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王朝十二座帝陵(严格的昭穆制度)
西汉是我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朝代,“汉民族”的称谓也是从这个王朝而来,而且,封建社会的各种典章制度的完善、确立和巩固基本上也都是完成于西汉时期,其中也包括古代的丧葬制度。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击败西楚霸王项羽之后,四海之内已无人能够与刘邦争锋,在各路诸侯的拥立下,刘邦正式称帝,建立了大汉王朝,并定都于长安。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选定长安西面的咸阳原作为皇家陵园。今陕西省咸阳当地仍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咸阳原上埋皇上”,充分说明了今天咸阳市境内的咸阳原最大的特点——皇家陵园密布。
西汉的皇帝们在大肆修建长安宫殿的同时,也在大肆修建自己的陵墓。先后在位的11位皇帝,都是在即位一年之后,就开始修建陵园的,其所耗资的财政竟然惊人的达到了全国税收的三分之一。
西汉继承了秦朝陵寝制度并有所发展。其陵园呈方形,只有一重城,陵墓居陵园中央,坐西朝东。
据《汉旧仪》及《皇览》等书记载,西汉帝陵一般占地7顷,墓冢高12丈,地下墓室深13丈,墓室为方形,通向地面有4门,4门设置弓箭等暗器,以防被盗掘。文献中的这种记载,已有不少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因此,西汉帝陵的基本模式可以这样简单描述:墓冢呈复斗形,上小下大,沉稳庄重,一派肃穆景象;地下墓室四方中央各有一门,称羡门;4门通往地面有4条道路,称羡道;4条羡道又向墓冢四周延伸出4条道路,直通四周围墙正中的司马门,门外有巍峨的双阕。
在这片黄土深厚的咸阳原之上,共有9位西汉的皇帝陵园建于此,其分布顺序自东向西依次为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哀帝刘欣的义陵、汉元帝刘奭的渭陵、汉平帝刘衎的康陵、汉成帝刘骜的延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
而西汉的另外两位皇帝汉文帝刘恒的霸陵、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却是建在了长安的郊外,这里面有什么缘故呢?使得这两位皇帝没有和自己的祖父们葬在一起?
原来,西汉帝陵的分布形式,是严格按照汉代的昭穆制度而修建的。
所谓“昭穆制度”,就是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据《周礼·春官· 小余伯》记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曰:“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简单说来,就是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 左为昭,右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
这样,西汉的11个皇帝的昭穆序列为:高祖、景帝、昭帝、宣帝、成帝为昭位;惠帝、文帝、武帝、元帝、哀帝、平帝为穆位。
依照昭穆制度,葬区中间为祖位,然后左昭右穆依次排开。由于汉惠帝、汉文帝都是汉高祖刘邦之子,均属穆位,而汉惠帝先葬于高祖长陵之右,那么汉文帝只好再另辟陵区了。
汉宣帝为汉昭帝堂孙,按辈分,昭帝以下应为其子、侄一辈为帝者入葬。而汉宣帝却是“孙辈”,与汉昭帝昭穆序列相同,祖孙一体,也就不能进入同一陵区了。
最后补充一下,简单说说汉文帝和汉宣帝为什么会被称为名帝:汉文帝和其子汉景帝联手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至于汉宣帝,他的功绩更大,当年汉武帝穷兵黩武,几乎耗尽了国力才打败匈奴,但是没等他过世,匈奴人就又回来了。而汉宣帝却是多管齐下,在他在位的第23年,即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见汉宣帝,正式称臣,从此结束了汉匈之间近二百年的战争。
本文参考文献:《正说中国三百五十帝》、《中华考古事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