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英雄-项羽垓下歌霸王别姬-赏析:盖世英雄-项羽垓下歌霸王别姬-赏析

悲情英雄 项羽 《垓下歌》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曰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这是司马迁写的《史记·项羽本纪》,大家听了,有什么感受。

有人在这段文字当中,听到了西楚霸王的悲歌和慷慨,有人说,听到了虞姬对项羽的一往深情。

欣赏屠洪刚的《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屠洪刚 - 精彩音乐汇

盖世英雄-项羽垓下歌霸王别姬-赏析:盖世英雄-项羽垓下歌霸王别姬-赏析(1)

一首《霸王别姬》心中感慨,想到张国荣,想到梅兰芳梅老板,也想到程蝶衣,也想到中国著名的电影《霸王别姬》。

盖世英雄-项羽垓下歌霸王别姬-赏析:盖世英雄-项羽垓下歌霸王别姬-赏析(2)

刚才我们读到了《史记·项羽本纪》军壁垓下这一段,其实读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项羽(英雄)。

他是被司马迁,写入《史记》本纪当中,悲歌当中的英雄,今天我就来聊一下项羽的《垓下歌》,有些同学呢,认为项羽是一个非常值得人尊敬和敬佩的一个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这种感觉,觉得他这种气魄,是非常难得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我听了特别感慨,大家说到项羽想到这一句,可谓是项羽的知音了

因为大家想想,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个人就觉得杜牧不了解项羽。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却能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觉得李清照是项羽的千古知音。所以她是一个才女。

《垓下歌》这首诗这要从军壁垓下说起,我们开头读的这一段《垓下歌》,就叫垓下之围,这个我们来自安徽的就有发言权,垓下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安徽现在的灵璧县,它虽然在安徽,大家知道它离项羽要去的地方,多近吗?

当时项羽要回哪儿呢?项羽是什么地方人?下相!就是今天宿迁人,江苏宿迁。灵璧的垓下到宿迁直线距离就一百多一点公里,他其实马上就要回到家了,然后他居然没有往那个方向去。为什么?被围了吗?因为垓下之围,当时项羽为什么退到垓下这个地方?他不是退到这个地方,楚汉战争打了四五年,他未尝一败,刘邦人再多都打不过他,到最后,刘邦和项羽签订了以鸿沟为界,停战协定了。

咱们象棋下象棋中间的那个鸿沟,那个楚河汉界,讲的就是这个,项羽就准备回家了,回彭城,因为他很诚实,他就相信刘邦,刘邦以开始也没有想到,大家都往回撤的时候,张良和陈平,给他出主意,劝刘邦说,这时候要返身杀回去,项羽没有准备,有可能大获全胜。

结果刘邦返身杀回去,怎么样呢?!项羽立刻返身,把刘邦杀得落花流水,以少胜多,他根本打不过项羽。

有同学会问,他就是这么厉害,怎么会被围住呢?因为这个时候刘邦败了,项羽就把手下的兵马,分到各处去驻守,他自己其实带的兵不多。

然后这时候张良说,你回身杀项羽的时候,韩信为什么不来?彭越为什么不来?哈哈,有人会说:因为没有给他好处。对吗?对,没让他们封王。然后呢,刘邦答应彭越、韩信封王,再加上最关键的是,项羽手下的左司马突然反叛了,被策反了,所以彭越、韩信、刘贾,所有的人来围到垓下的时候,项羽身边的人很少,但是项羽从来没打过败仗,这是最让人可惜的地方。

项羽平生,垓下是第一败,一败就彻底灭亡了,此前平生七十余战,未尝一败,而且本来他也未必能败,就是因为….因为什么呢?

