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开的单身证明还能查到吗(20年书信往来的男女)
一、穿越时光的爱恋
许多喜欢书的人,会把伦敦的查令十字街视为朝拜的圣地。这条并不算长的街道,道路两旁书店林立,尤其是有各种各样带有浓重时光气息的二手书店。
让查令十字街在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的,是美国作家海莲·汉芙的经典著作《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出版于上世纪70年代的书信集,畅销多年,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
海莲·汉芙出生于美国的普通家庭,靠写作为生,写过电视剧剧本,也写过青少年历史读物。她独身,住在小公寓里,过着不算宽裕的生活,最大的热爱和花销就是——书。
因为当时美国书籍昂贵,且总是找不到称心如意的书,在她写信去英国订购书籍时,由此结识了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主管弗兰克·德尔,两个人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通信。1969年,弗兰克·德尔去世。海莲·汉芙将多年的书信结集出版,大受欢迎,曾两度被改编成电影,还被排成了舞台剧。
二、那件迷人的小事叫阅读
1、“海淘”
1949年10月5日,一封来自美国来信飘落在了英国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写信人叫海莲·汉芙,她是一名女作家,偶然看到书店“专营绝版书”的广告来碰碰运气——信中附了一张书单,说如果书店能够找到这些书,而且每本不超过5美元的话,她就下单订购了。
20天后,海莲收到了署名为“FPD”的回信,告诉她书单里三分之二的书都找到了,品相还不错;暂时没有的书,也会积极帮她去寻找。海莲大喜过望,没想到收到的书如此完美,光是抚摸封皮就觉得很幸福。
因为是邮购,还是会有“看走眼”的风险。在第二次订购的书里,一本拉丁文的《圣经》看得海莲火冒三丈,忍不住在信中吐槽,那个出馊主意把通俗拉丁文圣经整成这幅德行的人应该被酷刑处理。书店的回信中颇为惶恐,他们将会重新为她找一本正宗的《通俗拉丁文圣经》,也会继续留意还没找到的其他的海莲想要的书。
信件来往了四五次,每次都署名FPD。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如此热心地帮自己找书呢?海莲也曾偷偷想过,却没有问出口。
短短两个月的书信往来,海莲·汉芙就建立了对书店员工的信任与感情,那时候她还没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因为一群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发生重大变化。
2、善意
海莲她有时是给电视剧写剧本,有时根据出版社的要求写读物,收入并不稳定,更谈不上阔绰。
但当她听说英国实行物资配给制度,一个家庭每个星期才能得到两盎司肉、每个人每个月只能分到一个鸡蛋时,她开始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她从邮购公司订购了火腿和鸡蛋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书店的人们,这让她直接虏获了所有人的芳心——他们知道她爱书如命,没想到还如此乐善好施。
“FPD”在回信中将签名换成了“弗兰克·德尔”,他代表书店向海莲表示深深的感谢,表示收到的东西非常珍贵——从前他们只能在黑市里匆匆一瞥,根本无缘吃到。因为海莲的善良和慷慨,他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圣诞节。
海莲还在复活节给他们送罐头和生鸡蛋,这些都是伦敦的人们很少能见到的稀罕物,店员们欣喜若狂。
女店员塞西莉·法尔是第二个给海莲写信的书店成员。
她告诉海莲,他们都很喜欢读海莲的信,还经常在一起揣摩她的模样,坚信她这样爱读书又慷慨大方的人,是一位年轻、有教养而且长相聪慧的女子。甚至还内部争论过:有一位老先生认为海莲大概是女学究,否则怎么会这么喜欢读书呢?
