重者担任,例如孙敬贤就曾担任管理之人,后孙达成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三兄弟借过来的祖尝是一处未曾开垦的荒地,50年为期,在合约中,很明显能看出来,他们接手这座荒山的目的是为了种果树。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9)

清农民

作为身兼多职的贫苦之人,孙达成很清楚地知道,经营果园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这,恰恰是他目下最缺乏的。

可他还来不及仔细思考这些问题,变故一瞬而生。

弟弟孙学成、孙观成分别于签订合约的同年八月以及三年后不幸离世。

至于死亡原因?

不知哪位说过一句至理名言:

这世间只有一种病——“穷病”。

果园究竟有没有成功种植后人不得而知,但是孙家人的生活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得益于孙家一人——孙眉。

孙眉作为家中长子,年幼之时的贫苦与一众弟妹相比,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位称职的大哥。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0)

孙眉

1871年,不过17岁的孙眉踏上了前往夏威夷的客船,那时的夏威夷还没有被并入美国境内,最为知名的特色也并非以旅游为主。

站在西行船只上的孙眉,想起了临行前与父亲最大的一次争吵。

孙达成对儿子远离故土、异国他乡的打拼十分不满,更是表示自己绝不会同意孙眉外出做工的想法。

可这种态度,却在长子坚毅的目光下,逐渐变得弱势起来。

他明白,自己已经老了,孙家需要一个年轻的灵魂,需要一位新的大家长了。

轮船的汽笛滴滴作响,带着一群难掩沧桑的人群,驶向了西方。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1)

民国轮船

或许,在某个我们查询不到的孙家先祖身上,其定有一身经商的好本领,不然该如何解释孙眉得天独厚的商人本性呢?

刚刚到达夏威夷的孙眉只是万千华人劳工中不起眼的一粒小小水花,做的也只是最基础,最平凡的耕种工作。

可是,不过五六年时间,他便凭借不俗的耕栽技艺攒下来一笔大额数目的钱款。

这其中,并不包括孙眉寄回家中的一部分。

孙达成在得知长子第一次寄钱回家的瞬间,感慨万千。

女儿终于可以穿上像样的女子装束了;

儿子也可以上村中最好的私塾学习了;

苦了一辈子的他,也能享享清福了。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2)

清朝富贵之家

1877年,孙眉曾回村省亲,彼时其凭借着犀利眼光在急速上行的甘蔗市场中站稳了脚步,承接了两岸侨胞侨民交流的他不仅家财万贯,而且声名鹊起。

时隔6年再次回到家乡,孙家铺张扬厉的排场还当真有几分钟鸣鼎食之家的派头。

曾经的打更公摇身一变,成为了村中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这个“咸鱼翻身”的故事,在众人或羡慕、或嫉妒的口口相传中,得到了最大范围的传播。

孙达成为人憨厚老实,面对众人奚落嘲讽面上从不流露半分不满,但众所周知,没有人愿意承受过多的负面情绪。

而孙眉的存在,或许能够真正诠释“望子成龙”真正的内涵吧。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3)

孙眉

孙达成对孙眉的满意无法用言语形容,这个老实本分的男人也并未留下只字片语。

我们只知道,当孙中山求他也要出国时,他再也没有了从前的抵制与抗拒。

1879年,孙中山前往夏威夷,随行的除了母亲杨氏,便只有一颗等待被“三民主义”填满的红心。

关于孙眉与孙中山的关系,有人曾这样形容:

“没有孙眉,就没有孙中山。”

这话算不得危言耸听。

孙中山此行的目的地是檀香山,他还有一个颇具趣味的名字,叫“火奴鲁鲁”。

火奴鲁鲁是夏威夷的首府,也是孙眉所在之地。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4)

火奴鲁鲁

对待这个弟弟,孙眉完全履行了作为一个哥哥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孙中山反而处处都在与哥哥“作对”。

哥哥将他送到西式学校接受教育,没几天他就怒剪发辫。

哥哥希望他继承衣钵,他却对经商毫无兴趣,百般推脱,扎身于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书籍之中。

