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

《索多玛的120天》全称《萨罗或索多玛的120天》(以下简称《萨罗》),电影上映于1976年,是一部重口晦涩的文艺电影。导演是意大利著名的政治评论家、诗人、哲学家帕索里尼,而《萨罗》则是他的遗作。

《萨罗》长期以来被列为全球十大禁片之首,不过这部电影其实被妖魔化了很多年,很多人一看到禁片二字就瑟瑟发抖,被禁的并不一定真的都是十恶不赦。《萨罗》在TSPDT上1000部最伟大的电影排行177,也侧面证明它的价值。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1)

电影海报

影片讲述了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的意大利北部萨罗共和国境内,银行行长、法官、主教与公爵4位统治阶级,拐来了少男少女以及一些妓女来到一座城堡,在这里度过了120天摒弃现代律法,仅按照4人起草的律法过日子,最后少男少女一一惨遭杀害的故事。

《萨罗》中所蕴含的对法西斯、资产阶级、性、尼采哲学、弗洛伊德精神世界的探讨,都让这部电影隐晦不易懂,为了让大家能够更为清晰的了解这部电影,接下来我将从创作背景、表现手法、电影主题三个方面来对电影进行分析。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2)

电影的创作背景

1、创作者:变态文学之父——萨德侯爵

故事的原版叫做《索多玛的120天或放纵学校》,这部书是法国著名的萨德侯爵的经典作品,而原作者萨德侯爵可谓声名狼藉,他书中所描写的那些性虐待、肆意谋杀等残忍情节,部分取材于他的真实生活。由于萨德侯爵的作品中有大量性虐待描写,他也被认为是变态文学之父。

正是因为萨德侯爵的所作所为太离经叛道,为常人所不能忍,他被关进了巴士底狱。这本书其实在当年只写了第一部分,也就是前30天,后面只是大纲,萨德侯爵将其藏在了巴士底狱的墙缝中,后来巴士底狱被攻占,手稿不知所踪,100多年后再次出现,现在这份手稿已经是法国的国宝。

2、淫乱之城索多玛

索多玛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淫乱之城,《圣经》中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上帝早在了解到索多玛的淫乱不堪时,准备降下天火屠城。然而亚伯拉罕却(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先知)为索多玛求情,说如果在这个城市里找出10个贤良之人,就让上帝饶过索多玛。

于是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就去到索多玛,罗得一家刚到索多玛城里的人就叫嚣着要伤害他们。好在天使及时救出罗得一家,上帝一看索多玛已经没救了,于是安排天火,整座城被覆灭了。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3)

《圣经》记载的索多玛

《圣经》就像一本历史书一样,旧约中的很多故事其实都能找到原型,现如今索多玛遗址也早已在约旦发现。或许历史上的这座城是处于某种自然因素毁灭,后来人根据其特性编写了各种故事警示后人。

正是因为有了萨德侯爵《索多玛的120天或放纵学校》这部经典邪作在先,导演帕索里尼在改编的时候,直接将它的故事背景搬到了二战时期的意大利。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4)

电影的表现手法

1、结构严谨的神学叙事结构

如果说在故事上导演帕索里尼选择了破局争议的索多玛的120天或放纵学校》,而在形式上,他则借鉴了伟大的《神曲》。

《神曲》是一部伟大长诗,成书于1321年,全书共为三部分:《地域》《炼狱》《天堂》,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整部长诗的结构,每一部分都有诗篇33首,再加上序曲,一共100首,长短相等,对仗工整,这种有序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神学叙事结构。

《神曲》的机构是帕索里尼非常喜欢的,并且毫不掩饰地用在了《萨罗》之中,电影中的序曲加上三大篇章在形式上同《神曲》非常相似,庄严肃穆,结构严谨。

2、考究的摄影与精致的构图

影片大量采用了固定机位,没有使用大全景,基本上都是一个个构图极为严谨的中近景以及特写镜头。

在构图上帕索里尼采用了很多对称构图,整体视觉上充满稳重与庄严感。

●妓女讲故事的画面,视觉中心一张大桌子,演员们几个人一组,有节奏的分布于画面之中。配上房间内棕褐色的色调,很好的烘托出一种稳重严肃的古典美学意味。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5)

