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情商在于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个人能力)

记得去年有一次我们去外面K歌,偶遇其他部门的一些同事,大家就自然而然地凑在了一起。

当时,我们这边有两位平日对那边一位新来不久的小李同志颇有好感的小姐姐,立马儿主动去邀请他对唱,结果小李却紧张地双手直抖,把啤酒洒了一身……

一个人的情商在于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个人能力)(1)

后来,我们才听说这位人高马大的小李同志,居然有社交恐惧症。

比如:部门开会的时候他常常不能自如地发表意见;遇到陌生的访客,他就会脸红、拘谨,不知道应该如何交谈。

其实,有些被戴上“社恐”帽子的人,并不是真的就有什么问题。这样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仅仅只是因为自身心理素质不够强大或者缺乏必要的社交经验与技巧,而临时出现手足无措、乱了方寸的尴尬局面。

一个人的情商在于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个人能力)(2)

想想当年,曾经初出茅庐的自己,是否也曾经遇到过开会不敢发言?是否也遇到陌生人无法从容交流的怯生场面?幸好,这些问题经过历练,还不是都逐渐被克服了。

在作家章岩所著的《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一书中,特别分享了人际交往过程中三种可以好好把握与陌生人对话的契机。

一个人的情商在于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个人能力)(3)

一、 开门见山式的“开场白”

作为新人,或者刚刚加入某个团队,开会的时候如果能提前说上一句:“我是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关照”;或者:“我的意见可能不够成熟,请大家多指教”之类的开场白,往往会让气氛轻松不少。

别人一听,哦,原来这是个新手,姿态知道放得比较低、态度也很谦虚,自然要求就不会太高,因此对这个人也不会太苛刻。

一个人的情商在于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个人能力)(4)

二、轻松探微法

与人聊天的时候,话题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最好选择一些节奏感比较轻松明快、无需费神的内容,对方就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更不会反感

当我们与一位陌生人初次相见,不要急着寒暄,而要先学会仔细观察。观察对方是否有比较特别的地方,然后抓住某个具体细节再进行交谈,就可能因此而顺利地叩开双方沟通之门。

一个人的情商在于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个人能力)(5)

以前上学,有位社交能力极强的学长,在我们面前演示过如何向陌生人要微信。

他随机在校园里找了一位正在接电话的男同学,一本正经地走上前去询问对方的手机铃是不是香港TVB警匪片里常用的那种铃声,因此便聊到了TVB的热门剧;聊到了苗侨伟、佘诗曼;聊到了学习粤语,最后还顺理成章地约着一起打球,然后自然互相加了微信。

这位学长当时正是抓住了手机铃声这个切入点,用细节吸引了对方的注意,然后双方对这个都有兴趣的细节进行愉快地谈论,并且逐渐深入拉近彼此距离。

一个人的情商在于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个人能力)(6)

三、 问话探路法

一般来说,没有人会恶意拒绝一位虚心请教者。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可以像问路一样,找一些自己心里有数却佯装不知的问题来请对方回答。

比如:

我们可以问对方——您的身材这么好,是不是经常运动?

我们也可以问对方——您的这个包看着很特别,是什么材质的?

我们还可以问对方——今天来参会的人可真多,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知名的专家学者?

一个人的情商在于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个人能力)(7)

这个时候,只要对方愿意搭话,那我们所预期的社交方案便已经成功了一半。无论对方的回答什么,我们只需要认真地洗耳恭听,即使对方说错了,也应该“将错就错”地表示谢意。如此一来,随着双方对话的展开,原先那种陌生感就会逐渐消失。

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问话探路法”只适用于和一位陌生者进行搭话。倘若是和一个团队接触,则不适用

由此可见,会攀谈,也是一种个人能力。

一个人的情商在于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个人能力)(8)

要想尽快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或者尽快和一个陌生人相熟,不说话是不行的,但也要注意怎么去说。

往期精彩内容荐读:

《学会提问》之一: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问问题?

《学会提问》之二:如何通过提问,获得新的见解

要问,就问对方最有兴趣的话题

极易让话题结束的“封闭式提问法”,你用过吗?

《好好接话》之四:男人、女人不一样,如何说话细思量

如何利用“科学提问法”,在交谈时获得核心信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