他不知何时信奉起了基督教,对哥哥还在信仰慈眉善目的“北帝”大加批判。

这让孙眉不仅怒气勃发,而且痛心疾首。

弟弟刚来到夏威夷不久,他就将自己半数财产悉数过渡给了孙中山。

孙眉虽然扬名于国外,但是向来传统,完全不能忍受弟弟推崇的“洋玩意儿”。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5)

孙中山着西装

感情向来亲密友好的兄弟俩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的一次分歧,他们受过教育,不至于大吵大闹,但是平淡中,三观的两极分化,还是让孙眉意识到了事情的严峻性。

他在思考,是不是自己错了。

还未成年的弟弟为何每日都在思考救国救民?难道当真是年轻气盛下的胡言乱语吗?

于是,孙眉便有了极其著名的一段对话:

“我们的政府是好的,倘使继续宣传,反对政府,全家将要受害。”

“吾弟奔走革命多年,应该始终一贯。岂可轻易变动,前功尽弃。”

前句,是孙眉对尚且年幼的弟弟孙中山的警告;后句,则是他对母亲杨氏的规劝。

态度迥然不同的两句话,其间相隔长达二十余年。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6)

孙中山与众高官合照

没有人愿意打自己的脸,但是这个时候,无人有资格能质疑孙眉的立场和贡献了。

这20年发生了什么呢?

孙中山与哥哥争吵后跑回了家乡,甚至在香火鼎盛的日子里,当众将北极殿中的“北帝”毁了个遍。

没错,就是其祖父孙敬贤拿出一两银子修葺的北极殿,也是他大哥和父母极其推崇的“北帝”。

他还组建起了一群有志之士、爱国青年,四处游走国外,宣传革命,成为了各方势力欲除之而后快的存在。

而孙眉呢?

腰间盘桓的金银巨龙急速缩水,豪情狂掷几百万,只为支援其弟革命。

彼时人人难以想象的豪气,居然出现在一位商人身上。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7)

孙眉(左)与孙中山(右)

他是孙中山背后最坚实的大山,茅塞顿开不需要长久的考虑,钱财的输出却连年累月的源源不断。

孙眉是首批加入“兴中会”的成员,他从商多年,情商颇高,游走于各方游刃有余,在众革命党中,威名赫赫。

可是,他却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荣耀。

1912年,孙中山时任“临时大总统”之时,或口头、或书面的收到过数人数封的谏言。

其中无一例外,都是请求让其兄参政,出任广东都督一职。

可这类谏言被孙中山一一回绝了。

他直言:

“家兄质直过人,而素不娴于政治,一登舞台,人易欺以其方......”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8)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元老合影

关于孙中山不让孙眉涉足官场,孙眉的反应被后人分解成了两个场景。

一是孙眉充分理解其弟的用心良苦,欣然接受.

二是孙眉勃然大怒,摔碎孙中山办公室中两人合影后摔门而出,兄弟俩不欢而散。

其实可以理解,孙中山的顾忌。

任人唯亲,向来是政界大忌。

孙中山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就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公理社会,任兄唯亲绝不可出现在源头之上,那样与封建君主、世袭贵族又有何区别呢。

只是对天下人公平,却对孙眉不太公平。

他为革命散尽家财,重归潦倒,曾经的“茂宜王”,如今只能做一个平平无奇的寓公,落差感着实巨大。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19)

茂宜岛 孙眉发迹之地

对待先贤们的选择,我们不论作何评价,总是显得缥缈且虚假,一种心虚之感油然而生,原因我们归咎为站在上帝视角,无法不客观。

至少从后来的情节发展来看,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孙眉继续扩充商业版图,孙中山至死维护民主政治。

一个余生没有被政治斗争波及到,一个在自己擅长且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可惜的是,难出其二的贡献也无法抵挡生老病死的侵袭,兄弟二人皆早早离开了人世间。

孙达成出生地(村民瞧不起的打更人)(20)

孙中山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这里是革命先驱孙中山的故乡,人们尊称他为“国父”,却很少有人知道,孙家的故事。

孙达成去世于1888年,他的后半生,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曾经的奚落,也多了几分或真或假的恭维。

这个总是乐呵呵的老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山雨欲来,风暴自他托举起一个个小生命之时,便风云四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