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

2009年,世界佛教论坛上,19岁的十一世班禅用英语发表了一段演讲。

他举止沉稳,思路清晰,对当时世界上各种现象的理解,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深刻。他流利的英语,渊博的知识,令在场之人无不感慨。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

班禅在西藏乃至藏传佛教界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的优异表现令许多藏民由衷敬佩,认为他虽然年轻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班禅。

有人说十一世班禅的优秀源自天资聪慧,但假若我们了解过他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在此前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就会发现,天资聪慧仅仅是他的一个侧面。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2)

01 出身普通家庭自小天资聪慧

1989年,十世班禅圆寂,寻找转世灵童(继任者)的任务就此开启。

国家拨款近600万作为经费,依照藏族传统,派出专门的寻访小组,经过5年多的寻访和认定,终于找到了5岁的坚赞诺布在内的46个候选儿童。

坚赞诺布的父母是普通的藏民,他们夫妻两人都只读过小学,而坚赞诺布的谈吐举止和同龄孩子相比,有着超乎年龄的聪慧。

也正因为此,他顺利通过了二轮筛选,成为留下来的3个孩子之一,之后相关人员又通过金瓶掣签的方式,最终将坚赞诺布定为十一世班禅。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3)

金瓶掣签是将三个候选儿童的名字,写在名签上,在特定的监督下由专门的人摇动金瓶,掣出名签。类似于我们常见的抓阄。

若说成为候选者需要异于同龄人的智慧,掣签之时就需要运气亦或说是一种缘分。

总之,5岁的班禅成为众望所归的那个人,坐床继位后,他的肩上也有了异于同龄人的责任。

1995年,十一世班禅继位后,按照惯例需要到北京拜见中央领导。这是5岁的他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见到那么多新奇的事物。

十一世班禅在参加会见之时,服务人员送来了一块热毛巾,他的随行人员立马紧张起来。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4)

十一世班禅从未这样使用过热毛巾,他们来之前也忘了告诉他这个热毛巾怎么用。他们生怕年幼的班禅会做出某些“不符合身份”的举动。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看到热毛巾后,不知怎么使用的十一班禅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坐在那里观察。

当他看到周围的人抖了抖热毛巾,擦擦手又放下后,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抖了抖,再擦擦手,不疾不徐的背后,是善于观察的智慧。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5)

十一世班禅再长大些,除了学习藏文还要学习汉文、梵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一次学习汉字时,老师教会了他“开”字,十一世班禅略一思索,就写下了一个“关”,问老师说:“这是关门的关吗?”

老师很惊讶,问他为何知道。十一世班禅腼腆地笑着说:“我经常在电梯上看到这两个字,如果其中一个是开,那么和它并行在一起的就是关了。”

因为善于观察和思考,十一世班禅自小表现不凡,然而,令他拥有更多认知的,却来自他年复一日的认真求学。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6)

02 十五岁时的一天(1)

在十一世班禅坐床继位后,负责教他知识的相关老师,就为他制定了由浅入深的学习计划。

偶尔,他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但大多时候,十一世班禅都是静静地成长,关于他的学习和生活很少公布于众。

2005年,有记者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探访过15岁的十一世班禅,并记录下了他的一天二十四小时。15岁的十一世班禅,和同龄的少年相比,课业只重不轻。每天7点起床,晚上22:30入寝。一天当中要学习的课程很多。

但十一世班禅在这期间受到的教育,不仅仅是各种知识点。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7)

记者去采访的那天早上7点钟,日喀则的天刚蒙蒙亮,班禅新宫已经灯火通明。半个小时的洗漱时间后,他就要去开始每天的晨诵。

他要诵读的多是晦涩的经书,对只有15岁的他来说,或许有一部分的内容他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含义。

但十一世班禅肩上的重责之一就是传承,攻读经书是他的重要学业之一。他需要熟练背诵那些晦涩的经文,期望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参透其中玄妙之处。

这类似学校里的早读,十一世班禅对此很是认真。在他看来,再难做的事情,只要持续去努力,总会找到办法,就如结跏趺一样。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8)

结跏趺是一种打坐的方式,起初会有些难度,从5岁就开始练习的他,已经能熟练掌握。

十一世班禅的早课和普通少年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在做这一切时,心境是否类似,就不得而知。而且,早餐时他的一个举动,更是令人不由得心生赞许。

15岁的班禅坐下来进餐前,无比自然地请他的经师江央嘉措先坐下,看到经师往碗里倒上奶茶、动手去抓糌粑时,他自己才开始用餐。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9)

这接近两分钟的等待,应该是十一世班禅一天学习当中,关于“尊师”的课程。起初或许是始于老师的要求,但当时已经15岁的他,对老师的尊敬已经融于言行。

行走时,他会时刻留意,假若老师脚步放慢,他就会立马停下来等待。在饭后散步时,他时而向老师低声请教,时而安静倾听,时时刻刻都对老师无比尊重。

他每天的课程极其繁重,每当老师下课时,他会立马起身。若工作人员此时不在,不能帮他送老师出门,他必自己赶到老师身边,为他们提包,拉车门,再恭敬地目送他们离开,自己再急匆匆赶去上下一节课。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0)

一次吃完午饭,十一世班禅和自己的老师准备回住所时,天突然下了大雨。班禅在西藏的地位很高,工作人员生怕他淋雨后身体不适,慌乱中只找到一把伞,便递给他让他先走。

而十一世班禅,最先考虑的是自己的老师,他见老师推辞,就把伞往老师怀里一塞,自己主动走进了雨里。

勤学踏实、尊师重教,十一世班禅每天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熏染占了很大一部分。然而作为一个90后,十一世班禅想要与时俱进,要做到的远不止这些。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1)

03 十五岁时的一天(2)

