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的感悟(致天边的索加)

格萨尔王的感悟(致天边的索加)(1)

索加草原上向我们行注目礼的藏羚羊。本报记者 姚斌 摄

格萨尔王的感悟(致天边的索加)(2)

索南更青在给孩子把脉。

青羚网讯(记者 姚 斌)大野无际,荣枯交替。

回望7年前的2013年7月,那是玉树震后的第三个年头。

灾后重生的结古镇——成片蓝色的救灾帐篷正如潮般退去——这座诞生在断壁残垣上的城市——已如同3岁孩子般眉清目秀。

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尽管时过境迁,不知为何,对于灾难无法释怀的悲苦与未来可期的希冀依旧在我的脉搏里此起彼伏。

那是周末的清晨,天色阴郁,乡村藏医索南更青等候在玉树灾后重建指挥部门前,他站在一辆加盖的白色尼桑皮卡旁,戴着一顶灰色毡帽,穿着一身藏蓝色西服,脚踩一双白色旅游鞋。那时的他还不到30岁,肤色黝黑、身形瘦小、面容清秀、举止憨厚。

从遥远的索加赶来,开了两天车,索南只呆了一晚,便急着带我回乡卫生院,难怪他眼里密布血丝。

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平均海拔4500米,是青海西南最偏远的牧业乡,地处三江源腹地,所谓“腹地”——就是从哪里出发都不容易到达,自索加建乡以来,牧民以西恰山为中心,在唐古拉山以北、通天河以南驻牧。

此行索加,一为关注青南偏远乡镇医药卫生,二为驻扎牧区了解民情,三为感受三江源头的生态状况。

从结古镇到治多县,灾后重建的195公里道路泥泞颠簸、坎坷难行,整整走了一天才抵达县城,可我浑身的骨头却已散了架;第二天,从治多县城再到索加,沿乡村土路越岭穿山、爬沟过坎,还时不时要在深浅莫测的河水中探路。

索南讲不来汉话,我又听不懂藏语,一路的交流全凭手势和表情,甚至是完全情绪化的嗯啊咿呀,直到他两眼放光,兴奋地抬手指向前方,从黑紫的双唇间蹦出那个清晰的字眼——索加。

眼前的谷地豁然开朗,青青草原秀色无涯,丝绒般的地毯直铺天边,莞尔,一群群藏野驴如接力般伴着我们奔跑,引得山巅的藏羚羊驻足观望,向我们投以领地主人那无比高傲的注目礼……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想象到,天边的索加会用这样一种方式迎接我们的到来,周身的血液瞬间澎湃起来,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大自然无以复加的崇敬。

当我还沉浸在这无以言述的“幻境”中时,索南却猛地踩下刹车,他指着不远处落在电线杆上的一只鹰,缓缓走下车,轻轻摘下帽子,连连向前舞动着,嘴里发出“奥喽喽喽”的叫喊声,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怔怔的看着那只鹰抬起翅膀,腾空而去。

半晌,我才下了车,索南冲着我嘿嘿直笑,清澈的目光里满是荣耀,他对我竖起大拇指,忙不迭地说着什么,可我半句也听不懂。

时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转瞬7年过去,直到今天,历经玉树灾后重建中的往事,原本以为都会历历在目。可遗忘的早已忘却,难忘的却留下烙印。

只要念及玉树,头脑里便一定会浮现出天边索加的自然大观。它驱动着我生发出对山宗水源的由衷敬畏,也无数次诱发着我对玉树灾后重建更为理性的思考,这方雪域极地的高天厚土不仅是万物生存的依傍,更承载着唤醒人类生态保护意识的自然本真,原本见素抱朴才是造化的本色,被五光十色包裹的我们,丢失的,已经太多太多。

尽管去索加的路途遥远,沿途见到的牧民却极少,直到抵达乡政府,见到那一溜红色砖墙的院落时,才明白了何谓“偏远”,何谓“地广人稀”——那就是在0.8万平方公里的索加乡,散布着不足千户牧民。

坐西向东的乡卫生院门前,一位肤色白皙、温和慈祥藏族阿妈和一个身体单薄的藏族小伙子候在那里,他们是索南的母亲和弟弟,谢天谢地,索南的弟弟汉话讲得很好。

晚饭是一大锅热腾腾的面片,当碗落桌,我才发现,面片下在了满是血沫的牛肉汤里,里面还和着用酥油炒出来的粉条和白菜,一家人热情地张罗我赶紧吃饭,一旁索南的弟弟严肃地告诉我,担心我吃不惯藏餐,阿妈特意向乡里的陕西民工学做了面食,心怀愧意,我一一向他们报以微笑,咽了口唾沫,屏住气,一股脑将面片刨进喉咙里。

那时的索加乡卫生院条件还不是很好,多处住房的门板都有缺失,一到夜里,就呼呼往里灌风。那天晚上,悉心的阿妈将炉子烧得火苗乱窜,全套被褥更换一新,硬是压在我身上的被子就有三床。

出于对索加高海拔的敬畏,好的睡眠总会退避三舍,迷迷糊糊混过前半夜,我便再也睡不踏实,昏沉沉看到炉边的椅子上,似乎坐着一个人,起身细看,却是索南,他身上披着一块毯子,斜躺在椅子上,炉里燃烧的牛粪滋滋作响,火光映红了他的面颊,那一刻,我的心像被电击了一般,剧烈抽搐着,怕我受冻,索南每隔几十分钟,就要往炉里填一次牛粪,盯着他的时候,我的眼睛顷刻间湿润了。

纯朴的索加,温暖的夜,逼着索南回屋后,索性,我睁大眼睛,瞪着天花板,回想起晚上一起聊天时谈及的话题。

我问索南,在索加,遇到鹰时,为什么要挥舞帽子?为什么要高声呼叫?

索南一番解释后,他的弟弟笑着用汉话答道,鹰被索加牧民视为吉利、勇猛、正义的化身,见到它,索加人大多会摘帽挥舞或鞠躬示意,以表达尊重;至于“奥喽喽喽”的呼唤,则是寄望振翅的雄鹰能带着美好的祈愿高飞天际,能遇见它,是你的幸运。

想到这里,我真切感受到,笑意正在自己脸上渐渐弥漫,天边的索加,无处不释放着自然的伟岸与苍劲,它生机勃勃,它万象澄澈,它似一条脐带揽你入怀,贴紧大地母亲的胎盘,就像经历着一场生命的轮回,让你无限接近生命存在的荣光。

释然中,我又沉沉睡去,直到天光大亮。

作者:姚 斌 来源:青海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