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最高级别的专业(91岁院士为本科生上专业第一课)
前几天,
91岁的院士杨士莪走上讲台,
照例给水声专业的学生,
讲授了《振动与声基础》第一课。
这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专业学生
第一门专业课。
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
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
60余年来,
杨士莪坚持给学生上第一课,
“第一节课好比打开水声世界大门的钥匙,
必须讲好。”
“一站到底”的院士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教授,
杨士莪今年已经91岁了,
前不久,
他还被评为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他主讲的《振动与声基础》,
是国内最早开设的水声工程特色专业基础课,
而他的科研经历,
更是一本鲜活的实践教材。
“任何电磁波在海水里都会很快衰减,
而声是唯一有效的传播途径。
海洋开发、海疆保卫都离不开水声。”
即使耄耋之年,
杨士莪院士也坚持站着讲课,
并且一站就是一个小时,
被称作“一站到底的院士”,
几百人的大课堂,
他也不需要麦克风,
声音洪亮,
思路清晰。
“要成为真正站立起来的人”
杨士莪经常对学生说,
“要成为真正站立起来的人。”
90多岁还能上讲台,
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不仅身板硬朗,
更是精神硬朗。
“我1950年参军,
建国不久,
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哈军工,
后来分配去苏联学习,
回国后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的水声专业。”
杨士莪院士说,
“只要是国家、社会需要的,
就是值得干的。”
杨士莪编著了《水下噪声学》等
一批世界最早的水声理论著作。
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研制时,
杨士莪作为水声测量系统的负责人,
领导完成了“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的研制。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在杨士莪的带领下,
哈工程杨德森率团队,
开辟了矢量传感器技术这一水声科研新领域,
中国成为继俄、美后,
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矢量传感器技术的国家。
“国家受欺负,是因为你不行,
得自己想办法站起来,
把国家发展起来。”
“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论年龄,
杨士莪和学生们差了半个多世纪,
但他们之间,
却没什么“距离感”。
在课堂上,
学生的提问从专业发展前景,
到理想、生活、人生规划,
杨士莪都一一给出了解答。
他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作为勉励,
还叮嘱大家扩大眼界、开放思想,
享受求学生涯的每一刻。
院士、教授、先生、老爷子……
在众多称谓中,
杨士莪最喜欢听当年同事称呼他“姓杨的”。
“这种称呼让人听着很家乡,
很贴心,没有距离感。”
“人退休了,
但为国家作贡献的脚步不能停”。
据悉,2018年,
年近九十的杨士莪仍然身体力行,
亲自参加相关科研项目的海试。
课上,
一句“国家需要我,我就去学水声”,
让学生们热泪盈眶。
90多岁给本科生上课,
让许多人钦佩、感叹,
而在杨士莪看来,
这只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站起来,然后‘一站到底’”。
综合新华社、极目新闻、中国青年报、央广网、黑龙江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
来源: 央视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