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与子期,千古知音最难觅弹琴抚箫,历来是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雅事古今中外,关于鼓琴奏雅的逸事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列子·汤问》记载的俞伯牙与钟子期故事:“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高山与江河,尽在伯牙琴韵之中透过渺渺琴语,后人霍然发现:与其说子期知琴,不如说列子知人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
伯牙与子期,千古知音最难觅
弹琴抚箫,历来是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雅事。古今中外,关于鼓琴奏雅的逸事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列子·汤问》记载的俞伯牙与钟子期故事:“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高山与江河,尽在伯牙琴韵之中。透过渺渺琴语,后人霍然发现:与其说子期知琴,不如说列子知人呢!
列子(约前450-前375),名寇,亦称列御寇,世称“列子”,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市)人,东周威烈王时人,与郑穆公姬兰同时,战国早期道家代表人物。关于列子的身世与历史地位,有两条古籍可参考:其一,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列子乃“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子孙氏焉。”“列山氏”,亦称“烈山氏”“厉山氏”,即炎帝,上古部落首领神农氏的古称;《左传· 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礼记·祭法》:“厉山氏之有天下也, 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其二,《吕氏春秋》:“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吕不韦将老子、孔子、墨子、关尹、列子、陈骈、阳生、孙膑、王廖、儿良并列,号称“天下十豪”,即先秦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十位思想家。审视这个名单,至少有两个问题:一,不列庄子,不仅是遗漏,也是见识偏狭所致;二,排名第四的关尹,就是尹喜,号文始真人,据说自幼博览古籍,精历法,善天文,习占星术,能预知未来,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尹喜任函谷关令,偶遇老子骑青牛出关,便予以扣留,逼他写出《道德经》。将此人封为十豪之一,且排名列子之前,似乎缺乏说服力。因为,无庄子,则先秦思想缺少了飞翔之羽翼;有尹喜,则不见其学说之源流,因循而已。
若从学术流派而言,列子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其学说核心是“贵虚”,创立先秦哲学之“贵虚学派”,其大著《列子》又称《冲虚经》,可惜散佚,东晋学者张湛潜心搜求,辑录增补,成今本《列子》8卷,共载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134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列子先生,缥缈超逸,御风而行
《列子·汤问》是一篇古代奇文,通过商朝开国之君商汤与其臣子夏革之间的对话,谈论了15个神灵玄奥故事,譬如,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大禹治水、詹何钓鱼、扁鹊换心、偃师献技等,抒写天地运行之正理,管窥万物变幻之奥妙,表达“天地亦物”之宇宙观,“默而得之,性而成之”之自然观,人工之奇巧逾于道、“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之造化观。全篇文采浩瀚,灵异飞动,如江水东流,万物勃发,极言天地之寥廓无垠,万物之繁盛驳杂,播常识,破浅陋,勘灵异,论大势,文思浩荡,哲思翩然,融天地古今于一炉,揉往复循环于一页,抒灵窍万端于一文,堪称一篇亘古之宏文也。
而与商汤对话的这位夏革先生,姓夏,名革,夏末商初大贤,商汤以之为师,每有大事,常向他请教,“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棘”通“革”,“夏棘”,即夏革。
《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每有所念,钟子期早已感知了。伯牙之琴声高亢入云,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伯牙之琴声澎湃如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那一年,伯牙与子期一起遨游泰山——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两人联袂来到泰山北麓,遭遇暴雨,被困于巉岩之下,伯牙一时悲从中来,茫然而弹琴,起初犹如暴雨连绵,江水激荡;俄尔一如山崩地坼,万川跌落。钟子期兀立在侧,或哀回俯仰,或啼泣长啸,每每悟透其音律。伯牙罢奏长叹:“唉唉,子期呀!你已参透我心,我今后到哪里去隐埋我的心声啊?”
琴韵入云,入魂,方能动人心魄矣
俞伯牙,姓俞,名瑞,字伯牙,战国音乐家,自幼酷爱音乐,拜成连先生为师。《乐府解题》载,伯牙拜师之后,三年不成,成连先生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在东海,“能移人情”,琴声夺人魂魄。于是带着伯牙来到东海蓬莱,叮嘱他稍等,独自去拜见老师,“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遥望大海,“但闻海水洞滑崩澌之声,山林寂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于是,援琴弹奏,音随心潮涌,韵随波浪飞,一首《高山流水》,悠然而生。一曲终了,成连乘舟而还,伯牙琴艺由此突飞猛进,遂为天下妙音矣。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楚国汉阳(今湖北武汉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他是一个樵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经常挑着扁担,举着板斧,入山砍柴伐薪,一天,他担着一捆柴火沿着汉江行走,邂逅了在江边鼓琴的俞伯牙,两人因琴结缘,志趣相投,成为契心之交。后来子期死了,“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两位雅到生死相依的老先生演绎的这一曲“知音之歌”,世称“伯牙绝弦”,不知感动过多少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据此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广泛流传;琴曲《高山流水》,成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列子》8卷,千古奇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