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教育软件制作过程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与一般意义上的软件开发过程略有差别,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具有典型的教学性,如突出教学设计、体现一定的学习方式等,包括选择主题、教学设计、系统设计、稿本设计、软件制作、测试修正等六个环节,下面我们简析教育软件设计开发的主要环节:

教育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教育软件制作过程的设计与开发方法)(1)

(一)教育软件的选题

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主题,也就是该软件要实现什么教育目标,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主题确定之后方能围绕主题展开相应的设计。教育软件主题主要来源于培养目标,但一个简单的软件或软件的某一模块,其主题不宜太多,最好只针对某个方面。软件主题也可以依据领域课程的教材内容来确定,对于课程教材中的那些难以用语言和传统媒体表达的重点与难点,且宜用多媒体形式演示或分解的内容,可以作为较好的开发主题。

(二)教育软件中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分析学习者特征,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选择与设计媒体信息,建立教学内容知识结构,设计相应评价与总结的过程,特征分析包括智力因素分析和非智力因素分析两个方面。智力因素的相关特征涉及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等;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特征涉及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不同年龄的儿童,其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差别很大,软件设计必须具体分析软件所适用的那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生理与心理特征,因此作为软件设计与开发者,还必须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

教育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教育软件制作过程的设计与开发方法)(2)

(三)教育软件的系统设计

软件系统设计包括超媒体结构设计、交互界面设计、导航策略设计等。软件系统框架以软件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活动环节的顺序为主。首先,由于思维的单维度性,软件的键出信息、从一个页面进入另一个页面、返回主页、结束与退出链接不宜太多。软件系统链接若过于复杂会使儿童迷糊、厌烦,从而影响学生的判断与学习效果。

软件的交互形式主要有菜单、按钮、图标、热键、窗口、对话框等。交互的设计能起到使软件直观易懂、操作简单的作用。再次是关于软件的导航设计。导航是软件提供给使用者快速找到学习目标的路径提示,常见有检索导航、帮助导航、线索导航、导航图导航、书签导航等。鼠标经过时发出相应声音。学生通过浏览、观察软件中的学习与活动信息网络结构图(通常为形象化的图标、按钮等),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四)教育软件的稿本设计

教育软件的稿本设计主要是对软件中将要用到的文本、静止画面、运动画面等信息如何显示以及声音如何运用等进行细化说明。其中,文本内容显示的语法规则:教育软件素材一般很少使用文本或使用很小的文本等。文本显示以观看清楚为原则,一方面合理选择字体、字号、行间距、字间距等,另一方面,合理选择色彩和明亮度色彩设计应巧妙利用反色与混色原理,避免颜色与背景的“顺色”现象,还要确保明亮级差在 40~50 级以上。

静止图像内容的语法规则:静止图像有图形与图像两种类型,它们的艺术性优劣体现在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好坏。平面构图主要把握匀称、比例、对称及均衡等规律的应用。

运动画面内容的语法规则:画面运动的方式有多种,如镜头的运动,机位的运动,电脑特技实现的运动,还包括蒙太奇组接手法的运动感,但无论哪一种运动都遵循一个基本规律,即有序、和谐且符合儿童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观看顺序。

声音内容的语法规则:软件声音包括解说、音乐、音效等。最好使用儿童的语气或直接由儿童配音,可全文念读,也可字少念多。音乐主要用于烘托气氛、营造意境,起到重要的陪衬作用。音效应用既要做到真实细腻,又要符合儿童的接受心理与听觉习惯,不能太过强烈与刺激。此外,音乐与音响在软件中建议尽量设计“控制音量”和“开关”按钮,以便在使用中更加人性化。

教育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教育软件制作过程的设计与开发方法)(3)

(五)教育软件的制作

教育软件的制作主要完成素材加工处理、软件编辑合成、软件测试打包等工作。它与其他类型软件的制作过程基本一致,这里不再分步详述,而仅从整体上给出制作的一些建议:

一是倡导多元合作的制作模式。多元合作有利于优势组合,形成合力。教育软件制作一般需要三类人员的参与:一是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主要完成素材加工、平台搭建、软件编辑、软件维护与调试等;二是教育研究人员,主要依据稿本审核软件内容及实施软件教学策略与方法等;三是一线教育人员,主要是校园相关工作人员,他们能提供教育实践经验、儿童心理特征描述、相关软件测试环境及软件试用与使用反馈等数据。

二是常用编辑软件及组合。教育软件开发工具可分为两类:一是素材处理工具软件,主要用于素材生成、美化、加工等;二是编辑合成工具软件,主要用于语言编写、素材集成、数据库支持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