讲到音乐了,音乐的杀伤力呀!大呀!四面楚歌。讲到这,我们插一句。他是在鸡鸣山有传说,吹箫,后来这个鸡鸣山改名叫子房山。

传说张良吹箫破楚兵。但是子房山离垓下太远了,一个是灵璧县,一个是徐州。如果张良在徐州的话,按照当年的状况来说,他是传不到灵璧县的。这时同学就不明白了,既然离的这么远,怎么就会被说成是四面楚歌呢?所以呀,这个就是一个美好的传说而已。

据记载呀,实际上唐代之前,不是我们现在吹的这个箫,它应该是排箫,这个排箫呢,大家在芈月传的电视剧里看到过,芈月经常吹的那个,就叫排箫。也有可能是吃埙,有很多史学家认为张良吃的是埙。

因为过去的埙,最早也是用石头做的,比较坚硬,把石头钻一些孔,主要是狩猎用,它吹出各种各样的,吸引一些动物的声音。埙发生的声音有一种特点,它有一种自然之声,包括可以吹出夜晚风的声音。这个埙的声音呀,特别的符合项羽当时的心情。埙这个乐器,尤其是那个颤音,感觉就是一种哭泣的感觉。

这个四面楚歌,现在我们来讲呢,就是攻心战的一种。虽然围困住了,刘邦并没有靠自己强大的军力,去战胜项羽。他是靠音乐来瓦解敌人的军心。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大家小时候都学过,说的是项羽在垓下这个地方,听到家乡的歌声,然后整个军队的军心就散了。

我一直觉得古代特别的有意思,大家看哦,每次战争乐器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古琴,大家众所周知的《三国》里的空城计,诸葛亮,一张古琴抵御千军万马。还有六指琴魔等等,有很多,咱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吹埙和吹箫,它的特点呢,就是往你心里边钻。我曾经一度非常的好奇,虽然历史上留了这个典故下来,就是不知道什么样的楚歌,能瓦解这么几万将士的军心?大家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疑问呢。

查询了各种资料发现,就是因为吃的是他家乡的东西,八千江东子弟,问题是他吹的这个楚歌,意味着是什么呢?意味着:你的家乡已经被我占领了。好像当时是这个样子的,因为这个项羽的部队,好几天没有吃饭了,大家想想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突然从天上飘来一个家乡的声音,那个杀伤力是非常强的。

而且兵少食尽,这个时候呢,项羽的兵又少,然后粮草又没了,再然后被十面埋伏一埋、一围,四面楚歌一唱,这就是心理战,所以你看虞姬最后唱大王意气尽,就是说,项羽自己也不想打了,项羽觉得,我一生没有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所以项羽到最后说嘛,不是刘邦打败我了,天亡我也。

项羽讲的什么呢?谁还能记得,对,时不利兮骓不逝!对,他认为在这个时间没有人能打的败他。

咱们现在欣赏一下《垓下歌》。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盖世英雄-项羽垓下歌霸王别姬-赏析:盖世英雄-项羽垓下歌霸王别姬-赏析(3)

我特别喜欢这首诗,大家看他都说了些什么,咱们一一解读一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说明什么,力能扛(gang)鼎,对吧,这就说到了神勇,古人说古今无双,项王神勇,也就是无人能及。我们说项王扛鼎,扛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扛(kang)鼎,很多人多扛(kang)鼎,其实特别有意思,你这样就看出汉语的丰富来了。用肩膀呢,那叫扛(kang),用手抬的那个叫扛(gang)。

所以说他神力,他用肩膀就算不上神力了,肩膀更好抬起来。但是他是用手把鼎给举起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说的是什么呢?我一生勇猛无敌,我是凭力气战胜一切,这叫凭本事。所以项羽自己他也认为不是他输了,他认为是时不利。

这就是说到第二句叫命运,其实项羽最后一直没有把刘邦当做对手,他说不是刘邦打败了我,也不是张良打败了我,所以你看他此前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未尝一败,第一次败了就要自尽。

为什么呢?他认为这是命运。命运转折,上天不眷顾我了,我还活着干什么?!理想主义者。无疑说项羽这个人他是坦荡的,但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就是说,也可以认为他是很脆弱的。他七十余战都胜了,但是一败他就很脆弱,受不了了。

如果我们从现实主义的角度上理解,他很脆弱,所以为什么说,虞姬是他的人生知己呢?