通过塞西莉,海莲知道了弗兰克·道尔生活中的样子。他年近四十,帅气,优雅,跟他第二任妻子——一位爱尔兰女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海莲在回信里也破天荒地写了一点关于自己的事情。她17岁那年,因为读过剑桥学者奎勒-库奇的书,从此就一头扎进了书堆里。她住在一栋白蚁丛生、摇摇欲坠的公寓里,是窝在家里摇笔杆的小作家。
海莲也央求塞西莉,以后在书信中多写一写关于英国关于伦敦的种种,她对英伦风情有着强烈的向往,多次幻想自己能够踏上这片土地,但因为囊中羞涩,她现在也只能通过阅读中感受英国。
无论是弗兰克还是海莲,或者是塞西莉,都将对方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
弗兰克在找到品质好的旧书籍时,会第一时间写信通知汉芙是否要购入,还会先行给她保留;塞利西亚除了寄全家福照片给海莲,还诚挚地邀请她来英国度假,还在信里分享“约克郡布丁”的做法。而海莲·汉芙有任何工作上的进展也会跟伦敦的朋友们分享好消息,因为她知道他们在意自己。
此后,书店里其他人也纷纷加入了写信的行列,表达对海莲慷慨赠予的感激之情,诚挚邀请海莲到伦敦来。1951年海莲生日的时候,书店的朋友们还特意集资送上了一本诗集作为礼物,这本《伊丽莎白时期情诗选》可是一本三边的页缘都镶有金边的书呢,海莲很惊喜。
对于一群热爱书的人而言,这种心心相印的感觉,当然再美妙不过。
3、缘分
海莲·汉芙非常向往去英国,但因为囊中羞涩,迟迟未能成行。
朋友玛克辛去英国演出,先去了书店“考察”了一番——她在信中给海莲描述了书店,像是从狄更斯书里蹦出来的可爱铺子,有古书的陈旧气息,到处都是书架。玛克辛没有见到弗兰克等人,即便如此也已经让海莲大为“嫉妒”了。
海莲此举当然是大没必要,她跟书店之间的联结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也只有她,才可以任性地在信中指责弗兰克给自己找到的《佩皮斯日记》太差,而弗兰克也只能是诚惶诚恐地表示将给她找更好的版本。换了其他的顾客,大概会被列入“不受欢迎顾客黑名单”吧。
又是一年圣诞节,海莲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圣诞礼物——那是一块精美的刺绣桌布,是弗兰克的太太从邻居博尔顿老太太那里恳求来的手工刺绣作品。
海莲不善于交际,但却对周围人充满善意,虽然手工刺绣并不是博尔顿老太太“主动”送给她的,但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后,她给弗兰克他们邮寄物资的时候,会多给老太太一份。老太太在回信中激动地表示,自己生平第一次收到包裹,而且也期盼海莲能到英国去做客,可以住在自己家里。
慢慢地,弗兰克的妻子诺拉·德尔也开始出现在通信中,她感受到了汉芙是一个大度、慷慨的女子,她也逐渐被汉芙的魅力征服。她也非常热情地邀请汉芙到英国做客。两个女人不可思议地成了朋友,汉芙还特意叮嘱玛克辛去书店送四双丝袜(当时是紧俏品),送给诺拉和书店的三个女员工。
去英国,成了海莲和书店的人们一直都心心念念的事情。他们约定着日期,期盼着见面。海莲努力攒够钱,想去英国看望朋友们。弗兰克的大女儿希拉还朗读《丰收祈祷文》祈祷海莲可以如愿到英国一游,诺拉说,他们在复活节的时候跟神明祈祷过了,保佑海莲能够发一笔意外之财,促成他们见面。
可惜,最终也未能成行。
最接近的一次,海莲的手头终于宽裕一点了,甚至约好了要在伊丽莎白女王登基的时候去英国,无奈她需要重装牙齿,需要花掉一大笔钱。
英国之行成了泡影。
4、挚爱
海莲·汉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书人。
她对书籍的热爱是深入骨髓的,每收到一本喜欢的书,都欣喜若狂,感慨自己是何其幸运。
每年春天,汉芙都会给书架“大清仓”,把那些她不会再重读的书全部丢掉,空出书架慢慢填满新得手的好书。
从1953年开始,海莲和弗兰克依然书信往来,但生活也都发生了变化。
