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

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第一高峰,虽然如今是我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拥有,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所属问题的解决却是费劲了一番心思。

尤其在当时,印度作为邻国横插一脚,趁机挑拨中尼两国之间的关系,企图侵占我国领土,使得珠穆朗玛峰的所属问题更加棘手。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1)

毛主席

但是有着先见之明的毛主席,早就将印度的如意算盘看得透彻,并且最终巧妙的化解了中尼两国之间的这个难题。

中尼为何会对珠穆朗玛峰的主权归属问题产生争议?这个问题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01历史遗留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许多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的西南邻国尼泊尔就是其中之一。

1955年,中尼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两国之间的相处也是比较融洽。

只不过,对于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却迟迟没有进行正式的商谈。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2)

尼泊尔中首相来华

直到1960年3月,尼泊尔的首相来到了中国访问。尼泊尔首相此次来访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

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中尼双方也是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分歧。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3)

珠穆朗玛峰在尼泊尔被称作是“萨伽玛塔”,翻译成当地的语言,也就是“高达天庭的山峰”。

由此可以看出,珠穆朗玛峰在尼泊尔人民心中有着颇为神圣的意义。他们将其视为神山。

但是珠穆朗玛峰对我国人民而言也是同样重要。珠穆在藏语中是“女神”的意思,朗玛则是“第三”的意思。

因此很多时候,藏族人民都称珠穆朗玛峰为“第三圣母”。珠穆朗玛峰也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民的一种信仰,在民间有着很多的神话故事传说。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必须要考虑中尼两国人民的感情。于是,第一次谈判便也就陷入了僵持阶段,无奈之下,草草收场。

毛主席在知道谈判受阻之后,也是亲自接待了尼泊尔的代表团。在此次会谈的过程中,毛主席表示:

“珠穆朗玛峰在两国都有着同样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因为一座山峰的归属问题就影响了两国的友谊。更应该秉持着友好的关系,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4)

毛主席的一番发言也是得到了尼泊尔代表团的支持和赞同。在氛围得到缓和之后,毛主席继续说道:

“不如就将这座山峰一分为二,离贵国较近的南面就归属为尼泊尔,北面就归属于中国。”

这一分为二的举措已经是我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但是尼泊尔方面并没有表示明确的态度。

根据当时会议上的氛围,毛主席说道:“如果暂时解决不了,将这件事情拖一拖也好。”这也是间接地向尼泊尔方面表示了我国的态度。

就像毛主席所说“全给你们,我们感情上过不去;全给我们,你们感情上过不去。”一山两分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但是在会议上,尼泊尔代表迟迟不能做出决断。因此,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也就暂时搁置了。

02邻国印度的不怀好意

中尼双方会谈之后,其他各国便也知晓了中国方面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立场,但是有些国家却利用这个空档,刻意抹黑中国。

其中,就包括印度。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印度就频频挑起事端,试图侵占我国的领土。因此,印度自然是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对我国大肆诽谤。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5)

攀登者

这无疑是印度打好的算盘,想着用珠穆朗玛峰的问题来分散我国的注意力,然后找机会吞噬我国的领土。

就在尼泊尔代表团返回本国没多久,印度就开始到处宣扬,我国试图侵占尼泊尔的领土,并且光明正大地怂恿尼泊尔寻求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帮助。

印度的这一波污蔑还是引起了众多西方国家的跟风,纷纷对我国进行了诽谤。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道,我国连珠穆朗玛峰的顶峰都没有攀登过,又凭什么说珠穆朗玛峰是中国的?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早就准备对珠峰发起挑战了。

登山需要专业的登山运动员,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的设备,这在当时的新中国都是十分短缺的。

我国刚刚成立,国内一切百废待兴,根本没有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放在登山这方面。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6)

03登山准备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在知道中国有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想法之后,苏联也是在第一时间向我国表示,可以向我国提供一定的支援,与我国一起进行攀登。这对我国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相比于我国,苏联国内的登山运动历史比较久远,也有着专业的训练团队。于是,随后我国便派出了学员去到了苏联进行学习。

1958年的夏天,中苏双方共同制定了攀登珠峰的三年计划。准备在1959年试登,1960年登顶。

在此期间,由苏联来负责登山的装备和食品,中国方面负责全部的人员、物资运输等等。

在当时的条件下,物资运输并没有现在这么方便,而是需要先修建一条从日喀则到珠峰的公路。

这段路程几乎都是山路,蜿蜒曲折,在最为狭窄的地方,仅仅只能通过一个人,山路修建的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不止如此,想要修建这样一条路,更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为此,中央特地批准了一大笔的经费。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7)

毛主席

各方面准备齐全之后,公路终于于1958年9月正式开工了。与此同时,中苏双方的登山运动员也准备启程,去到日喀则。

终于,在历经数日的奔波之后,登山队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珠峰脚下的绒布寺。抵达之后,登山队伍便迅速分成小组,开展工作。

等到11月底的时候,侦察组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因此大多数成员都先一步离开了珠峰,只留下了气象组、电台组、水文组的十几名成员继续坚守。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8)