对称构图

●另一个房间,高高的墙壁,上面两个小小的窗户,一扇巨大的门被严严实实的锁住,肃穆之下给人一种压迫的绝望感。封闭式的空间,表现了极端的压抑,侧面暗示了房间内的人们无法逃离。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6)

对称构图

3、与剧情完美契合的音乐与音效

通过音乐的反差感凸显电影想要表达的内容。

①结合上文我们所说的,电影营造了稳重庄严的古典美,伴随着音乐老师全程的钢琴曲,以及妓女们悠扬婉转的声调,倘若我们不看字幕,一定是一种视听上的享受,侧面营造了一种高雅的氛围。

然而当我们得知这些妓女们口中所说的污秽内容之后,这种强烈的违和感会更加突出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给人一种似乎已经融入他们生活一般习以为常的感觉。而每当事情出现变化或不可控的时候,音乐戛然而止,替代的是呼啸的战斗机飞过的音效,给人紧张压迫的感觉。

②电影的最后,面对着大屠杀,收音机里放的是经典的《布兰诗歌》,《布兰诗歌》诞生于纳粹时期的德国,始终摆脱不了法西斯的烙印,所以在电影最后的大屠杀中,帕索尼里选择了这个音乐。

这部电影并不是黑暗到底,后来两名从民间捉来的守卫切换了音乐,法西斯的音乐变成了一首悠扬的舞曲。二人相拥起舞,并且问起了对方的女友,也算是法西斯阴霾笼罩下透出的那一束光。

4、符合时代的布景

整个城堡的装饰充满了以包豪斯所引领的现代主义风格,充满了法西斯色彩。

用帕索里尼在专访中所提到的,在《萨德》这部影片中,他还原了一个富有的犹太人被充公的居所。

在音乐女教师自杀的那场戏,她穿过红褐色的大厅,走过灰褐色的房间,最后来到了一间充满各种凌乱色彩的房间,虽然音乐女教师没有说一句话,但她整个行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通过墙壁上的色彩,交代得非常清楚。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7)

女教师走在不同变化的墙体画面中

5、巧妙选用道具

选用了镜子作为影片中常用的道具,影像虚与实的对照,暗示了这个角色表象与内在的精神差异。

一方面是因为这部电影大部分的镜头都在室内,在局促的空间中,各种镜子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空间结构,让整个空间更加立体感。引发观众对空间只为的联想,节奏也比较灵活。

另一方面,电影中的镜中特写,往往给了主观意识上不那么正常的人。通过镜子中的影像,反映了角色内心世界的阴暗。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8)

电影主题:

导演将自己对于当今世界的理解及见解完美融入电影,试图通过电影中传达的思想来对抗整个西方资本主义。

1、电影对法西斯注意的讽刺

波德莱尔说:对于人的研究必须始于萨德,他是真正的恶之花

尼采也表示过:我宁愿做萨德,也不愿意做耶稣的教徒。

《萨罗》是帕索里尼的死亡三部曲之一,导演将故事搬到了1994年位于意大利北部的萨罗共和国,这个小国家是二战后期墨索里尼在希特勒所扶持下建立的傀儡政权。

在这个法西斯主义的最后堡垒存在的18个月内,萨罗共和国有72000人遭残忍屠杀,40000人被截肢,一大批妇女、少年被强暴。毫不夸张的说,当年在这个小国家所发生的事情,比起《萨罗》中所描述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这部电影搬到了法西斯时期的萨罗共和国,那么对于法西斯的讽刺不言而喻。其实,电影中并没有明确交代这4个人的政治背景,简单的一句无政府主义者便草草交代,但是关于这4个统治者张口闭口的法西斯、绝对权力以及士兵身上的法西斯制服早就言明了一切。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9)