汉芙开始为一个单元剧写剧本,公寓收到了搬迁通知,只得重新去找新公寓,为了搬家购买家具、书架和地毯等等,积蓄又被花光,英国之行再次延后。
英国的状况逐渐好转,人们不再需要指望海莲寄给他们鸡蛋、火腿来开荤;塞西莉跟随军人丈夫去了中亚,博尔顿老太太被送到了老人之家,弗兰克的大女儿希拉成了教师……除了海莲·汉芙一直在求购品质上乘的书籍,弗兰克·道尔一直在给她源源不断地提供书籍这一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之外,时光易逝,物是人非。
……
1969年,书店秘书琼·托德在整理公文档案时发现了海莲·汉芙在去年写给弗兰克·道尔的信,回信告诉她:弗兰克·道尔已经于1968年12月22日去世。
可怜的海莲,在此前的几个月里,一直在等待弗兰克帮她找简·奥斯汀的书。
她1968年9月写信求购,说要找一本奥斯汀的书给朋友做生日礼物,10月时弗兰克回信说游客太多,把店里所有的精装书都搜刮一空,他们没办法立刻帮她找到简·奥斯汀的书,但他会帮她找到的。
没想到,那封信竟然成了绝笔。
两个人穿越二十年的飞鸿传书,还没来得及道别,就这样匆忙落幕。
5、那段情
在得知弗兰克去世后,海莲·汉芙写信给诺拉表示慰问,诺拉也回信表达了感谢以及对海莲的情谊。
诺拉坦诚自己曾经一度很妒忌海莲·汉芙,因为她跟自己的丈夫书信往来看起来那么心意相投、心心相印,仿佛在书信的世界里,丈夫完全是另外一个人。而她自己跟弗兰克之间,却像是两个极端。他曾经一再尝试想要教导诺拉书中的知识,可惜诺拉并不是很感兴趣,也难怪他跟海莲·汉芙那么谈得来。
实际上,无论是在多年的通信中,还是在跟诺拉后来的信件中,海莲从未透露过半分对弗兰克的感情——到底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
也许,都有一点吧。
他们那么心灵相通,惺惺相惜,同时他们又那么正直、善良,所以非常懂得克制与自爱。如果把海莲与弗兰克之间的感情,只看作是柏拉图式的爱情,那就太亵渎两个人这穿越时光的感情了,因为它所包容的理解、宽容、善意,早已超越了爱情的界限。
更像是带着尊敬与崇拜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混杂感情,无可比拟。
诺拉说,在弗兰克去世后,她收到了来自各地的信,她才更加了解丈夫。她为海莲·汉芙没有在丈夫生前跟他相识甚为遗憾。
海莲最大的遗憾,也是没有踏足伦敦,没有去那间书店看一看,没有跟弗兰克面对面聊聊天,谈谈书。
她最后能做的,也就是给在英国的朋友凯瑟琳又写了一封信,请她替自己去一趟查令十字街84号,替她献上一吻,因为自己亏欠它良多。
……
三、书是心灵避难所
在阅读中找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可以想见,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坐拥着无数好书的海莲,内心一定是极度的快乐与幸福,富有得像个国王。
毛姆曾经说,书,是人类心灵的避难所。
阅读好书,就如同给自己的内心增加了坚固的城墙,让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痛苦、烦恼或者挫折的时候,能够坚强的面对,获得别人所不能及的“灵魂的慰藉”。
那么多先贤哲人,那么多经典好书,他们智慧的精华足以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更可以在面临风霜摧残的时候,有书加持,淡然从容。
读书,大概是生活中最划算的“买卖”,很多时尚、风潮转瞬而逝,但是书籍却可以成为永恒的朋友,如同养料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永不干涸。
阅读,不仅仅是看上去很优雅、美好的一件事,更像是给自己的内心做整理和保养,让自己能够更坚韧,活得更通透,看淡风云变化潮涨潮落,观看自己内心的快乐起伏,悲喜欢乐。
读书吧,从今天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