周总理

1959年年初,按照计划,双方的登山队员都需要抵达西藏进行试登。我方全体登山队员先行来到了西藏,但是这次进藏相比于上次更加危险。

位于西藏的叛匪更加猖狂,为了安全起见,登山队员只好先去到新疆进行体能训练。

这样一来,苏联登山队抵达西藏的日期只能暂时进行延缓。但是等到西藏局势趋于稳定之后,中苏双方之间的关系却开始出现了裂痕。

在我国的百般催促之下,苏联才派出了两名代表就攀登珠峰的事宜进行会谈。会议上,苏方的态度一再地犹豫不决。

最终,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彻底破裂,我国决定在没有苏联的帮助下,独自完成攀登珠峰的任务。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9)

04一己之力,登上珠峰

没有了苏联的支持,也就没有了专业的登山设备。为此,我国专门特批了70万美元,并且去到了瑞士专门进行采购。

要知道那个时候,国内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此可见,我国攀登的决心之大。与此同时,我国也得知了印度正在试图从南面登上珠峰的峰顶。

如此一来,我国登山队员更是抱着必胜的决心,要和印度打一场时间战。

于是在装备采购完毕之后,1960年3月19日,我国登山队一行人顺利地抵达了一年前修建好的珠峰大本营。

这次因为公路已经修建完毕,相比于上次十五天的行程,这次登山队乘车仅仅花费了三天的时间。

这次进藏的登山队员总共有214人,平均年龄仅仅在24岁。其中有十几名是已经在大本营待了一年多的时间。

在这期间,他们不停歇地每天收集珠峰的气象数据,坚持采集、记录来自各个地方的关于珠峰的气流信息等等。

根据国外的攀登经验,中国登山队决定在正式攀登之前先进行三次适应性行军。

这样既可以让队员们先适应下高山环境,也可以在不同的高度建立起营地,先行储备一定的物资。

于是,从1960年3月24日开始,第一次适应性行军便开始了。

前两次行军都是很顺利地在进行,将通往珠峰的第一道难关打通了,也就是北坳路线,这条路线也是通往珠峰的必经之地。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10)

4月25日,体力尚且充沛的55名队员开启了第三次行军。但就在29日上午,万里无云的天气突然刮起了狂风。

在寒冷的天气下,有不少队员相继都被冻伤,再加上高原反应,最终许竞带领其余三人在8500米的海拔高地设置了最后的营地。

三次适应性行军结束之后,队员们也都是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劳累过度,再加上高原反应和冻伤,使得整个登山队伍面临了大量减员。

再加上,攀登珠峰的好天气即将要结束。登山队在进退之间难以取舍。

就在这时,周总理向登山队传达:要不惜一切代价,登上珠峰!

另外,此时的印度登山队已经攀登了8000米的高度。

因此,受到鼓舞和刺激的中国登山队重新振作了士气,对人员进行了调整。

最终决定由许竞担任突击组组长,带领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贡布四人组成突击小组开始攀登珠峰。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11)

周总理

5月17日,在誓师大会完毕之后,几人便开始了征程。在几天的不停歇的行军之后,队长许竞因为体力消耗过度,无奈只能中途暂时休息,剩下四人继续攀登。

四人很快来到了攀登途中的最后一道难关:第二台阶。

第二台阶有20多米高,且没有任何的附着点。四人在尝试了多种方法都无效之后,最终在刘连满的提议之下,决定以搭人梯的方式进行攀登。

并且刘连满主动站出来充当人梯,先后将三人都成功地送了上去。最后,三人齐心协力又将刘连满拉了上来。

在这个过程中,屈银华因为不忍心用满是钉子的登山鞋踩在队友的肩膀上,于是便脱下了鞋子进行攀登。

在温度极低的珠峰,仅穿着一双袜子攀爬的屈银华,两只脚很快就被冻得不行了,最终导致了大面积坏死。

而刘连满也因为充当人梯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最终无法前行,停在了中途休息。

珠峰归属国(珠峰的归属权成难题)(12)

三人登顶

为了争取时间,其余三人马不停蹄地继续进行攀登,甚至在天黑之后也继续迎着星光继续前进。

最终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三人成功登顶。

在抵达珠峰的第一时间,三人便井然有序地做着自己的工作,贡布从包中拿出国旗和毛主席像,妥善放好,王富洲进行记录。

这不仅是中国首次登上珠峰峰顶,也是人类首次从北面登上珠峰峰顶。因为地势原因,位于西藏的北面相比于南面,攀登起来要更有难度。

中国登山队的行为,可以说是创造了历史。

中国登山队员下山之时,从南面攀登的印度登山队则止步于八千六百米处。

中国登山队顺利登顶的消息也迅速获得了各个国家的关注,强有力地回击了某些国家的谣言,也使得接下来的中尼会谈变得顺利了很多。

最终,按照毛主席的提议,珠穆朗玛峰“一分为二”,成为了中尼两国的友谊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