创法西斯制服的卫兵

帕索里尼设置的这4位统治者,银行家代表经济权利,法官代表司法权利,主教代表宗教权利,以及公爵代表的种姓权利,可以说,这4个人涵盖了西方世界所有的统治阶级。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10)

制定法典的4人

电影中他们4人互相联姻,暗示着相互勾结,只手遮天,享有无上的权利。正如帕索里尼借公爵之口说出的,他认为真正极端的独裁,极端的法西斯才是绝对的无政府主义者。如同他们4人在这个堡垒之中,绝对的权利让他们为所欲为。

法西斯精神除了存在于统治阶层中,在普罗大众中其实也普遍存在,如同电影中的里诺与萨切利,曾经是被迫害集团的一员,当成为压迫者、上位者,拥有权利之后,摇身一变却又无情的去伤害之前和他们一样的人。

2、对宗教主义的讽刺,宗教对人性的禁锢

而正如上文中尼采所说“我宁愿做萨德,也不愿意做耶稣的教徒”,帕索尼里在《萨德》中对宗教的讽刺也是一针见血。

艾玛之所以被统治者抓到,是因为修道院的修女收了钱出卖了她。在城堡中,任何人都不能祈祷,蕾纳塔因为被强迫做不愿意的事,高呼一句“神啊”,结果被记一笔后,最后处死。

在这部电影中,上帝与神是缺失的,信徒的雕塑被放到了厕所。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4位统治者自居为神,主宰一切,对人性的压迫恰好与尼采认为宗教对人的禁锢不谋而合。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11)

主宰众人生死的4人

3、对性与消费主义的探讨

电影中对性的表现,是服务于导演对于消费主义的讽刺。

《萨罗》中那些被迫害的年轻人,一直都显得那么温顺,毫无怨言,毫不反抗。导演很少刻画被虐者的心理活动,因为在帕索里尼看来,这些被虐待的年轻人,他们的身体就是商品,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性虐待就是剥削。

电影诞生的70年代,新一波的消费主义却悄然袭来,于是在《萨罗》中,帕索尼里暗示了消费主义是一种新的法西斯。资本主义剥削这些少男少女们,消费着他们,而被迫“吃屎”,就如同我们吃下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垃圾食品。

帕索里尼想要表达的消费主义,简单说来就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的农业渐渐衰落,很多人放下锄头,进入工厂,然后又遭遇了科技的大爆发,人类渐渐发现,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需求,当遭遇了产出过剩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基动摇了。资本的存在就是必须要不停的生产运作,如果没人买他们的产品,进入工厂的那群人该何去何从?但是问题是,这些造出来的东西谁买单呢?于是就出现了消费主义。

市场鼓吹人们应该消费,铺天盖地的广告洗脑群众去消费。渐渐地人们变成了为了消费而消费,星巴克占领了“世界上每一个十字路口”,或许很多人选择它并不是因为它的咖啡真的有多么好喝,只是因为它是星巴克,只是因为他们家有猫爪杯。

远在40年前的帕索尼里预言了这一切,在那时候的消费主义远没有现如今夸张,但是身为无产阶级拥护者的帕索里尼,无情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12)

讽刺消费主义

结语

帕索里尼在《萨罗》中充满了各种毫不掩饰的恶意与冷漠无情的冒犯,在当时他是绝望的,因为在70年代,不管是柬埔寨还是其它国家发生的那些事情都动摇了他,所以他在拍《萨罗》的时候或许夹杂着愤怒。

可能有些人觉得这部电影外在变态,内在隐晦,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认为,现代社会即便想看,也不见得会有这种电影了,因为只有生长在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大师们,才能拍得出来。

日耳曼人生活方式(抽离现代文明的语境)(13)

导演帕索里尼

用帕索里尼借片中角色之口说出的话来总结这部电影:当社会压抑一切事物时,人类可以做出任何事情,而当社会开始容许某些事物时,人类只能做出某些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