虞姬《和垓下歌》说了一句话叫: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大王当年的雄心不在了,他听了四面楚歌之后,他再无战意了。

我们刚才有说了一个关键的人物:虞姬。这首诗的后两句,你看他的眼中没有敌人,没有对手,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他的眼中只有两个,两个什么呢?乌骓马和他的爱人虞姬。

骓不逝兮可奈何,所以你看他最后把乌骓马交给乌江亭长的时候,他说什么?他说:这匹马跟我征战,我不忍杀之,这匹马千里挑一,在那个时代排名第一了。

他为什么叫乌骓马呢?他这匹马本来叫骓,就是毛色相间的叫骓,这匹马全身毛色通黑,通黑怎么能叫骓呢?不能叫骓,只有四只蹄子雪白雪白,这叫踏雪乌骓,就是神品骏马。所以他眼中,你想一员武将,最爱的是他胯下马,不忍杀之。

而且当时讲战马,也代表了他的战力,也代表了他杀敌的这种勇气。他的这个勇气里头还有一分,我们经常讲的男人的可爱。大家看他最后决志要死的时候,他先干了一件事。他是先把马给了乌江亭长之后,然后返身,一人带着二十八人,他手下最后的二十八人,然后说,非战之罪,天亡我!项王的本事如何?手下都说:大王世所无匹!项羽说:我今天就战给你们看!

返身他是步行杀入汉军军中,就是一个人有斩汉军大将无数,最后层层的汉军围上来,他看到吕马童说:我的头值千金,看到你不是我的故人吗?我就成全你。然后把自己横刀自刎。

所以你看他最后要死的时候,他没有说骑着战马冲入阵中,估计要骑着马,肯定杀更多人了。但是他舍不得他的马。

有同学会问,看他冲入到敌人的阵营当中,他杀了一百多人嘛,可不可以把这些都理解成是他的一种贵族气。对,他死也要死得骄傲。就是这种骄傲,最后他对吕马童是怎么做的呢,我把我的身体赠予你,你可以拿他去换钱。

这就是项羽他作为一个失败者,他被胜利者歌颂的一个原因。

关键他这个马也很特别,据传说这个乌骓马,也是跟他一块儿投了乌江,马跃乌江自尽。

最后,虞兮虞兮奈若何?!他眼中最爱的虞姬,虞姬也是怎么样呢,贱妾何聊生。最后那一句诗唱的是什么?注意:虞兮虞兮奈若何?!这不是陈述句,这是疑问句和感叹句。

我是意气尽了,此生到此为了,可虞姬怎么办啊?所以你看他内心的那种柔软,就像项羽到最后已经不行了,他对一匹马和一个女人无比柔软。感觉到项羽是一个很深情的男人,感受到了他对虞姬的那种深情和温柔。

但是可惜的是,在历史上并没有记录下来虞姬她是谁?

因为很重要的原因,《史记》第一手材料,就是首先虞姬她并不是姓虞名姬,《史记》里明确说她名虞,不知道她姓什么,姬呢,其实是古代美女的称呼。那民间传说呢,她是沐阳人,宿迁。其实呀,虞姬她并不只是有才情,或者说较弱、细腻,她内心有一种别样的坚定。

而且她应该是,我认为是项羽人生唯一的知己。在那个时代里,《和垓下歌》可为明证。

好,说了这么多我们欣赏一首《垓下歌、和垓下歌》来给我们的讲解增加一份色彩。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和垓下歌》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好,一首《垓下歌/和垓下歌》,一瞬间仿佛穿越回去了,果然是慷慨悲歌。

不知道我们大家刚才听这首歌的时候,心里边出现的视像是什么样子呢?

