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人口减少了多少 清初人口还不到一个亿

世界史中,中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大国,早在先秦时代,中原大地就拥有数千万人口。此后近两千年,中国人口的数量此起彼伏,一直随着朝代的更迭有所改变,一直到明末时期超过了一亿人口。但明末清初,战争席卷了整个中国,也造成人口的锐减,清初人口不足一个亿,为何在短短两百年间就猛增到4个亿了呢?

一、清朝政局稳定

清朝建立后,虽然也有战争,但大多数都是位于边疆地区,康熙朝声势浩大的三藩叛乱,波及的地区也都是经济较为落后的西南各省,经济富庶、人口众多的江南地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可以说从清初,到道光年间,国内政局较为稳定,尤其是延续百年的“康乾盛世”对人丁滋养提供了优越的外部大环境。

明末清初人口减少了多少 清初人口还不到一个亿(1)

二、摊丁入亩、永不加赋

清初人口比明末统计的人口少很多,并不是这些人都消亡了,很大一部分都是户口隐匿了,因为国家税赋其中有一个就是人头税,这就非常不利于人口的增长或统治,甚至还会出现穷人交不起税,而降初生儿溺死的现象。

明末清初人口减少了多少 清初人口还不到一个亿(2)

而到了1712年,清廷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目,从此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而到了雍正时期,又颁布了“摊丁入亩”的新政策,直接将丁税分摊到田赋上,在中原大地延续上千年的人头税就此废除了,从此以后百姓生孩子不再受限制,大大利于人口的增长,曾经隐藏的人口也都被统计到了。

三、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农业技术的提升

清朝建立后,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生产力恢复上颁布了很多措施和政策,如兴修水利,边疆垦田等,使土地的利用率大大高于前朝,甚至到了“地无余陇”的程度,尤其是一些偏远省份也得到了开发。

明末清初人口减少了多少 清初人口还不到一个亿(3)

宋元时期引进来的水稻,明朝已经在南方各地开始种植,而到了清朝,已经推广到全国。与传统作物小麦相比,水稻产量要高一倍,所含热量甚至达到小麦的五倍,另外在农业技术的改良下,清朝粮食总产量是明朝的一倍有余,这就为增加的人口,提供了足够的实物。

四、新型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各种高产农作物也先后引进中国,尤其是红薯、马铃薯和玉米,从明末时期开始引入,清朝时慢慢推广,这三种农作物都是高产的淀粉类食物,大面积推广后可以保证平民百姓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此外,相较于明朝,清朝时期的全球气候开始变暖,也是十分利于农业发展,社会稳定,人口增加的。

总结

可见,清朝人口的迅速增加并不是单一原因就能说明白的,既有数位清帝的贤明治国,也有全球气候的变暖,也不能忽略新高产农作物的推广,另外还有清朝新赋税政策的颁布,这些都是利于人口滋生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