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十首经典(少年安得长少年)

在看这本《少年安得长少年——唐代诗人的肆意人生》这本书之前,我曾经看过作者陈舞雩 的《孔子,人生不苦旅》。

当时我家的孩子比我更喜欢看这本书,天天拿着不肯放。所以看见陈舞雩发了第2本唐代诗人的传记之后,我立刻就买了。

唐代诗十首经典(少年安得长少年)(1)

这本《少年安得长少年》和之前的《孔子,人生不苦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相似之处在于,都是用一种很调侃的语气讲述了这些历史名人的传奇故事,总结了他们的一些成就。这些本应该藏在史书中的故事经过作者陈舞雩一番描述之后,褪去了生涩,变得非常容易接受,生动活泼。

这些唐代的著名诗人在书中已经不是课本上那种刻板的古人,变成了历史中非常生动的一个人物。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往往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经历和环境背景来看,才能理解诗人写这首诗时候的心情和用意。

在课堂中的语文学习中,诗人背后的历史背景往往是非常生硬的,以至于每一位诗人的背景在我看来都大同小异,才华横溢却仕途屡受挫折,最后穷困潦倒的居多。

看完这本《少年安得长少年——唐代诗人的肆意人生》之后才发现,即使是穷困潦倒,仕途不得志,也是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的。

比如孟浩然的不得志和王维的受挫就完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孟浩然的抑郁不得志,是一辈子都没有跨入过仕途,一辈子都在寻求能带他进入官场的途径。我有满腔才华横逸,空有抱负却无人欣赏。他的这种抑郁心情和大诗人李白的浪荡人生,其实是异曲同工的。

而王维出身士族大家,他的不得志,和苏轼可能是有点类似。他们都是做到了挺大的一个官儿,但是因为政治倾轧而丢官,沦落成沦落底层。

看完诗人们的经历,再回过头结合他们当时所做的诗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孟浩然写的诗里面,往往有一种淡泊名利,安安静静的乡村风格,而王维的诗有时华丽明亮,也有过感怀身世,也有过壮志豪情。

他们所经历的事情赋予了他们对于人生的感悟。他们的才华让这些人生感悟成为流芳百世的诗句,供后人品味。

顺便说一句,王维也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他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简直是写景的最佳范文,反复琢磨几十遍,也不会腻味,这样的美景和美文怎么念都念不够。

唐代诗十首经典(少年安得长少年)(2)

看完整本书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唐朝诗人的人生故事和唐代的历史进程是分不开的。

从初唐的王勃开始。这文中选择的12位诗人,经历了开元盛世,女帝继位,安史之乱,以及唐朝后期的败落。可以说这本书写的不仅仅是诗人的故事,也是李唐盛世的故事。

一代一代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打马进长安,想要一夜看尽长安花,建立自己的一代辉煌人生。

命运赋予了他们不同的际遇,他们的人生不能逆转历史,只能顺着历史的进程向前,不管前面是花团锦簇还是一片泥潭。

无论这些年少的诗人,他们的命运之后如何坎坷或者悲壮,在语文课本上都已经为他们注解了历史对他们的评判。

也许在他们的年代,他们认为自己是失败的,或不幸的。而在我们看来,他们用自己的诗词为李唐盛世做下了最好的记录,也留下了中华文化历史上最灿烂的那朵牡丹花——唐诗。

唐代诗十首经典(少年安得长少年)(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