刚才我们一直在聊这个过程,一直说一生只有一次败绩,我个人认为哦,项羽的这种贵族气,让他放弃一切。

这就让我想到了,隋唐时的罗成。罗成一生也只有一次败绩,而就是那一次,让他一辈子全部都付之东去。所以我就想不管怎么样,包括我们现代人来说吧,遇到任何困难,包括这件事情,我明明知道它不成了,那我们再撞一下南墙,说不定这件事它就成了。

这种刚毅的劲头和这种力量是最难能可贵的。

我是觉得特别可惜的就是,这一个英雄和一个美女,在人生最后诀别的时候,这个女人为了让自己心爱的男人,能够不顾忌自己杀出重围,还有一个就是:我不能被敌军掳得,如果被俘虏了以后,我的男人怎么办?敌人会威胁到他,他会受到羞辱,所以一死,她是项王的女人,墓还是在灵璧,他的墓碑上也留下了四个字:“巾帼千秋”。

所以虞姬身份其实是一个谜,包括她最后的结局是个谜,因为《史记》没说她最后是不是死了,所以说,随着这个四面楚歌之后,虞姬就消失在我们历史的长河当中了。

《楚汉春秋》说她自刎了,自刎了之后呢,在她自杀的地方血溅在地上,然后长出了一种草,这个草结出了一种花,这种花无风自舞,没有风会自己舞,这种花就叫虞美人。这就是后来的词牌。

南唐后主 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其实我们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传说,其实都是在记录这段文字的时候,这个作者他对前人,对先人的一种崇拜之情。

司马迁在《史记》本纪之中,《史记·项羽本纪》最后也说了,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就是说他以力胜,他认为英雄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气势。

大家想想古希腊,我每次读项羽我就想到这个,古希腊的神也有很多,很多缺点,像宙斯生活作风严重混乱,乱七八糟的。没有完美的神,都是有缺点的,可是他们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他的人类童年时代,有一种童真在里头。

大家看项羽,我说他从头到尾都体现出了,那种童真的自信,所以你看他后来很单纯,他就像孩子一样。

他和刘邦两军阵前对垒时说,咱们俩打仗,苦了天下的老百姓,不要牵扯那么多人,来!咱俩到阵前一决雌雄,单打独斗。就像西方讲的武士决斗,单挑!

刘邦说:我不跟你比力气,打不过!

当年他的叔叔项梁教他学书,项羽说:不学。学剑!这只是一人敌,不是万人敌。他不学。学到兵法,可以万人敌了,所以看到秦始皇到会稽巡游,然后过钱塘江,他叔叔带他在人群里,看的时候,车辇经过时,随口就说,说什么呢?

彼可取而代之!这句话我们现在觉得,这是很好的台词呀。大家要知道那时候,在秦始皇,秦兵销天下之兵以为十二金人。项梁说了,说这话族矣,要灭族的。

可是项羽无所谓,然后项梁奇之,就开始好好培养他。所以大家看著名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这个成语大家都学过,就是项羽为了告诉那些士兵,我们没有回头路了,必须把这一仗打赢,把锅砸了,把船也弄破了,弄沉了。他是去救赵国的,当时各路诸侯都来救,救了之后看秦兵章邯那么强,四十万大军,然后都作壁上观。

只有项羽怎么样呢?杀宋义主帅,因为宋义畏首畏尾,破釜釜是什么?锅,士兵烧饭的锅。沉舟,然后断了后路。然后以三万人大破秦军。

打完之后,所有诸侯来见他,都膝行而入,膝:膝盖,跪着爬进来。西楚霸王一战成名。所以大家看他叫西楚霸王,自封霸王。

其实咱们说到这儿,项羽他一定是一个悲剧当中的一个英雄,所以千百年来那么多人敬仰他,但是毕竟他输了。

我刚才为什么用古希腊来做比喻呢,因为人类的崇高美是悲剧美,而且我觉得在这一段,在楚汉之间,我个人非常欣赏的就是双方没有在历史上把对方写得很卑劣,虽然可能我们后人在评判的时候,觉得项羽他是败者,但是他可能在人格上面更高贵一些。在《史记》上也有体现。

