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相思问归期的古诗词(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前一段时间,回老家看望我的母亲。在村里,遇到一位年龄比我大的同村人,他认出了我,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回家了。”回家了,这简单的三个字,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特意停下与他多寒暄了几句。
是啊,一个人不管安家在何处,故乡、老家才是真正的家,才是你的根。
今天整理了“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等六首关于回家的著名唐诗,都是杜甫等著名诗人所写。他们虽然年龄不同,心态各异,但是诗中回家的描述、感慨,千年之后的今天,读了依然能暖人心田。
就像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所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一、《回乡偶书》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意:
少年时我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稀疏。
村里的孩子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微笑着问我: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呀?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已经是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了,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老思归,在贺知章多次申请之下,唐玄宗李隆基终于批准他辞去朝廷官职,同意他告老还乡。
当贺知章兴致勃勃地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他目睹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限感慨,偶然间诗情迸发,写下了这两首《回乡偶书》,这是其一。
天真无暇的孩子们最能打动人心,最让人喜欢。当他们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然操着一口本地的乡音,却不认识,不免起了好奇心,围上前来,笑嘻嘻地打招呼:“老爷爷,您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偶然的一幕,是如此的温馨,即使是贺知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被孩子们的纯真深深地感动,贺知章诗兴勃发,一篇回家的传世佳作由此诞生,千百年来历久而不衰。
二、《回乡偶书》其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诗意: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回来发现家乡的人事多半消失了。
只有门前镜湖那一湖荡漾的碧水,
被春风吹起了和以前一样的波纹。
春风和煦,夕阳西下,贺知章暖暖地晒着阳光,欣赏着镜湖的美景,渐渐地陷入了沉思:离开家五十多年了,家乡的一切都变了模样,家里的亲人、幼时的玩伴该走的都走了,只有这美丽的镜湖和以前一样,湖光依然荡漾。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是诗人,又是著名的书法家,晚年自号“四明狂客”。他少年时就以诗文出名,695年高中乙未科的状元,后来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他为人旷达不羁,嗜好饮酒。杜甫对贺知章非常尊敬,在他的名著《饮中八仙歌》里,描写的第一位出场的就是贺知章。
贺知章慧眼识才,在看到李白呈上的《蜀道难》后,惊呼李白为“谪仙人”,由此,李白“诗仙”的名号传遍大江南北,名声鹊起。
744年,八十六岁的贺知章告老还乡,回到故乡不久,就与世长辞,实现了他叶落归根的愿望。
看看贺知章的这两首诗,朴素自然,朗朗上口,活脱脱得显现出一位慈眉善目、和蔼睿智的老人,他为什么自称为“四明狂客”呢?聪明的好友们,您肯定知道,能告诉我吗?
三、《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意: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
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
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宋之问在政治上、人品上不值一提,为人所不齿。但是,在文学才能上,宋之问的诗歌,文辞华丽,自然流畅,感情真挚,确实有高人之处。有一段关于宋之问的文坛佳话“龙门夺袍”分享给大家:
一代女皇武则天建立大周之后,有一次率领群臣游览洛阳龙门的香山寺。她突然来了兴致,“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指定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作为主持,负责评定诗作的优劣。
大臣们群情激昂,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当时任左史的东方虬才思敏捷,第一个交卷,题目为《咏春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按照规则,武则天把锦袍赐给东方虬。东方虬“拜赐。坐未安”,东方虬的屁股还没有坐稳当,宋之问的诗《龙门应制》就写好了(这首诗太长了,就不录了),上官婉儿评定为“文理兼美”,念给大臣们听,大家也都公认:“左右莫不称善”。
于是,武则天反悔了,“乃就夺锦袍衣之。”从东方虬身上夺回锦袍,给宋之问穿上。武则天是为爱才不惜破坏自己的规则啊!请问一下东方虬先生的心理阴影又该多大呢?
这首诗是宋之问被贬岭南,他私自偷偷返回,经过汉江时写下的。当时他思乡心切,真实地刻画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以及重返家乡时的激动、不安、畏怯心情。
这首诗语言浅显,通俗易懂,描写心理,细致入微,朴素自然,感人至深。
我记得很清楚,1985年九月,青岛地区来了九号台风。九月七号,初中毕业的我,拖着行李,一个人坐上火车,去别的城市上中专。十一国庆节,学校放假,迫不及待地当天晚上就买票,半夜坐火车回家,第二天下了公交汽车,四处一看,才隔了二十多天,就感觉家乡真美,真好,真亲啊。这种感觉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好友们,回到家乡,您有过这样的心理体验吗?
