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区最老的古树在哪里(倾听古树年轮里的故事)

来源:【绿色中国】

济南地区最老的古树在哪里(倾听古树年轮里的故事)(1)

文/高宏璟

据了解,济南市现有古树名木33348株,古树群47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76株,树龄300年至500年的古树588株,树龄100年至300年的古树32553株,名木131株。

为让广大市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树名木的历史意义和生态价值,切实提高保护古树名木的自觉性,形成人人关爱古树名木、人人保护古树名木的社会氛围,济南市组织开展了济南市“十大树王”评选活动,从树木种类、树木年龄、生长地点、景观效果、文化内涵、科研价值及网络投票等方面,对古树名木进行综合评价,经相关单位择优推荐、专家确定入围名单、网络投票、专家考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侧柏、银杏、国槐、黄连木、青檀、旱柳、板栗、油松、海棠花、流苏等十个树种成为济南市“十大树王”。

济南地区最老的古树在哪里(倾听古树年轮里的故事)(2)

古树名木 以人而彰

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济南大地把岁月沉淀下来的印记,刻在了一棵棵古树的年轮上。一棵古树是一种情怀,一段历史,一处景致,一种精神,它往往和一座城市、一个村镇、一座庙观的历史紧密相连。千百年来,济南儿女与古树名木和谐相处,也流传了许多传说和故事,以树比物,以树喻人,生动具体,活灵活现。

历城王舍人街道的“幸福柳”。在10位“树王”中,年龄最小的是位于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幸福柳广场的一棵旱柳,今年大约100岁。该树树高约14米,胸围3.43米,冠幅平均16米。1959年4月13日和9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两次来济南视察,曾在这棵树下会见群众,并与群众亲切交谈,因此被人们誉为“幸福柳”。

平阴高路桥楷树。“十大树王”中,年龄最大的是平阴县孔村镇高路桥村的一棵楷树,已经大约2500岁了。该树树高约13米、胸围3.5米、冠幅平均10米。此树位于高路桥村,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高柴后人在山里立村为茅峪庄,庄北修建一座石拱桥,因为先祖高柴是鲁国孔门弟子,称此为“高鲁桥”,当年村内有书院,院内遍植楷树,最大的一株相传是“寿圣”高柴所植。

相传,孔子去世后,弟子高柴移来楷树植于自家书院前,尊树为师。楷树最高时达19米,胸径1.9米,枝叶繁茂,可覆盖1亩地方圆。1957年,该树曾遭雷击被摧毁,此后枝丫多次被砍伐,仅剩下3米高的树桩,过了两年,在树桩西南面,枯树神奇的再次发芽,形成了现在的树冠规模,但是,树皮逐年萎缩仅剩下三分之一仍有生机。2014年11月19日,经山东省林业厅古树研究专家和泰山林科院专家鉴定,此树树龄达2500年左右,堪称“华夏第一楷”。

千佛山唐槐。千佛山风景区的唐槐亭,建于1957年,因旁边唐代古槐而得名。匾上“唐槐亭”三个字是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先生于1981年来千佛山时题写的。这里原址是秦琼庙,庙里有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将秦琼的塑像。秦琼是济南历城人,是唐王的左武卫大将军,山东的英雄好汉。关于秦琼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初在庙里只为秦琼塑了一座像,但经过一夜,第二天一早塑像就躺倒了,人们把他扶起来,再过一夜,又躺倒了,反复数次,人们不知其原因,后经一老者指点,他说秦琼一生扶佐唐王,死后也不愿占王位,你们硬要立他在此,他宁可躺倒。后来人们在中间又塑了一座唐王的像,秦琼才永远立在旁边。这只是一个传说,说明秦琼一生忠于职守,连死后都不忘自己的使命。这个庙早已不存在了,此亭是在遗址上新建的。亭子旁边有一棵古槐,是一棵唐槐。此亭的名字就是根据它来命名的,传说秦琼曾在此拴过马,故又称秦琼拴马槐。人们传说秦琼很孝顺,每年都要来千佛山为他的老母进香,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从不骑马上山,而将马拴于此处,徒步上山。古槐树已干空。但有一棵幼槐穿过树洞勃然而生,宛如慈母抱子,人们又称它为抱子槐,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大有枯木逢春之意。

济南地区最老的古树在哪里(倾听古树年轮里的故事)(3)