每天上午10:30,在结束了经文的学习后,十一世班禅就会学习文化课。

他学得比较多的是汉语,此外就是英文和梵文。不管哪一种语言,对出生在西藏的他来说,学起来总会遇到困难。

可他的老师说,这个少年班禅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不管对待什么学科,他都有很大的学习兴趣。

2005年,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十一世班禅学习的文化课是英语。为他安排的学习计划中,每周有两节英语课,若遇到一些活动,还会取消。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2)

一有学习机会,他的注意力就高度集中,不断回应老师的提问,遇到发音问题,也会一向老师请教。

十一世班禅说,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要能交流,能看到世界之大,就算再难,也要努力去坚持。清晰的学习目标,让十一世班禅很愿意主动去了解,更多新奇的、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每天的14:00至下午15:30是十一世班禅的课外时间,也是他尽情探索新知识的一个时段。

在这段属于自己的时间里,他会阅读课外书,有时是关于西藏的历史故事,有时是一些比较前卫科学杂志。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3)

但他更喜欢的,是尝试摆弄一些电子产品。

2005年时,电脑刚刚普及,十一世班禅对此很好奇,经常会在电脑上完成作业。经过一段时日的尝试,他已经学会了熟练使用文档,以及一些日常的办公操作。

除了电脑,十一世班禅还喜欢相机和录像机,他很好奇这些看似不大的电子产品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常对着它们苦思冥想,反复操作,每当拍出好的图片,他都会欣然与他人分享。

十一世班禅喜欢这些高科技的东西,但难得的是从未沉迷。比如摆弄电脑时,十一世班禅会跟身边人说:“藏文软件要是能早日应用就好了。”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4)

将责任融于心间,已经成了少年班禅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始终指引着他努力的方向。对他来说,变得学识渊博,传承藏族文化,引领藏民过上好的生活,才是他肩负的责任。

而承载藏族文化重要部门的经书学习,在他的学习中占比更重。每天15:30时,十一世班禅的学习内容都是辩经。

一众僧人齐聚在一个大殿上,他们当中有人发问,有人应答。不管是提问者还是应答者,都需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每当此时,十一世班禅以往的踏实求学,以及善于思考都会得到很好的印证,面对提问时,他沉着冷静,回答问题时,他又能由浅及深,富含哲理。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5)

紧张的辩经过后,十一世班禅稍加休息就开始用餐。晚饭后的时间,他都会用来散步。十一世班禅很喜欢饭后散步,他认为这是一种锻炼,希望饭后散步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其实,十一世班禅更喜欢的运动,还是打篮球,看着其他少年在篮筐前跳跃,他也常在心中跃跃欲试。但身为班禅,他受一些规矩限制,很多体育活动都不能参加。

对十一世班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他时常会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开解自己,不执念于那些无法得到的。

他每天必看的新闻联播,以及国内外新闻,也常常会在无形中提示他世界之大,他心中的那点小委屈,也会随风而逝。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6)

在完成今日作业以及明日预习后,十一世班禅会练习书法,在一笔一捺中磨练性情。他的字写得很规矩,就像他对待生活和学习一般认认真真。

写完字,十一世班禅的每日学习也接近尾声。此时,往往已经是21:15,他会依照学佛之人的约定俗成,和众僧人再一次诵经。

22:30是雷打不动的熄灯时间,这个少年班禅从不会拖延。有人说一天就是一年,人生的年复一年,就来自于一天当中每个节点的积累。

从5岁到19岁,十一世班禅每一天的生活都与15岁那年一般,在规则下踏实认真,时刻遵守该守的规则。那些坚持下,习得的知识和美德,也造就了他。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7)

04 一生与一天

日复一日的自律过后,十一世班禅迎来了收获。

2009年,19岁的十一世班禅的那次亮相,固然耀眼,但这并不是他人生的最亮眼处。为了真正担负责任,践行真知,十一世班禅常到处考察民情。见到他的人,常有感于他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友爱,赞叹他读到了经书的精髓。

他也常在所见所闻中,有所感触。看到涉藏州县的人民过着今非昔比的日子,他对国家的热爱也与日俱增,也深感责任在肩。

2015年,十一世班禅坐床20周年之际,在谈及自己这20年来的收获时,他说:“我没浪费过时间,学习过很多文化知识,可我下一步要做的是将知识内化于心。”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8)

他认为内化于心就是将学得的好东西收归己用,用它帮助需要的人。

如今,十一世班禅身负更多职责,为了工作,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北京的办公室,每年有三个月左右回到西藏。他第一时间就是到处走访民众,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十一世班禅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越长大越发觉,一个班禅受人尊敬,并不只是知识渊博,而是他为百姓为国家做了什么。

在2022年的一次大会上,他对信众说:“如果一个孩子来问我们,怎么样才能成绩好。我们就要告诉他,通过每天的努力学习,认真生活,才能得到想要的。这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19)

与此同时,他对一些境外势力试图分裂祖国的行为很是反感。

他说,我学得的知识和见到的实际情况告诉我,在我国,藏族同胞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了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我们的文化发展得很好,那些妄图拿藏传佛教来搞分裂的人,都是居心不良。

而年轻的他,也成了藏民心中当之无愧的班禅。

胸怀责任,踏实践行,明辨是非,曾经的一天天,汇聚成了十一世班禅一生认知的基础。假若人如何才能成才是个值得探究的命题,十一世班禅的成长或许会给我们带来启示。

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探访15岁的十一世班禅)(20)

参考资料:

CCTV:十一世班禅十五岁纪实

中国新闻网:独家采访十一世班禅谈坐床20年收获

纪录片:《中国通史》西藏班禅

百度网:十一世班禅

腾讯网:揭秘,90后班禅是这样修行的

中国佛教文化网:解密十一世班禅的生活与梦想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