四、《长安秋夕》
唐:戎昱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诗意:
八月夜晚逐渐地变长,忧愁的我常常早起床。
关上门寂寞无所事事,院子里长满茂盛秋草。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又回到荆南幕府。
远方的游子重新归来,在家即使清贫也很好。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中进士后,辗转多地为官。
戎昱年轻时风流潇洒,器宇不凡,文采出众。当时的京兆尹李銮很赏识他,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只不过,李銮嫌他的姓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戎族是同一字,心里感觉别扭,希望戎昱改一个别的姓氏,这样婚事就可以定下来。
戎昱知道后,写了一首诗,诗里写道:“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表达了自己对李銮的感激,又申明不愿因婚事而改姓的想法。“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这一句写得非常有骨气,成为古今传咏的名句。
戎昱年轻时第一次进士落第后,大丈夫志在四海,他行万里路,四处闯荡,纵情游览天下名城,结交天下文人墨客。后来他倦鸟知返,当他返回到家乡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无论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无论自己的家境怎样,还是在家好啊。
五、《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诗意:
年幼的儿子拉着衣服问,
为什么我回来得那么迟。
为什么要在官场争你我,
只不过赢得两鬓发如霜。
大诗人杜牧的情况,大家都非常熟悉,不必多介绍了。
记得儿子小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外地出差,每次回家,儿子肉嘟嘟的小身子暖暖地扑进怀里,童声细气的报怨:“爸爸,你怎么才回来,我想你啊。”这一刻,无论有多么疲劳,立马一扫而光,沉浸在儿子浓浓的爱意之中了。
后来,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去上海的舅舅家,舅舅逗他:“喜欢吃谁做的菜啊?”儿子大声回答:“喜欢爸爸做的菜。”从那之后,我开始苦练厨艺,废炒锅里盛上沙子练习颠锅,买烹饪的书,看炒菜的电视、视频,到朋友的饭店里拜师学艺,终于厨艺大进,光荣的被儿子评为三星级大厨。
现在我的额头也出现了白发,儿子也去了他乡求学,已经两年多没有回来了。尽管可以视频、电话,可是我还是想他,想要他回家,精心给他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就心满意足了。
六、《羌村》(节选)
唐: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妻孥(音nú):指妻子和儿女。
诗意:
西天布满重峦叠嶂似的红云,阳光透过云脚斜射在地面上。
简陋的柴门里鸟雀们在聒噪,千里跋涉的我终于回到家门。
妻子和孩子们发愣我还活着,发呆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
为了躲避这乱世我四处飘荡,能够活着回来确实有些偶然。
邻居们在矮墙后挤得满满的,他们都为我生还而感慨叹息。
夜已深了我家里燃起了蜡烛,夫妻相对而坐怀疑是在梦里。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然后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唐肃宗。不想途中被叛军所俘,把他押解到沦陷后的长安。
后来,杜甫冒险逃脱,几经辗转,757年四月,他终于赶到唐肃宗的临时驻地凤翔。报到之后,杜甫才回到家里。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两年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忧愤满怀,写出了这首具有史诗意义的千古名篇。
兵荒马乱,音信皆无,杜甫突然回到家里,妻子和孩子们都惊呆了,发愣了,自己的亲人活着回来了,那真是喜极而泣,抱头痛哭啊。善良的邻居们也为杜甫的归来而高兴,挤满了院子,来看望慰问杜甫。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杜甫夫妻二人执手对坐,还在怀疑这是不是在梦中。
我记得很清楚,两岸开放不久,1988年春节前夕,我在台湾的伯父,一位抗战老兵,几经周折,回到了我家。
回家放下行李,不顾疲劳,第一件事,就是由我父亲和其他的长辈陪同,迫不及待地来到我爷爷、奶奶的坟前,送钱上礼之后,恭恭敬敬的跪地磕头,不管不顾的失声痛哭,不停的埋怨自己回来晚了,没能给他们尽孝。
当天,家里人来人往,犹如赶集。晚上,灯火通明,长辈们聚在一起,聊了大半个晚上。这一切,真像杜甫诗里所说:“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以上就是著名的关于回家的六首唐诗,读后真能暖人心田。好友们,看完之后,您有什么评论呢?欢迎一起分享、讨论、转发,请关注我的文章,不会让您失望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