古树名木 一道靓丽的风景

济南古树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的横空出世,仪态非凡;有的形态优雅,风采动人;有的奇花异果,别具一格;有的卓然独立,意境旷远。济南古树是城市森林和旅游的重要资源,对发展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它们昂然挺立于乡野村头、公园寺庙,在很远的地方就进入人们的视野,那饱经风霜的身影坚毅有力,那穿越时空的身躯屹立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长清五峰山公孙树。济南长清区五峰山景区有一棵银杏树,高21米,雌雄同株,树干覆盖面积2540平方米,据说这棵银杏树有2600多年历史,需六人合围,世间稀有,被誉为“银杏之王”。五峰山属泰山山脉,与泰山、灵岩山并称“鲁中三山”。相传玉皇大帝的五个女儿路经此处,见其风景秀丽,不愿离去,于是分别化作迎仙峰、望仙峰、会仙峰、志仙峰和群仙峰,五峰山由此而得名。

五峰山有八景,即青崖积翠、润玉七峰、明泉早照、凤山烟雨、滚栗朝霞、鱼台钓月、杏堤春晓、薛岭牧樵,景景生辉,处处生情。明媚的山水、苍劲的古柏、神秘的五叶松、如盖的银杏树、林立的碑碣、古老的道观都诉说着五峰山的历史沧桑。五峰山常年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宫、观、亭、台相互辉映,风景绝佳。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浑然融为一体。而最吸引人的当然是那棵古银杏树了,尤其是在11月初深秋色彩最靓丽的时节。

五峰山的千年银杏树,满满都是岁月在枝干上留下的痕迹。道观的古朴,加上斑驳的落日余晖,一抹霞光像给满地的银杏叶镀上了一层黄金,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秋景画了。深秋已至,金装灿灿,彷佛之前的葱郁都在为这一刻而蓄力。古色古韵的它引得众多摄影爱好者、游客前来欣赏合照。

历下大明湖街道宋海棠。位于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山东省人大海棠园的宋海棠,树种为海棠花,树龄约420年,树高9.6米、胸围3.3米、冠幅平均约12米。此树长势旺盛,枝繁叶茂,树形优美,有较高的观赏性,树种珍贵,保护价值高。1954年由院外移至院内树池,当时主干枯残,后又从树墩处萌生幼枝,老树新干,枝繁叶茂。

济南地区最老的古树在哪里(倾听古树年轮里的故事)(4)

↑宋海棠

每年的四五月份,它一树的繁花,成为珍珠泉大院里一大奇观,因为历史久远,生长旺盛,所以被称为“北方海棠之冠”,这也是济南千年古树中唯一的一棵海棠树。宋海棠生长在封闭的海棠园里。它丛生的枝条簇拥着向四周发散,树叶茂盛浓密,树冠东西约有8米宽,整个树形如同一个大蘑菇,非常壮观。在海棠树的东侧,立着一个石刻:“宋海棠”,据悉,这是清末民国山东书画名家王墨仙的题字。宋海棠是一株西府海棠,相传为宋代大文学家曾巩亲手所栽。曾巩时任齐州(济南)太守,在珍珠泉畔建有别墅“名士轩”,宋海棠为当年所留。根据后来园林专家们对它的考证和研究,认定为宋海棠树龄约千年,这也为相传是曾巩手植提供了依据。据悉,在济南千年古树中,能找到确切种植者的也唯有这棵海棠树。

长清檀抱泉青檀。长清区万德街道灵岩村,有一棵青檀,树龄约1000年,树高23米、胸围3.5米、冠幅17米,生长旺盛,树形优美,冠型大,覆盖面积广,树根部包裹一泉,取名为“檀抱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据传说,此泉及古树已有千年历史,泉水清澈甘甜且常年水流不断。

初见这棵青檀,让人最惊讶的是它与泉水的完美结合,大树生于半山腰,树下一眼清泉,虬根盘错分为两侧抱泉而生,青色的树干搭配青石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附近村民介绍说,这棵树叫青檀树,推算起来得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了解,有1600多年历史的灵岩寺前身就在檀抱泉旁,泉水滋养了一方百姓,后来山洪暴发,把原来的灵岩寺冲了,以后才建到这个地方。

古树因泉而生,泉因古树相抱而得名,相依相存,附近村民对此有一个解不开的谜:怎么能长到这儿呢?这是个谜,到底是先有树还是先有泉,这是个谜,树长在泉眼上,泉给树营养,树又保护着泉。一棵树,因为一眼泉,生生不息;一眼泉,因为一棵树,成为奇观。