那么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当然也是英雄。这个人很厉害呀,能把项羽给终结了的人,刘邦只是一个亭长,这么看他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项羽有《垓下歌》,刘邦有《大风歌》,可以相对应,呼应起来的。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我们经常放在一起,这两个名字是不对等的。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叫刘邦的话,他对应应该叫项籍;如果叫项羽的话,他对面应该叫刘季。因为刘邦姓刘,名邦,字季。项羽呢,姓项,名籍,字羽。所以我们叫项羽的时候,叫的是字。叫刘邦叫的是名。为什么呢?原因是刚才我们说的那个贵族。

项羽是贵族,刘邦的名字如果叫字是什么意思呢?刘小三儿,他是他们家第三个孩子嘛。他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他就刘季,说白一点就是刘大、刘二、刘三。

我们呢,对贵族是尊重的,我们不愿意直呼其名,叫项羽呢,就有一种贵族气质。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燕的后代,名将项燕。

那刘邦虽然是起自布衣,一个十里亭长而已,可是他为什么能成就天下?你看他笼络了哪些人?萧何、曹参、樊哙、都是高人,都是奇才,他当亭长的时候把这些人笼络在身边,说他他所在的村落也挺厉害啊,他其实没干什么事,他天天在那遍访名士。他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他用人才,但他怎么会用人才呢?他是自学的吗?不是。

他最大的本事是听人劝,谁一劝他,他立刻改掉自己的毛病,因为他知道他不如项羽,所以我们经常讲人才管理的时候,都要讲刘邦。

韩信那么厉害,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但是韩信被谁所用?对,被刘邦所用。

所以我们说两种英雄,一种悲剧意义上的英雄,那是项羽。

所以这种英雄唐朝诗人杜牧,他不理解,因为杜牧要追求成败。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李清照是真正悲剧意义上的英雄,她理解。杜牧就会理解谁呢?就会理解刘邦,现实功业的英雄。他建立了大汉王朝,大汉、西汉和东汉,两汉四百年基业,四百年历史,所以我们到今天,我们之所以叫汉族,还和汉朝息息相关,四百年的繁盛,把中国社会在那个时候,两千两百年之前,推上了一个封建社会鼎盛的时期。

所以到了唐朝

边塞诗人王昌龄《出塞》诗中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所以刘邦是现实的功业英雄,但是项羽是艺术上,审美上的永恒的悲剧英雄。两个都是英雄,那两种英雄,我要问问我们今天听课的女生们,喜欢哪一个呢?

其实平心而论的话,我个人更喜欢项羽,算是理想主义者吧。我想大多数女生是跟我一样的选择。女孩子嘛,我觉得会更喜欢像项羽那种,就算他在外面很厉害,叱咤风云,但是他对虞姬的时候,还是很温柔的。或者说我们选择的人的品行上面有污点。

再例如,刘邦逃跑的时候,楚军在后面追,他在车上,本来他老婆、孩子跟他一辆车,他为了降低载重,把老婆、孩子踢下车了。所以正常女孩子从普通人品上也是会选择项羽的。

大家回忆一下,一个男人在生命的最后念念不忘他的女人,而这个女人却懂他,这是人世间最唯美的事情,其实生命很短暂,怎么个死法其实都无所谓的,关键是要有人懂你。

我们中国还有两首曲子也是表现刘邦和项羽的,刘邦就叫《十面埋伏》,表现项羽的叫《霸王卸甲》。

听完这两首琵琶曲之后呢,我想到来了张国荣曾经主演过的《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就如我们今天的背影音乐《当爱已成往事》,特别让人感慨。

盖世英雄-项羽垓下歌霸王别姬-赏析:盖世英雄-项羽垓下歌霸王别姬-赏析(4)

好,今天在我们课程最后让我们大家再共同欣赏一下

张国荣演唱的《当爱已成往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