古树名木 家园的美好记忆

古树唤起人们纯粹的审美。它们器宇轩昂,元气充沛,枝叶铁铸,干比石坚,不凋不残,风骨凛然,形态万千,即使树体有空洞、开裂、虫蚀、火迹、扭曲、倒伏等缺陷,依然透着神秘,使人体味到自然、原始、质朴、粗犷、厚重、崇高等美感。

莱芜独路村唐板栗王。莱芜区大王庄镇独路村有一棵板栗树,树高约13米、胸围4.75米、冠幅平均10米。据传说,这棵树唐朝时期就已存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板栗产量较高,易于管理,可以加工成板栗面,是比较耐储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来深受百姓喜爱和爱护。老人们讲,以前每逢年景不好,庄稼欠收,全村人就靠储存的板栗维持生活。所以从古到今留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独路村板栗树不能杀,只能种。目前,独路村漫山遍野都是板栗树。这棵唐朝板栗属于村集体所有,是独路村100多株千年板栗树中的“树王” 。

平阴洪范池白皮松。墓地是人们心目中的风水宝地,大量古树名木作为“墓树”得以幸存,尤以松柏居多。平阴县洪范镇镇驻地以北不足2公里的地方,有一处省内独有、规模国内罕见、集中储量位居全国之首的白皮松古树林,因是明朝三代帝王(神宗、光宗、熹宗)之师,大明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茔地,故称“于林”。该地是1607年于慎行病故后,万历皇帝为报师恩,在洪范敕建的陵园,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据明朝史书记载,于林曾经恢宏壮阔,正门外有高大石狮一对,林中有华表两座;甬道两侧有石虎、石羊、石马,翁仲相对;还有,落棺亭、记载政绩文章和人品的石碑10通,以及牌坊两座。落棺亭周围苍松翠柏,尤其林中植有万历皇帝所赐代为守孝的白皮松59棵。遗憾的是,经历多次“破四旧”等历史风潮,于林现在仅存大门等建筑物和40余株白皮松,其他的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白皮松林见证了一段明代“师生之情、君臣之义”,它既是对于阁老(家乡人称谓)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万历皇帝尊师重教、任人唯贤的高度赞扬。正因有这样的明君贤相,才有了“万历中兴”时期的国泰民安。

章丘甘泉村流苏。章丘区文祖街道甘泉村位于街道驻地东3公里,小村四面环山,地形如聚宝盆。据村南《张氏墓碑》记载:明万历13年(1585年)张继良、张继善、张继美兄弟三人从河北枣强大邑庄迁此建村,因有三泉,取名三泉村。又因泉水甘甜清冽,逐渐演变为甘泉村,沿用至今。村内有一棵树龄600多年的流苏。流苏又俗称油根子,取义有根的意思,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流苏树开白花,细长的花冠深裂向上绽放,盛开时挂满枝头,犹如古代仕女服饰的流苏而得名。甘泉村流苏树树高约14米、胸围5.3米、冠幅平均19米。村民们都把这棵古老的流苏树视为宝贝,一代代的爱护至今。

一棵古树穿越百年的风雨,依然苍翠挺拔,这时候它早已经不单单是一棵树,更成为了一个地方的印记和标签,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积淀了深厚的人文情怀。济南的古树名木不仅承载着济南的历史文化,见证着济南历史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还像德高望重的老者,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济南市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持续发力,让每一株古树都得到妥善保护,把生态环境发展与古树名木保护融合一起,让绿色留住历史的记忆。一是夯实责任,动态保护。实行GPS定位、认定、登记、建档、公布和挂牌,科学实施养护措施,建立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平台,充分发挥林长制制度优势,严格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管护责任。二是一树一策,精准保护。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实地踏勘,根据每株古树情况制定清腐、树洞修复、病虫害防治、支撑加固、修建围栏、悬挂标识牌等保护措施,让每株古树都得到了精准妥善的保护。三是厚植情结,永续保护。开展“十大树王”评选,一起寻找济南市古树名木,形成了人人参与古树保护的良好氛围,深化了古树文化的社会认同感,厚植古树情结,传承古树文化,让古树成为济南的生态文化新名片。

《绿色中国》 A(上半月) 2022 年 11月号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